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衝突中,我們都是受害者

前些日子看新聞見到一則消息:上海仁濟醫院專家被警方用手銬帶走,在質疑警方執法過於強硬的同時別忘了,此事因醫患矛盾而起。事件的結果還算是“體面”,沒有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卻也不由得反思在

“醫患衝突中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但這卻是一場所有人都是受害者的故事”

中國著名的外科醫生裘法祖老先生曾經頗為沉重的解釋了醫生的職責:醫生這個職業就是教患者一個接一個的背過河去。人體是一個太複雜的機器,不論現在醫療水平多麼的發達,一個患者交到一個醫生手上後便形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雙方都在河中,誰也無法擺脫掉對方獨自前行,醫患之間的利益便相同起來,共同為一個目標而戰。然而和河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即使是醫學教科書中鐵板釘釘的東西也會出現變故。風險發生之時雙方之間便出現了猜疑鏈,出現了信任危機,在河中出現了內部危機,只能是兩敗俱傷。

醫生和患者本是萍水相逢的個體,醫生的職責是為患者看病、治療。如果醫生能夠中規中矩理性對待求醫的患者,那就是一個醫生的職業道德與職業職責。醫生沒有義務笑臉相迎、低聲下氣的對待患者,也沒有能力去保證包治百病。他只是出於對於自己職業的責任心與對的起那份工資。如果接受醫治的患者出現了某種不可預估的事情後,倒黴的卻是醫生。往往被患者家屬扣上沒有醫德、爛醫生的帽子。更有極端者可能對醫生造成人身傷害。可以理解病人在對於醫生的期待與現實之中存在的誤差而引起的失望甚至憤怒。加上時不時新聞報道中關於醫院為了創收而開出的天價賬單的新聞更不益於火上加油,導致患者對於醫院的極度不信任。激化時便發生了流血事件,以暴易暴暴亦暴。暴力事件在醫院頻繁發生不僅影響了醫院的正常運作及其他患者的正常醫治過程,也更使旁觀者心寒。鬧事者不僅耽誤了患者的治療,最後自己要面臨法律與社會雙重譴責。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反觀醫院及醫院中的醫生,在如今並不算完善的醫療系統下,一些醫院往往為了醫院的經濟效益,將醫生的收入及其醫療行為相掛鉤,暗地裡便無意助長了醫生逐利而忘本的心理。生開出大量無用檢查治療和天價的藥物。醫療費用的上漲被一次次的報道也側面助長了民眾對醫院抱怨而無可奈何的感情。此外部分醫院的服務態度是嚴重的問題,前段時間,著名拳擊運動員鄒市明發文怒斥醫院的服務態度引發大面積的熱議。患者服錢前往醫院尋求醫療服務本是一種雙向的關係,醫院惡劣的服務態度則破壞了原來穩定的關係,患者尋求救治卻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沒有些許憤怒情緒倒也奇怪。

醫患關係的加劇,醫院患者雙方都有關係。當然也離不開一些媒體的推波助瀾。短時間內要立即根治似乎也不太現實,但至少人們應該意識到的是暴力事件只會讓醫患關係更加的緊張與敏感,'頻發的事故也只會使公眾對類似的事件感到傷心甚至麻木。醫患雙方的互相理解交流應該是醫療的基礎,病人不應該抱醫治好自己是應該的、醫生是'萬能的思想。醫生面對患者憤怒的行為時迴歸理性也是必然。同時一些醫院還嘗試要給醫生配備頭盔等物品,這種行為除了增加緊張氣氛也並無多大成效。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面對事情時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暴力。完善的一個醫療系統也是解決醫患關係的一條重要途徑,這個就需要政府的進行有效措施。當然醫改的進程一直在延續,成效也是有目共睹。也相信一些現有的種種醫療弊端會在醫療改革之中逐步的解決。

最後,暴力傷醫或許解決了當事者心中的憤怒,那終究不是一條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會使醫患關係雪上加霜。

在醫患衝突中沒有勝者,彼此的我們都是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