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死,日本人脫不開干係

魯迅真正的死因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半個多世紀之久,至今還是一個疑案。到底死於正常的疾病,還是為日本人所處心積慮害死,尚未有確鑿的結論。

魯迅先生的死,日本人脫不開干係

魯迅最後的歲月及病情大體如是: 魯迅發病,始於1936年3月2日,那個乍暖還寒的上海春季,受房間陰冷潮溼影響,他著了涼,開始臥床,並請了日本醫生名為須藤五百三的人做主治醫生;在此期間,他的病情加重,到了3月23日,連起床都顯得困難;5月底,還不見好轉,魯迅被設法說服後,同意找來當時上海灘最有名的肺病專家美國鄧醫生為他診斷,結果斷為結核性肋膜炎,並建議立即醫治,說快一點可以治好,不然“恐怕過不了年”,但須藤醫生一口否決。

這位須藤醫生不認同這個病症,直到1個多月後才承認,同意抽積水。但為時已晚,魯迅的病情越來越重,1936年10月19凌晨,終於溘然長逝。也就是說,當時的魯迅,雖然病情嚴重,但是尚未瀕臨絕境,還可以醫治,首先只需要把肋膜間的積水抽去即可,遲了就無力迴天了。但須藤醫生卻堅持肋膜炎無積水,等一個月過去了又說有積水,導致魯迅病情延誤,最終被活活拖死。這是一場嚴重的醫療事故。所以,一直以來,包括魯迅的家屬,如許廣平、周建人、周海嬰等人都懷疑日本醫生須藤是故意為之,有加害的重大嫌疑。2001年,周海嬰出版《魯迅與我七十年》一書,曾專門、正式、公開地提出這個疑問。

魯迅先生的死,日本人脫不開干係

據魯迅三弟周建人表示,魯迅去世後不久,忽接一大學密信,裡面直言魯迅不是死於肺病,而是被日本醫生所謀害,請求周建人加以調查。後來,1949年10月19日,周建人發表《魯迅的病疑被須藤所耽誤》一文,首次公開提出質疑。

1、須藤醫生的日本軍方背景。據材料,須藤本是日本軍醫官,是當時上海具有侵略性質的“日本在鄉軍人會”即“烏龍會”的副會長。他的家中裝有電話機,往來對談都是關於中日交涉與衝突的情況。

2、須藤醫生在魯迅逝世後的“莫名消失”。魯迅病逝後,周建人打聽須藤醫生下落,發現已“查無此人”;許廣平解放後多次出訪日本,當年與魯迅有交誼的日本人基本都有會面,唯獨此須藤醫生,始終沒有出現。所以,關於須藤先生的身份、用意,魯迅家屬一直心存疑慮。他們認為,須藤醫生可能是軍部中人,當年他曾建議魯迅東渡日本治療,但魯迅拒絕了,日本由此知道了魯迅的態度,因此加以謀害。

3、須藤醫生關於魯迅病情的說明模糊可疑。魯迅1936年10月19凌晨去世,當天,經許廣平“多次催促”,須藤醫生寫下病例,是為《魯迅先生病狀經過》一文。但是恰恰當天所寫下的這本證據,卻發現須藤醫生寫的雜亂、疏漏且多處出現重要錯訛,似乎有意掩飾什麼。比如,據周海嬰說法,須藤就把他診斷出肋膜積水的時間提前了數月,使得他的“誤診”變得合情合理了。許廣平當時就有疑問,只是礙於情面,且在悲痛之中,沒有當面質問,只將懷疑積在心中,並講述給了自己的兒子聽。

4、據說魯迅後來對須藤也有懷疑,逝世前急於想搬家擺脫。魯迅自己也是學醫出身,所以對於自己的病狀不會毫無知會。而且據周海嬰自述,後期的魯迅,對於須藤醫生也有所懷疑,急於搬家。這些意思,也分別見於他1936年8月2日給茅盾、8月7日致趙家璧、曹白等人的信件之中。

5、須藤的用藥極度可疑。以上疑問,還僅侷限在“誤診”的推斷上,但是須藤的用藥顯然違背醫學常識,才是最值得疑心的。據周海嬰表示,許廣平生前一直為一件事耿耿於懷:魯迅時肺病,按常識該使用打空氣針等方法治療,但須藤卻別出心裁地使用了激素類針劑,這樣表面上會讓病人自我感覺舒服些,可實際會加速病症惡化。

6、魯迅死前被有意拖延時間,導致沒有搶救病逝。周海嬰說,1936年10月19日那天,魯迅病情惡化,根據常情,最需要做的,是趕緊送往醫院搶救,但是偏偏被須藤醫生所阻止,被命令待在家中,導致魯迅在屋裡消極等死。周海嬰事後控訴,認為須藤的做法,是有意在故意拖延時間。

魯迅先生的死,日本人脫不開干係

通過以上的幾點疑問,不得不讓人懷疑魯迅先生的死是因日本人加害所導致的。

魯迅先生是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時多,在位於上海自己的寓所裡與世長辭的,享年55歲。他正處在一個作家創作的黃金時期,卻告別了熱愛的文學,告別了心愛的人民和景仰的國家,實在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