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过了吧,该死,至少我试过了。”

《飞跃疯人院》

“我试过了吧,该死,至少我试过了。”

《飞越疯人院》是由米洛斯·福尔曼执导的一部剧情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说。正如题所说,电影的大多数镜头都聚焦在疯人院,虽然拍摄空间狭小,但丰富的剧情和鲜明的任务特色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在这个狭小的世界里所发生的事情。相信看到最后会为你带来许多的思考。

该片于1975年11月19在美国上映。并且在1976年第48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5项奖项。

影片主要讲述了正常人麦克·默菲由于在外面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而被送到了疯人院之后发生的故事。

他被人送了疯人院里进行观察。在疯人院里,有规律的作息,严格的规定,连每天排队吃药都要做的井然有序,有着绝对权利的护士长

拉契特管辖着所有事物,让一切都显得和和睦睦。

“我试过了吧,该死,至少我试过了。”

刚来到疯人院的墨菲不满意护士长对病人们的过于管辖,剥夺病人们的权利。爱好追求自由的他,带着病人们争取看棒球赛的权利,组织教会他们打篮球,出游的时候,抢了工作人员的大巴车,带着病人们出海钓鱼散心,后来回来受到了惩罚,在医生研讨会上,被护士长建议永远呆在疯人院。

“我试过了吧,该死,至少我试过了。”

墨菲仍然没有放弃追求自己的快乐,从外面带来了人,开起了派对。影片最后,墨菲被迫做了额叶切除手术,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白痴

影片整体呈现了一种欢乐的氛围,然而却不是一场喜剧,前面两个小时欢乐的铺垫预示的是墨菲最后悲惨的结局。进而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飞跃疯人院》中的“疯人院”其实更像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里面映射出的许多问题也正是我们现实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墨菲带着病人们争取看棒球赛直播的权利,护士长说要半数人以上投票才行,墨菲召集到了在场的所有人,护士长却说是院里所有的病人的一半,而剩下的病人多数神志不清,更不要说投票了,正当墨菲争取到了最后一个,护士长却说投票会议已经结束。

这不就是现实里西方所谓的民主吗,表面是由民众决定,实际上是否实行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掌权的人手上。

“我试过了吧,该死,至少我试过了。”

在疯人院这样一整个制度面前,没有人想过要反抗,他们被死死的捏住了把柄,比利的恋母情节

查尔图的懦弱,等等等等,让他们不敢反抗。所以病人们接受着护士长的管制,只有护士长给他们什么,他们才能有什么。

在看似和谐与平静的表面下,剩下的是他们无处安放的灵魂,只有空洞无聊的生活相伴,没有追求的东西,或是能够追求的东西,他们早已被牢牢禁锢,一无所有。

墨菲的到来改变了这个局面,墨菲不愿意被辖制,想要追求自己的快乐,想要冲出这个制度——逃出疯人院,但是他没有足够的能力,电影里能够搬动那个热水台就是拥有能够打破制度的力量,酋长拥有那个力量,但是他没有那个勇气,甚至不知道自己出去能去哪儿他没有想过。

“我试过了吧,该死,至少我试过了。”

墨菲相信自己能搬动热水台,但最后热水台纹丝不动,病人们都在一边戏谑地看着他,墨菲说道

"我试过了吧,该死,至少我试过了。"

墨菲的到来,似乎给病人们带来了希望,他就像一个革命者,他告诉了他们,你可以要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能够追求自己的自由,所以后面马丁尼质问护士长,为什么她能没收自己的香烟,为什么需要她给自己,自己才能抽。

“我试过了吧,该死,至少我试过了。”

墨菲像个鸡蛋一样,即使力量不够,也在冲击着疯人院里的坚固的制度壁垒,酋长有力量冲破壁垒,却一直在旁边看,最后酋长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打破壁垒,带上墨菲一起跑,可这个时候墨菲已经成了真正的白痴,酋长用沉重的热水台打破了疯人院的牢笼窗户,消失在了夜色中,只剩下一个大洞........

完结!

“我试过了吧,该死,至少我试过了。”

自由向来是一切财富中最昂贵的财富。

——罗曼·罗兰"

勇敢的去追求你所喜欢的事物吧!

无论是自由,梦想,亦或是爱情,不要被他人的言论或周围的环境所禁锢,不要总是犹豫不前。

大胆的迈出那一步。

如墨菲一般,勇敢的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是做一颗冲向壁垒鸡蛋,哪怕遍体鳞伤,一无所获,那又怎样?

你也能大声的说出那句话

“我试过了吧,该死,至少我试过了。”

喜欢电影的小伙伴也可以关注下

各种优秀电影推荐,让电影有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