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编委会:洪兆龙(本村)、洪兆恩、洪常生、姜小宝、章初军等

审 核:洪兆龙(本村)

编 辑:洪兆龙(北京)

跨省大移民图(送别乡亲)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目录序

☆[序言]记住历史,寻根思源……

☆故土难离

☆重建家园

☆亲如一家

☆故乡情诗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四三位村的组成

☆龙源村

☆佳源村

☆村委会历届组织构成

☆四三位新建移民村宅基分布图

☆四三位村初建时宅基排序

☆新建村浙江出生人口分布情况

☆四三位村发展现状

☆[后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前序]:

记住历史,寻根思源……

淳安县千岛湖(湖中小岛屿1087个、水下城镇两座),现在已是知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一。但是,你可知道淳安更是我们这些移民人的故乡,是我们代代繁衍生息、魂牵梦萦的地方。

50年前新安江的移民人为了国家建设舍小家为大家,曾多次转移后撒到安全地暂住,最后响应国家号召选择了本地、跨县、跨省的长治稳妥移民方案。在千岛湖的水下至今还淹没着我们整座的村落、房屋和祖坟。

打开淳安人的移民史是一部历书,记录的是千岛湖每一个人所经历的苦难史、移民史、成长史和创业史,也是一幅展现在迁徙中的美丽画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后,国家为解决建国初期工农业电力不足的困或,自1952~55年后就有水力专家对新安江水流上游的山脉构成及地理位置进行了勘测选址,且得了苏联专家的大力支持。并于55年11月专家组形成了《新安江技术经济调查报告》的报告,后上报国务院经研究决定在原淳安县境内建造一座大型水库发电站,坝址选择在淳安县白沙区域内一个叫铜官的地方,此处峡谷两岸高山对峙,河道狭窄、讯期泄洪量大,岩体坚固、地质结构稳定。新安江大坝1957年4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1960年竣工落成,随之电站开始关闸蓄水发电。

由于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按设计规划水库蓄水后水位线将达到103至108米(正常水位105米,海拔115米),就会淹没原淳安县内的两座古城(狮城和贺城)及周边达到水位线以下的所有地域。就此,一场浩浩荡荡的牵连到几十万人的大移民行动开始了……

1959年9月开始水库蓄水后水位长势讯孟,大部分居民村民急需撒到周边及上游的安全地带暂住做为过度期,一度造成当地挂靠村落的人口密集和劳动生产资源困乏。后来国家开始考虑安排长治稳妥的解决办法,一场轰轰烈烈的跨县、跨省(浙江、安徽、江西等3省54个县)的大移民就这样开始了……。

新安江发电站(铜官峡坝址)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告别淳安,故土难离

1.移民选址

回顾历史,饮水思源……

在这场跨省大移民到来之前,由国务院统一安排协调下,有浙江省政府多次安排各村代表到江西省各县乡镇进行考查选址,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我们村的两位老前辈:一位叫洪铭跳(党员)是佳源村的代表,另位是龙源村的代表洪有清。这两位同志深受二个村全体村民(28户139人)的委托,带着乡亲们嘱托和希望于1968年曾先后两次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江西省宜黄县,对有接收移民条件的相关联乡镇及村落进行了考查选址定点工作,最后把我们村的移民接受地点定在了宜黄县凤冈镇北关大队的四三位(狮山尾)村。

地理位置,四三位村位于宜黄县凤冈镇北门上黄陂桥偏西北方向,距离县城3.5公里路。四三位村的西北1公里有杨家排、外麻庄村和里麻庄,西北3公里处有龙井村,北上2公里有东源和邹家二村,邹家村再往北半公里便是红石门村。所以说四位村水源山脉源头较长,应属风水宜居地。也是上述村落通往宜黄县城的主要交通道路。四三位村往南1.5公里便是有名的王安石《读书堂》和仙洞古寺(又名穿洞寺)。这里也是去往著名佛教寺庙曹山宝积寺《曹山寺》旅游景区的主选通道。

四三位村,水源丰富,山上植被覆盖率高,农田山林水力资源尚好,从当时相邻的几个移民村选址点来看应算是不错的选择了。除了去县城的道路较差外,其它自然条件尚可以(当时从四三位到黄陂桥的这段路是一条小小的人行道,在靠近王安石《读书堂》山下面小河石桥边去黄陂桥村的这一段路还是在石壁上开凿出来的小石条路,只能靠肩挑东西或独轮车免强通行,是当地居民进山砍柴时走的路)。

石壁下村,距四三位村正南方向一里地处还一有个叫石壁下的老村子,当初我们刚移民到这里时也有9户移民在这里暂住过,现村址已自然消亡了,只留下了村下边小河上的拱桥了。

另外,在距离四三位村去黄陂桥方向一里半路的山口处原先有个亭子。亭子是古代比较多见的小型建筑物,其主要功能是给方园三五里地的行人或田间劳动者提供防风避雨暂时歇脚的场所。这个地方两边的山比较紧,我们小的时候特是伴晚时分每当一个人走过这个亭子都紧张的头皮竖立起来,为什么?亭子这东西说好也不好,好的是能提行人供方便,坏的是人们往往会给它添加了些神密色彩的闹鬼故事,既使到现在亭子早没了,但走到这里时也还会不自觉的产生些不良感觉。

四三位村的选址,从现在的发展观来看,都已充分证实了当时两位选址人是有眼光的,他们的选址是对的,现在的四三位村是个好地方了。抚吉高速宜黄出口引路正从村中通过,大路小路条条通往县城交通极方便。往后随着城市化进展和开发,应会给本村带来很好的劳务服务及土地开发经济资源等效益。

为此,四三位的村民应感谢这两有爱心有远见不负众望的选址人,我们应杯着感恩的心记住他们,记住历史。

《仙洞古寺》距四三位村正南方向1.5公里处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王安石《读书堂》距四三位村正南方向1.5公里处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2.告别淳安

青山绿水总是情,故土难离……

我们龙源和佳源村的村民是在1969年农历正月13日(迎月伴)的那天开始从各家各户的暂住地赶到指定点集合的,等到下午大家上船后两个村的人便分别从龙源和佳源的水库边上坐木船起程告别故土,那一场好似生离死别、故土难离的景像至今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在机船的引领下长长拖船排成了队,由于水路较远行船又慢,当天晚上村民们是在拖船上度过的。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程后,在次日14号早上就赶到了新安江大坝底并按排在白沙区域的朱家埠住了下来,经过船上一夜的行程乡亲们都已很疲惫了。

第三天也就是正月15日,淳安县政府移民办的人安排了我们这些即将离开故土的人到新安江大坝上参观,还持意让我们进到了坝里面参观了正在运行的发电机组,也算是政府对我们这些移民的一次褒奖吧?算是让我们这些移民人比较朦胧地去接受去理解了国家建大坝发电和需要移民的重大意义了……?

淹没在千岛湖中的《古龙源村图》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奋发图强,重建家园

3.迁达宜黄

迁徙正在进行中……

那个时候我们年龄还小,不懂得什么支持国家建设和移民高大尚的政治意义?小孩们能在一起玩倒也觉得很开心的,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跟着父母远行……到了新安江坝底还第一次看见了铁路和火车,心里也觉得是件很新鲜的事。记得我们在白沙铁路旁朱家埠住了两夜,正月16日接通知要走,我们就跟着大人一起上了火车开始向那陌生的远方江西出发了……。

那时我们坐的是闷罐车(老百姓俗称拉牲畜的那种车),在一列火车上人、蓄、农具都一起同行,可见当时的移民条件有多艰苦。火车第二天就了江西鹰潭站,靠站后稍作仃顿后又转发往崇仁县火车站了。

火车到了崇仁站,下火车后我们又转换成坐汽车,就这样正月17日我们第一批先行的部分人就到达了宜黄县县城,当地政府把我们这批移民人临时安排在凤冈镇红旗小学暂住(另一部分人在崇仁火车站又住了一个晚上次日才到达宜黄县城)。暂住期间是在正月中旬,当地天气也还比较冷,由于各家各户都是拖家带口的又经过长途跋涉,村民们身体都很疲惫,加上很多数人出现了晕船、晕车现像,还有出现头痛、呕吐水土不服的人也很多,特别是老人和幼儿的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应证,为此乡亲们都受了不少苦。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4.重建家园

心怀感恩,重建家园……

失去了故土,迎来新土地。土地对于刚建国不久的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也是移民人耐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勤劳坚强,坚信只要有了土地家园可以重建!

移民刚到宜黄的时候正赶在农历惊蛰节气前夕,惊蛰到万物复苏,随后而来的节气就是春分和清明了。这个时节对农民来说正是做好耕地、钯田、选种和播种前准备工作的时节,看来国家安排在春节后移民是有考虑的有道理的,正是为移民到新地方后恢复生产着想。再者,此期间也正是当地学生放寒假的时候,刚好能腾出校园来作为众多移民的暂住接待地。

村民在安置在红旗学校暂住的半个月里,老乡们就已经坐不住了,他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始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在迎接和搬运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到四三位老村,二是积极与当地政府大队干部沟通并交接田地、山林、山脉界数,三是积极联系当地学校,安排在读学生转学和新学龄生入学等事宜。

心路历程,矢志不渝……

乡亲们在进住四三位后,大部分人住在四三位老村,小部分人住在石壁下老村,两村相隔一华里地。

目前,摆在新移民面前主要任务是:解决吃、住、行和恢复生产问题。

吃与住行:

住的问题得到当地政府及大队干部关怀算是暂时安顿下来了。吃的问题都由各家各户自己安排,好在人们多少都从浙江带了些余粮过来,但那个时候淳安人土地少,各户贫疾情况差异大,很多人都以水库打鱼来为持生计。所以乡亲们来到四三位村,从新建队把大家组织起来,村民们之间都是发扬团结友爱精神,邻里间相互帮助农具互用。

行的问题,虽然村里当时去县城的路很窄,这给移民们搬运大型家具和农具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肩挑、背扛和用独轮车手推(当时的路况只能免强走独轮车),这些对于从小就受苦长大的父辈们来说都算不了什么难事。

移民后,时间已进入到农历四月上旬了。随着大型农具和耕牛的搬迁到位,前当务必要开展春耕生产,尤其对农村来说一年之际在于春,这是当务之急的事情。由于刚迁到这里,很多人的心态还没有调整好,心安定不下来。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辈们,他们还总想有一天能返回淳安去生活。再说这些村民在移民前都是从不同的两个村落和一些散户集中在一起的,很多人从60年发生大自然灾害之后就倒流到水库边上过着自由散漫的生活,现在移民到四三位村把他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又要过生产队集体型劳动了,大家很不适应。就是这样一群人在当地政府及北关大队干部的指导下,在四三位村第一代队长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就熟掌握了宜黄气候条件的差异性,恢复了村里正常的春耕生产,而且当年就取得了生产大丰收。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人们在大集体生产劳动中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涨。在劳动中也产生了些有趣味的事情发生。比如:四三位的田里沼泽地比较多,劳动中一不小心时常就会有人掉进冷水洞里去,引来大家一场笑声。还有就是当地田里的马蝗较多,下田拔秧、插稻、雲田时,经常会被马蝗啮成大鼓包,还专爱啮有陈旧伤疤之处。特别是妇女和小女孩子会吓得不敢下田,看见马蝗啮住了会喊爹叫妈的,一但啮住了越害怕越着急越是揪不下来。后来听当地人讲才知道马蝗啮住时不能揪,马蝗要用手拍打的方法打才会自动松口掉下来。

江西这片土地上,其土地肥沃。但是听当时来选址考查的人说这里马蝗、血丝虫病和冬瓜脚病很多。这也是引起当时移民选址部分人不愿意迁到江西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住,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住的问题,要建新村解决永久性住房。整村人盖新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选新村址,在者要有砖石瓦片、木材和建房技术等。好在我们村子里各行业都有懂行的人,通过选址堪测最后大家把新村地址选择在老四三位村河对面的一块类似原浙江龙源村地貌的田地上盖房建新村。

新宅地分配有村庄社员大会上按抽签排位决定各家各户的宅基地位置。有了宅基地,下步就要解决盖房的砖瓦木材需求问题。木材好说,本村山上自产的杉木砍来凉干即可使用了。有关砖瓦问题就不好解决了,由于同时移到宜黄的移民村太多,靠买太贵不说,还供不应求(69年当时国家给补帖移民经费每人500元,扣除搬迁车旅生活费及当地征用土地费用后,实际结余转到移民手中的安置建房已不足每人250元)。为了省时省钱村民们决定自己建窑开炉烧砖瓦,开始是雇师傅组织村民烧。一场热火朝天的烧砖瓦建新村的场面就这样开始了,大家为了尽快能入住新房,一边在抓春耕生产的同时一面砍柴伐树绕窑,可以说是不计辛劳日夜兼程。开头不懂烧窑诀窍和火候,通偷师学艺后来村里人自己就掌握了烧砖瓦窑的火候要诀了。有了砖瓦石木材后,新宅基地上很快陆续地盖起了一栋栋新房子,大约经过了一年半时间的努力奋斗,在四三位新址上一座新村庄就展现在世人面前了。也令当地干部和乡民感概不已,这充分说明浙江移民人的勤劳勇敢、不畏艰难和体现出奋发图强、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在建设新村、土地开发和山林砍伐的过程中,虽然解决了些较现实的曾产创收及村民经济收入问题,但那时不懂得更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比如:竟把老四三位村村头的四棵大樟树给砍伐炼樟脑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烧砖瓦建房过程下来,房屋虽建起了,可山林被毁。等到了70年代未期,出现在四三位村周边一华里范围内的山上已无柴无树可砍,原来是满山绿悠悠大树小木成林的景像已消失,到后来站在村口已是一眼望不到一棵树木了,被外乡人称之为光头村?

还好,到了八十年代初,村民们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植树造林措施,保护了生态环境。如今,四三位村的生态环境已恢复或超过了刚移民到这里时的生态水平了。

这就是我们这个村从移民到宜黄后几代村干部和村民们完成重建家园心路历程的简述,也为今天仍至以后四三位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斗转星移,时间如流……

今年是我们移民至江西50周年的日子,总觉得我们的移故事惊天地、泣鬼神、可歌可泣。其悲壮迁徙的场景及重建家园的精神值得代代传颂和赞扬。

故土难离,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在顷刻之间痛别自己袓祖辈辈生活劳作的家园,这对于任何当事人来说都是一种艰难的抉择和心灵考验。何况是一场牵涉30万人参与的大移民。从第一批移民到今天已五六十年过去了,在他们当中还有许多人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当他们望见那碧波荡漾的千岛湖水面时,可想曾亲眼看见或回忆起湖底被淹没的土地、城镇和村庄,从他们沉默不语、无望无助、无可奈何的眼神中看到了多少移民人生离死别的故事……。

新安电站建设和移民是一项宏伟悲壮的事业,在移民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牺牲与奉献、勤劳奋进的精神本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新安江移民人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事迹令人感动,值得歌颂。“打断骨头连着筋”移民人与千岛湖是血浓于水的关系。

淳安人为国家水力建设作出了无私的贡献,江西人敞开胸怀接纳了我们,为移民人提供了宝贵的耐以生存的土地和村庄,给了我们生活的新希望。这是历史负于我们的选择,更是体现浙赣两地人民在那段特珠背景时期发扬团结合作、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所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初建国不久就完成了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移民大迁徙,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恐怕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做到的事情……!

与时俱进,展望未来……

观念决定道路,思路决定出路;人才决定胜负,细节决定成败。

四三位,新农村建设的出路,在于有一个具有强凝聚力的村基层干部队,想富必须走农村集体共同致富的路子,建设好以点带面、以强带弱、以富助穷和以仁治村、守村规的民俗文化氛围。利用目前四三位站居的有利地理位置和有效土地资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吸取外来投入资金,走与政府合作统筹安排综发展的道路。

当前,国家正加速推进农村改革进程,一系列惠民富农政策在不断完善之中,把握机遇时不我待,要说的是年青人后生可为就在当下,我们村是要抓住时机好好规划一下村里稳妥长久的发展目标。为此,将福及子孙后代,使其成为周边有影响力的村落,吸引着人才和资金的流入,让它成为本村小伙子感到自豪他姑娘向往的村子,尽快建设成为一个既保持了移民风俗特点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与进时具进的新农村将指日可待!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淳宜乡民,亲如一家

5.风土人情

由于浙江人与江西人的地域风俗习惯有异同,所以在两地村民的交往中也产生了很多有趣味的事情……

首先是语言上的不同,浙江人刚来宜黄时双方若用当地话交流跟本就听不懂,双方简直可用“对牛弹琴”来形容。特别是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接收能力就更差了,有些老人至今在语言交流上还会有些困难。小孩子就不同了,天性活泼可爱,对新物和语言的接受能力极快,他们在学校或在与当地人的交接过程中,一般经过两三个月的接触,他们不但能听得懂宜黄话了,还能较流利的应用宜黄话表述了。比如以遂安人为例,浙江人与宜黄人还存在着以下差异:

①遂安人过小年是农历24号,宜黄人则农历26号过小年;

②遂安人拔秧时稳坐在独足凳上(省腰力),宜黄人则蹲在田间拔秧;

③遂安人用木钉爬子给水搞雲禾除草,宜黄人用自己双脚雲禾;

④遂安人割稻子的镰刀刃上带斜齿,宜黄人用的割稻镰刀刃不带齿;

⑤遂安人用的砍柴刀刀嘴是直角的,宜黄人的砍柴刀刀嘴是弧形的;

⑥其它有如:扁担、柴杆(禾杆)、箩筐、水桶、斧头、铁爬、铁犁、风车和独轮车等等……方面都存在些差异生。

由于生存地域和生活习俗的不同在各种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上都产生了些差异性,然而这些差异性的优缺点各有千秋,并不影响生活中完成基本功能的使用。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6.亲如一家

如上述所说,宜黄淳安两地乡民虽然在人情世故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但是淳安的乡民自打踏上这片土地后,就努力的去与当地人学会沟通,虚心的向当地人学习互相交流,通过几年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断交流学习,可以说现在淳安人已经全方面的与地当乡民融洽相处了,乡亲们已是亲如一家人。

淳安移民到宜黄后,通过新建队、插队、人口流动及婚姻等多种交流形式,今天双方已相互接受对方了。浙江人也接纳并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已被这块土地和宜黄人博大的胸怀感化,宜黄是我这些第一代移民人的第二故乡,也是子孙后代的永久故乡,我们是浙江人、我们是淳安人、我们是遂安人、我们是龙源、佳源人,我们是四三位人,我们更是宜黄人……。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抚吉高速公路宜黄出口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 故乡情

要问我家何处住?高速路口第一村;

试探民俗有所异?本村来自淳安人;

千岛故乡回不去,安心宜黄建新村;

勤劳治家传统继,我辈奋发展宏图。

注:四三位村,位于抚吉高速公路宜黄段出口方向往前2公里处。

四三位村(座西向东)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北关第一移民村,四三位村 

四三位村,也称之为狮山尾村,因有宜黄县的师子山而得名。狮子山座落在县城宜黄河的西北边,狮子口面向东南方向,狮子尾就在四三位并通往崇仁县山脉方向。其实老四三位村的原址是在现新建村这条河对面朝东偏北方向的山坡下(即现在高速公路路基所占地)。

老四三位村,以前那里只有当地老居民十余户住,为迎接浙江新移民的到来,宜黄政府已将本地老村民转移安置到黄皮桥一带去住了。

原四三位村,村庄虽很小但在历史上可是个古村,何以见得?村的上头(北)有口古井,村下头(南)有四棵古樟树,通过村南头的四棵参天古樟树便可知晓了!这些树直经都在1米以上,最大的树直经约达到2米,有两棵中间都已有空洞,人可以钻进去爬到树上玩,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常躲在树间捉迷藏。可惜的是这几个大树都在七十年代被砍伐提炼成樟脑油了,那时没有古树保护法,人们也没有认识到要将这几棵古樟保存下来的意识。

刚迁到这里时,村里共有28户,其中有19户暂住在原四三位老村(洪国族、洪铭梅、洪加铎、姜名会、洪兆金、洪金聚、洪德阳、洪铭清、洪镇江、洪吉生、洪铭春、洪富州、洪桂香、洪祥林、洪发祥、吴中川、洪街口、应树林、余有香),有9户暂住在石壁下老村(石壁下村在四三位正南方向半公里地,暂住在石壁下的户主有洪铭桐、洪樟之、洪铭桃、洪时中、洪樟家、洪月林、洪兆塘、章林生、洪连香)。自1970年新村陆续建成之后上述两个老村暂住户就逐步按计划搬入新建村里来住了,原来老村村址便逐渐废弃…

我们四三位村,是新建队的移民村。新村址座西面向东,其村民都是浙江淳县几个村庄的移民组建起来的。组建时共有在册村民28户,总人口139人(其中有淳安龙源村14户56人、佳源村14户83人)。

抚吉高速公路2011年6月28月开始修建,于2012年12月28日竣工通车。高速宜黄出口引路从村北侧通过,现在的四三位村,位于宜黄县北门交通要道旁,是高速公路出口上的第一个村庄(移民村)。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宜黄的狮子山(狮子口)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隐藏在石凹里的石狮子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原龙源村(14户)

洪国族、洪铭桐、洪樟之、洪铭梅、

洪加铎、洪兆金、洪金聚、洪德阳、

洪铭範、洪铭春、洪兆塘、洪富州、

洪发祥、应树林。

上述14户共计56人,1969年农历正月13日从淳安县姜家公社龙源村(竖头坞、猫鹰腿、才家塘、大坞村、大洪坑、孙家坞、小坞子塘、仁山塘等地)移至宜黄县四三位村。

注:龙源村移民前暂住地如下:

①洪德阳、洪铭春、洪发祥3户先从龙源村移民双溪之后移至水库边上一个叫竖头坞的地方暂住;

②洪国族、洪铭桐、洪铭梅、洪兆塘4户先从龙源村移至双溪之后移至水库边上一个叫猫鹰腿的地方暂住;

③洪樟之,先从龙源村移至双溪后移至大洪坑之后移到汪家的才家塘暂住;

④洪加铎,先从龙源村移至孙家坞之后移水库旁边小坞子塘暂住;

⑤洪兆金,先从龙源移至双溪下门村之后移至大坞村暂住;

⑥洪金聚,先从龙源村移至双溪村洪家殿之后移到大洪坑山上暂住;

⑦洪镇江,先从龙源村移至双溪口村洪家殿之后移至一个叫仁山塘的地方暂住;

⑧洪富州,先从龙源村移至双溪下门村之后移至大洪坑暂住;

⑨应树林,先从龙源村移至软石塘后移至坚头坞(其期还在龙源塔上住了几年)。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淹没在水下的龙源村(图片由塘雅龙源村洪林泉老先生提供)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千岛湖的《里佳源村》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原佳源村(14户)

洪铭桃、姜名会、洪时中、洪铭清、

洪樟家、洪吉生、洪月林、洪祥林、

章林生、洪桂香、洪连香、吴中川、

洪街口、余有香。

上述14户共计83人,1969年农历正月13日从淳安县姜家公社佳源村、谈岭上两地移至宜黄县四三位村。

注:佳源村移民前暂住地如下:

①洪铭桃、洪时中、洪铭清、洪樟家、洪吉生、洪月林、洪祥林、洪桂香、洪连香、吴中川、洪街口、余有香12户暂住在外佳源;

②姜名会,先从降后村移至谈岭上暂往;

③章林生,先从章家移至余家之后移至谈岭上(山脚下)暂住。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村委会历届组织构成

(按任职先后次序排列)

担任村支委:洪铭桃、洪永州、洪兆龙、洪常生、章初军;

担任村队长:洪铭桃、洪金聚(副队长)、洪永州、吴中川(副队长)、洪兆樟、洪兆恩、洪时梅、洪宝殷、章阿贵、洪兆龙、洪建发、洪志板、洪干平、洪常生、洪正生、姜小宝、洪高飞、章初军。

☆四三位新建移民村宅基分布图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新建四三位移民村宅基(28户)平面排序:

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方位排序(抽签定位)

后第七排:应树林、余有香;

后第六排:洪街口、村小学、水井(上);

后第五排:洪铭发、洪发祥、吴中川、;

后第四排:水井(下)、洪兆塘、章林生、洪富州(洪兆樟)、洪桂香;

后第三排:洪樟家、洪镇江、洪吉生、洪铭春、洪月林、洪祥林;

后第二排:姜名会、洪兆金、洪金聚、洪时 中、洪德阳、洪铭清;

前第一排:洪国族、洪铭桐、洪樟之、村社屋、洪铭桃、洪铭梅、洪加铎。

四三位村新貌(北向照)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新建村浙江出生人口分布情况

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方位排序(抽签定位)

前第一排

1.户主洪国族(2口人),王七月(母亲);

2.户主洪铭桐(7口人),吴麦女(妻子)、洪淑贞(长女)、洪淑琴(二女)、洪发琴(三女)、洪志军(四子)、洪小军(五子);

3.户主洪樟之(3口人)、方桂桂(妻子)、洪兆芳(儿子);

4.户主洪铭桃(5口人)、洪武香(妻子)、洪爱平(长子)、洪谢平(次子)、洪干平(三子);

5.户主洪铭梅(4口人)、方荷花(母亲)、洪约生(弟弟)、汪新妹(弟媳);

6.户主洪加铎(8口人)、毛堂香(妻子)、余有云(母亲)、洪有清(长子)、沈美丽(儿媳)、洪建华(二女);洪有发(三子)、洪兆全(孙子);

后第二排

7.户主姜名会(7口人)、郑养云(妻子)、姜爱莲(长女)、姜爱宝(二子)、姜爱妹(三女)、姜小宝(四子)、姜小华(五女);

8.户主洪兆金(1口人);

9.户主洪金聚(4口人)、王山云(妻子)、洪银香(长女)、洪银花(次女);

10.户主洪时中(6口人)、余梅香(妻子)、洪永州(长子)、洪炳国(三子)、洪炳姣(四女)、洪炳州(五子);

11.户主洪德阳(5口人)、洪锦春(父亲)、姜竹妹(妻子)、洪月琴(长女)、洪月莲(次女);

12.户主洪铭清(4口人)、洪玉琴(长女)、洪文琴(次女)、洪丽琴(三女);

后第三排

13.户主洪樟家(4口人)、洪武强(长子)、王海娇(儿媳)、洪美平(孙女);

14.户主洪镇江(7口人)、应树香(妻子)、洪兆恩(长子)、洪兆凤(次女)、洪兆龙(三子)、洪月枫(四女)、洪月兰(五女);

15.户主洪吉生(4口人)、余三云(妻子)、洪灰饭(长子)、洪志饭(次子);

16.户主洪铭春(5口人)、洪云香(妻子)、陈香女(母亲)、洪兆明(长子)、洪兆军(次子);

17.户主洪月林(5口人)、王顺娣(妻子)、洪时炳(长子)、汪新女(长儿媳)、洪下社(次子);

18.户主洪祥林(9口人)、余清女(妻子)、洪荷香(父亲)、汪 氏(母亲)、洪谷来(长子)、洪金来(次子)、洪银来(三子)、洪银莲(四女)、洪银平(五子);

后第四排

19.户主洪兆塘(3口人)、姜花娣(妻子)、洪锡来(儿子);

20.户主章林生(7口人)、方桂花(妻子)、章阿斗(长子)、章阿贵(次子)、章阿富(三子)、章阿平(四子)、章阿友(五子);

21.户主洪富州(2口人)、方六云(妻子);

22.户主洪桂香(9口人)、余彩莲(妻子)、洪时梅(儿子)、余爱妹(儿媳)、洪元生(长孙)、洪正生(次孙)、洪常生(三孙)、洪嫦娥(四孙女)、洪月娥(五孙女);

后第五排

23.户主洪连香(5口人)、汪海里(妻子)、江连女(女儿)、洪铭发(女婿)、洪有生(孙子);

24.户主洪发祥(3口人)、方金妹(妻子)、洪兆龙(侄子);

25.户主吴中川(5口人)、洪雪英(妻子)、吴端云(岳母)、洪永华(长女)、洪金华(次子);

后第六排

26.户主洪街口(8口人)、王香云(妻子)、洪仙发(长子)、汪小兰(长儿媳)、洪建发(次子)、洪建女(三女)、洪建华四女)、洪建平(五子);

后第七排

27.户主应树林(3口人)、姜云女(母亲)、应秋来(儿子);

28.户主余有香(5口人)、余竹沅(丈夫)、洪兰花(长女)、洪兰云(次女)、洪春芳(儿子)。

注:

上述村民于农历1969年正月13日从淳安县千岛湖里村岸边出发,农历1969正月16日安全迁达至江西省宜黄县红旗小学暂时安置地,共计28户139人。

四三位新貌(南向照)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四三位村发展现状(此栏目里的数据保持随时更新之中…)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四三位村,从浙江淳安(千岛湖)移民到这里,刚移来的时候龙源和佳源俩个村合起来才有28户139人(全村只有1名党员兼任生产队长)。

可见,当初新建村时的自然条件可想而知,在异地他乡要完成建新村可说几乎是白手起家。但在老一辈村领导的带领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协助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勤劳治家和艰苦创业,一年后一座新村已展现在四三位的新址上……。

今年是淳安县千岛湖移民50周年纪念年。五十年来,新四三位村随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整座村的人口和户数以及村风、村貌、文化素养都已换然一新,具体变化作以下统计。

截止2019年5月份经不完全统计:

1、总户数:99户(在册户数)

2、总人口:430人(在册人口)

4、总土地:280余亩(含宅基地)

4、村委会历届组织构成

(按任职先后次序排列)

担任村支委5名:

洪铭桃、洪永州、洪兆龙、洪常生、章初军;

担任村队长18名:

洪铭桃、洪金聚(副队长)、洪永州、吴中川(副队长)、洪兆樟、洪兆恩、洪时梅、洪宝殷、章阿贵、洪兆龙、洪建发、洪志板、洪干平、洪常生、洪正生、姜小宝、洪高飞、章初军。

5、党员15名

在本村的党员:

洪铭桃、洪兆樟、洪永州、洪兆龙、洪常生、洪建军、章金成、章初军、洪 垒(共9名);

在外工作的党员:

洪兆龙(北京)

洪月兰(佛山)

洪謝平(宜黄县城)

唐梦帆(美国)

洪梦芝(广州中山)

应彩英(温州)

(共计6人);

6、退伍军人9名

在本村的退伍军人:

洪国族、章阿斗、洪建军、洪陆平、洪 帆、洪 俊、章 魁(共7名);

在外工作的退伍军人:

洪兆龙(北京)

洪谢平(宜黄县城)

(共计2人);

7、大中专学生24名

洪有生(江西抚州医学分院毕业)

洪婷婷(洪有生之女,江苏苏州科技大学毕业)

洪兆龙(天津铁路工程校结业)

洪 旭(洪兆龙之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毕业)

洪月枫(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

蔡文颖(洪月枫之女,天津外国语大学毕业)

洪月兰(江西景德镇学院毕业)

汪宇新(洪月兰之女,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毕业)

田 沁(洪丽云之女,山东科技大学毕业)

吴旭豪(洪丽华长子,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毕业)

洪小军(江西抚州师范专科学校毕业)

洪露宸(洪小军之女,香港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洪高军(洪锡来长子,江西崇仁师范毕业)

章云凤(章阿富女儿,哈工大研究生毕业)

应国立(应秋来长子,江西九江工程学院毕业)

应国英(应秋来二女,江西新余学院)

应彩英(应秋来三女,江西南昌雷氏英语学校)

唐梦帆(洪谢平长女,广东中山大学愽士毕业)

唐梦静(洪谢平次女,江西师范大学毕业)

洪梦芝(洪谢平三女,广东中山大学研究生)

洪力群(洪志军长女,江西九江医学院毕业)

洪 垒(洪常生之子,福建漳州师范学院毕业)

洪 康(洪友平之子,浙江杭州武警毕业)

洪文怡(洪建新长女,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在读生)

(共计24人);

8、在外工作人员23名

洪有生(江西省抚州市定居)

洪婷婷(上海市定居)

洪兆龙(北京市朝阳区定居)

洪 旭(北京市朝阳区定居)

洪月枫(广东省佛山市定居)

蔡文颖(日本东京工作)

洪月兰(广东省佛山市定居)

汪宇新(广东佛市山市定居)

田 沁(海南岛市工作)

吴旭豪(江西抚州工作)

洪 垒(上海市工作)

洪小军(北京市朝阳区定居)

洪露宸(女儿北京市朝阳区定居)

洪谢平(江西省宜黄县县城定居)

洪高军(江西省宜黄县工作)

唐梦帆(美国工作)

唐梦静(江西临川工作)

洪梦芝(广州中山工作)

章云凤(北京市工作)

应国庆(上海市定居)

应国英(上海市工作)

应彩英(浙江省温州工作)

(共23人)

备注:

①党员、退伍军人包含从本村出去在外地工作的人员;

②大学、中专生包含从本村出去在外地工作人员及正在学挍就读的学生。

③需增加、减少资料或变更资料的人员请联系

建在公路旁的村民住宅楼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从村庄中通过的抚吉高速公路引路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新建的村民住宅楼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村边的老牛栏屋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周恩来总理为新安江水电站提词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后序]: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红军在江西闹命住在沙洲坝时,当地村里因缺乏饮用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吃。毛主席看到了,于是毛主席和红军就给老百姓挖了一口井供村民饮用。当地老百姓为感恩红军、感恩共产党和毛主席,就在井旁边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是啊!这是一句多么熟悉、多么朴实、多么亲切又是多么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话呀……饮水思源,不忘前人。

今天,我们四三位村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富农政策的推进,村里的生活条件和地理条件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曾经的旧貌和苦难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我们后来人应记住今天的好子日是来之不易的,是老一代移民先躯给我们村子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是踏在祖辈们的臂膀上才撑起了这片天。我们应当记住、敬仰和感恩于他们!

俗话说“先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有识之士,事成者志在壮年,作为这个村的晚辈和子孙后代,当下就应奋起努力继承先辈遗志,发扬我们淳安人移民人应有的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百折不挠和聪明智慧、勤劳治家的光荣传统,让我们这个村村民的子孙个个都成为孝敬父母、知恩必报,做个德才兼备、晓得感恩的人。成为一个有移民血统的人,做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并具有自豪感和责任心的人;懂得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人。

记住历史,寻根思源;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奋发图强,重建家园。

赠予有同样经历的新安江移民朋友们:

新安江的水,她把我们几十万移民人的心永远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千岛湖的移民人,就像万千颗优秀的种子撒在了江南片片土地上,她撒到的地方就会在那里落地、生根、成长、开花并结出绚丽的硕果…。

亲爱的乡亲们:

请永远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的祖先是来自浙江淳安……美丽的《千岛湖》之乡!

四三位,北关移民第一村…

审 核:洪兆龙(本村)

编 辑:洪兆龙(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