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閱讀嗎?《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最高效的閱讀方法


你真的會閱讀嗎?《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最高效的閱讀方法

閱讀超過你頭腦的書,只有那樣的書能夠幫助你的思想成長,為了訊息而閱讀,就跟為了娛樂而閱讀一樣,沒辦法幫助你心智的成長,閱讀一本好書,能夠教你瞭解這個世界及你自己,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的永恆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會。

但,如何閱讀一本書呢?有些書不值得略讀,只需快速讀過。所謂閱讀速度,是知道針對哪些書適合用哪些速度和方法讀。相信我們之中很少有人會系統的整理思考這個問題,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

《如何閱讀一本書》出版70餘年,霸佔全球暢銷書前500強,讀過之後,讓人相見恨晚,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好書。接下來,我就用自己的理解來闡述下這本書,純屬個人主觀理解和思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價值。


首先,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情,越主動,效果越好。我們的閱讀可以劃分為 四個層次:娛樂消遣(基礎閱讀)、獲取資訊(檢視閱讀)、加強理解(分析閱讀)、增長心智(主題閱讀),而閱讀的層次也是逐步循序漸進的。


一、基礎閱讀

大家在小學中學就已經學習完成,看圖識字,能夠基本瞭解書籍所說內容,也就是近乎90%的閱讀者所處的閱讀水平。


二、檢視閱讀

是閱讀的第二個層次,目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全書最好最重要的內容快速的閱讀並掌握。學習到書的表面所教給你的東西。檢視閱讀又分為兩種情況:有系統的略讀和粗淺的閱讀。

有系統略讀的方法:

1.先看書名頁,如果有序就先看序,特別注意副標題,或者相關的說明宗旨,或者作者寫這本書的特殊角度。暫停一下想想這本書能被歸於什麼類型,而你已經看過了幾種該類型的書。

2.研究目錄頁,對這本書的基本架構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書中附有索引,也要檢錄下,以及出版者的介紹,這通常代表著某種觀點。

4.帶著對目錄模糊的印象,開始挑選幾個看起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

5.把書打開,東翻翻西看看,念一兩段,有時候連續讀幾頁,但不要讀太多。用這樣的方法把書全部翻一遍,隨時準備找主要論點的訊號,留意主題的基本脈動。不要忽略最後兩三頁。因為作者通常在最後幾頁將自己認為既新又重要的觀點重新梳理一遍。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偵探,來尋找書的主題或者思想的線索。隨時保持敏感,就很容易讓事情清楚。

總結來說,就是利用書本提供的一切可以提供書本內容的信息來讀書——目錄,序,索引,書籍廣告,以至於書本主體一些段落,和書本的結論,這樣,書的基本輪廓,架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在此,我覺得還可以加上一些書評,讓別人幫助自己來完成閱讀和其咀嚼過程。

粗淺閱讀的方法:

面對一本難讀的書,從頭到尾通讀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來。不要像小學時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停下來,查閱詢問別人。

成功的檢視閱讀,檢視完一本書,必讀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這本書的主題,作者如何依次發展這個主題,如何逐步從核心主題分解出從屬的關鍵議題來。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主要的想法、聲明與論點。這些組合成作者想要傳達的特殊訊息。

(3) 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兩個問題,否則你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在你判斷這本書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須先了解整本書在說些什麼才行。然而,等你瞭解了一本書,如果你又讀得很認真的話,你會覺得有責任為這本書做個自己的判斷。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夠的。

(4)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如果這本書給了你一些資訊,你一定要問問這些資訊有什麼意義。為什麼這位作者會認為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嗎?如果這本書不只提供了資訊,還啟發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關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議,以獲得更多的啟示。

另外,為了完成檢視閱讀的問題,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自己,就要讀出書中的言外之意以及寫出其言外之意。做筆記可以讓人保持清醒,並且思考,寫下你的感想。好像你與作者對話一般。做筆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 畫底線—在主要的重點,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畫線。

(2) 在畫底線處的欄外再加畫一道線—把你已經畫線的部分再強調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畫底線太長了,便在這一整段外加上一個記號。

(3) 在空白處做星號或其他符號—要慎用,只用來強調書中十來個最重要的聲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將做過這樣記號的地方每頁折一個角,或是夾一張書籤,這樣你隨時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打開你做記號的地方,就能喚醒你的記憶。

(4) 在空白處編號—作者的某個論點發展出一連串的重要陳述時,可以做順序編號。

(5) 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強調作者在書中其他部分也有過同樣的論點,或相關的要點,或是與此處觀點不同的地方。這樣做能讓散佈全書的想法統一集中起來。許多讀者會用Cf這樣的記號,表示比較或參照的意思。

(6) 將關鍵字或句子圈出來—這跟畫底線是同樣的功能。

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在閱讀某一章節時,你可能會有些問題(或答案),在空白處記下來,這樣可以幫你回想起你的問題或答案。你也可以將複雜的論點簡化說明在書頁的空白處。或是記下全書所有主要論點的發展順序。書中最後一頁可以用來作為個人的索引頁,將作者的主要觀點依序記下來。

筆記主要的重點是全書的架構,而不是內容—至少不是細節。因此我們稱這樣的筆記為結構筆記;而當你同時在讀好幾本書,在做主題閱讀—就同一個主題,閱讀許多不同的書時,你要做的又是什麼樣的筆記呢?同樣的,這樣的筆記也應該是概念性的。


三、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的規則

1)第1個原則,一定要知道自己讀的是哪一類書,依照書本的主題和種類做分類,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開始閱讀之前。

插播一句,關於書籍的分類小知識:

主要的分類法,一種是虛構的小說類;另一種是傳達知識,說明性的論說類,論說類主要目的是為了傳遞知識。實用是與某種很有效的做法有關,不管是長期的還是短期有效果,教你如何去做;理論所關注的是瞭解或者明白一件事,教你這是什麼。

2)第2個規則是: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一小段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

一本書的整體精神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詮釋,沒有哪一種一定對。當然,某些詮釋因為夠精簡、準確、容易理解,就是比另一些詮釋好。

3)第3個規則可以說成是:將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說明它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架構。按照順序與關係列出全書的重要部分,將全書的綱領列出來之後,再將各個部門的綱要也一一列出來。

簡單的公式:將內容大綱排列如下:(1)作者將全書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談的是什麼,第二部分談的是什麼,第三部分談的是別的事,第四部分則是另外的觀點,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2)第一個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落為X,第二段落為Y,第三段落為Z。(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階段,作者有四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A,第二個重點是B,第三個重點是C,第四個重點是D等等。

就算你已經很熟練閱讀技巧了,你也不一定讀每本書都要用上同樣的力氣。你會發現在某些書上運用這些技巧是個浪費。就是最優秀的閱讀者也只會選少數相關的幾本書,依照這個規則的要求做出近似的大綱來。

4)第4個規則可以說是:發現作者的意圖,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整體來說,知道這前四個規則是有整體性,有同一個目標的。這四個規則在一起,能提供讀者對一本書架構的認識。當你運用這四個規則來閱讀一本書,或任何又長又難讀的書時,你就完成了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


分析閱讀第二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規則

1)第1個規則,我們簡稱為“找出共通的詞義”。

找出重要單字,確認這些單字在使用時的最精確的意義。

2)第2個規則,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3)第3個規則,知道作者的論述是什麼,從內容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再重新架構出來,即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4)第4個規則: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未解決的。在未解決的問題中,確定哪些是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分析閱讀的第三個階段:評論一本書的規則

智慧禮節的一般規則

1) 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的批評。在你說出:我懂了“之前,不要說你同意不同意或暫緩評論

2)不要爭強好勝,非爭辯到底不可

3) 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要能證明自己區別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

批評觀點的特別標準

a.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b.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c.證明作者不和邏輯

d.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關於第三階段最後這四點,前三點是表示不同意見的準則,如果你無法提出想的佐證,就必須同意作者的說法,或至少一部分說法,你只能因為最後一點理由,對這本書暫緩評論。


四、主題閱讀

也叫比較閱讀,最複雜最系統的閱讀,閱讀者會讀很多同類型的書,而不是一本書,並列舉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

1. 觀察研究範圍,主題閱讀的準備階段

1)設計一份實驗性的書單

2)在你收集好要閱讀的書目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視書單上所有的書,一方面對自己要研究的注意有個清晰的概念,另一方面,它會簡化你的書目到一個合理的程度。因為它可以確定,這本書談的內容對他研究的主題到底重不重要。

2. 在確定某些書跟你研究的主題相關後,便可以進入主題閱讀

1)找到相關章節:在主題閱讀中,你及你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而不是你閱讀的書,你的目標是找出書中與你的主題相關的章節。

2)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詞彙,無論作者是否實際用刀這些詞彙,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絕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這套詞彙來詮釋。

3)釐清問題:找出作者的關鍵句子,從中逐步瞭解作者的主旨,我們也得建立起一組不偏不倚的主旨,列出一些可以把我們的問題說的很明白的問題,然後讓那些作者來回答這些問題。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議題:將作者針對各個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各個議題旁,你要記住,各個作者之間或之中,不見得一定存在著某個議題,有時候,你需要針對一些不是作者主要關心範圍的事情,吧他的觀點解讀,才能構出這種議題。

5)分析討論:這些問題仔細整理出來,並按照順序排列,以突顯主題。比較有共通的議題,要放在比較沒有共通的議題之前,各個議題之間的關係也要清楚的界定出來。

簡單來說,主題閱讀要做到面面俱到且客觀中立,反覆閱讀作者原文,每當你解讀某個作者對一個議題的觀點時,必須從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話來並列。


五、其他

1.閱讀實用性書籍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任何實用性的書籍都不能解決實用性書籍所關心的問題,還得親身去做。實用性書籍第一類,說明規則型,比如烹飪方法的書籍,另一類,主要闡述形成規則的原理。

2.如何閱讀想像文學

論述性作品想要傳達的是知識,作者經驗中曾經有過或者沒有過的知識。閱讀此類作品時,我們要像一直隨時準備捕食的小鳥,隨時準備伸出小爪子。想像文學是在闡述一個經驗本身,作者只能藉助閱讀才能擁有或分享的經驗,成功了就會帶給作者以享受。閱讀想像文學作品時,我們要打開心靈,全面接納,讓故事貫穿我們,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情。在想像文學中,不要去找主旨、共識或者論述。不要用適用於傳遞知識的,與真理一致的標準來批評小說。

3.閱讀小說的規則

將其分類,抓住本書的大意,發現整本書中各個部分是如何架構起來的,高潮在哪裡,如何發生,對後有什麼影響。

關於小說等此類的批評規則:懂得閱讀方法的人,文學品味都很高,要由衷的感謝作者,不要想著批評任何一步想像作品。

4.閱讀故事書

快讀,全心全意的讀,小說能滿足我們潛意識或者意識裡的很多需求。

5.閱讀抒情詩

不管懂不懂,都要一口氣讀完;重讀一遍,大聲讀出來;要了解一首詩,一定要一遍又一遍的去讀它。

6.閱讀歷史書

對你感興趣的事情或者時期,儘量閱讀一本以上的歷史書;閱讀歷史書時候,不要只關注在過去的一個地點或者時空發生的時候,而是要讀懂在任何時空之中,尤其是現在,人們為什麼會有如此這般行動的原因。

閱讀歷史書要提出問題:

a.弄清楚在本書在談什麼以及哪些沒有談

b.作者是用什麼方法在說故事?比如作者是一個章節一談戰爭或者藝術還是按照年代、地區

c.在務實方便,在你的政治行為方面這與我何干?

7.閱讀傳記與自傳

作者的目的是什麼?他所謂真實包含哪些條件?

8.閱讀關於當前的事件

搞清楚是誰在寫這篇報到,即當時的人是用什麼心態寫的?這個作者想要證明什麼?他想要說服誰?他具有的特殊知識是什麼?他使用的特殊語言是什麼?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9.其他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