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把控朝政期間,是一段很黑暗的歷史嗎?

現在對魏忠賢有兩種意見,一說他是"明朝柱石",另一說他是"禍國殃民"。先且不下結論,觀其所作所為,應該能發現真相。忠賢發跡。魏忠賢出身貧苦之家,是一位混混,非常好賭且貪色。一次慘輸之後,走投無路便恨而自宮,改名李進忠入宮。能對自己的子孫根痛下殺手,可見其人心夠狠。

魏忠賢把控朝政期間,是一段很黑暗的歷史嗎?

李進忠入宮後善於諂媚討好,先是巴結上了司禮監秉筆王安的手下魏朝,兩人拜了把子,也因魏朝的美言,王安對李進忠也另眼相待。當時還是神宗朱翊鈞在位,其長孫朱由校的乳母客氏,與魏朝是"對食"關係。因為李進忠善於討人歡心,客氏逐漸冷落魏朝,轉投李進忠的懷抱。連自己把兄弟兼恩人的相好都撬,可見其人甚無底線。

魏忠賢把控朝政期間,是一段很黑暗的歷史嗎?

轉眼到了1620年,神宗、光宗一月內相繼駕崩,年方15歲的明熹宗朱由校登基。久居深宮,缺乏溫暖,尚未成年的朱由校特別依戀乳母客氏,登基後即封客氏"奉聖夫人",對其親屬也大加封賞,並賜李進忠名魏忠賢,大為重用。拋去熹宗皇帝的光環,他就是個大孩子,其父朱常洛一直不被其祖父神宗待見,登位不久,則被鄭太妃下大黃(烈性瀉藥)毒死。這就能理解明熹宗為何如此恩寵乳母客氏,這也是魏忠賢無法無天的物質條件。

魏忠賢把控朝政期間,是一段很黑暗的歷史嗎?

魏忠賢夥同客氏禍亂後宮。殺死懷孕的裕妃,革除成妃的封號,甚至將懷孕的張皇后流產,使得朱由校始終沒有子嗣。有一說這是為篡奪皇位做準備。個人推測是擔心熹宗得子分寵。

剷除異己,結私營黨。魏的黨羽甚多,文有"五虎"專門幫他謀劃,武有"五彪"充當打手。還有"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徒子徒孫沆瀣一氣。對於所有反對他的,不聽話的一律剷除,一時間朝堂驚恐,人心惶惶。

魏忠賢把控朝政期間,是一段很黑暗的歷史嗎?

說魏忠賢忠的,完全是無稽之談,天下皆知號稱"九千九百歲",這在君權至上的古時,完全夠得上滅族的大不敬之罪。甚至為達目的,多次假傳聖旨。把持東廠,禍害天下。作為特務機關東廠首領,派出大批密探分佈,凡言語稍有觸犯魏忠賢的,一律動用酷刑捉拿殺戮。說有四個人喝酒,一人喝醉大罵魏閹,餘人未敢做聲,罵音未落,東廠密探衝入,將罵人者寸磔,而賞其餘未罵三人。可見當時的高壓恐怖到了何種地步。

魏忠賢把控朝政期間,是一段很黑暗的歷史嗎?

說魏忠賢守土有功,力保大明,是顛倒黑白。從其1620年上位到1627年被誅,邊防事務分別是熊廷弼和袁崇煥兩人掌持,兩人皆由東進黨人舉薦,而東林黨和閹黨正是死敵。熊廷弼與王化貞因經撫不和,致使大敗,兩人皆獲死罪,熊廷弼曾許魏忠賢四萬金免罪,但因為拿不出來,魏大為惱怒,發誓除掉熊廷弼,大興汙衊之事,最後致熊廷弼被判傳首九邊。

而袁崇煥之死據載也與魏餘黨汙衊有關。唉,有關這段歷史太亂了……各說各話,也沒人管管…但是寧遠、寧錦大捷,就擺在那裡,任人評說吧!明朝的傾覆,罪過不在哪個人或是哪個黨,這是一個全方位的問題,大明從上到下爛掉了。百姓有飯吃,何來闖亂。政治清明、約束群臣,何來黨爭。為君者勤快些清醒些,又哪來的閹黨之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