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球隊邊緣成長為外線主力,二輪秀司坤是如何站穩腳跟的?

說起二輪秀,大家可能覺得他們實力不行,在球隊難以站穩腳跟,通過數據統計來看,以次輪被選中的球員想要在CBA立足也是難上加難,但也不免出現一些二輪秀的球員正在CBA舞臺彰顯自己的價值,例如2018年二輪秀的司坤,2019年二輪秀的何思雨、孟博龍,正在通過自己努力試圖進入球隊重要的輪轉陣容,進而成為球隊的主力。

從球隊邊緣成長為外線主力,二輪秀司坤是如何站穩腳跟的?

司坤賽後談絕殺

今天的主人公是參加2018年選秀,第二輪第32順位被廣州男籃選中的司坤,2018-2019賽季司坤代表廣州男籃出戰32場,首發2場,在場均10.7分鐘的出場時間裡,可以得到2分1.4籃板0.3助攻0.3搶斷的數據,投籃命中率35.6%,三分球命中率19%,新賽季,司坤在我們大家眼前一亮,前30輪代表廣州男籃出戰14場,首發4場,在場均15.1分鐘的出場時間裡,可以得到5.1分1.9籃板0.4助攻0.8搶斷的數據,投籃命中率43.1%,三分球命中率41.7%,無論是從場均得分、籃板和助攻方面,還是從命中率來看,司坤各項數據都有著穩定的提升,但可惜的是司坤出場場次受到了限制,截止到目前,廣州男籃戰績不佳,這也是鍛鍊年輕球員的好時機,司坤登場的機會也在慢慢增多。

作為一名二輪秀,這並沒有影響司坤在場上的發揮,和司坤同一年以二輪秀身份進入CBA聯賽的球員有天津男籃欒曉軍、青島男籃史文龍、上海男籃朱瀛,查看他們的出場數據可以看出和司坤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司坤不僅得到了更多的出場機會,一路成長,同時也在慢慢成為廣州男籃鋒線上的主力。那麼本賽季的司坤,一名二輪秀,從當初球隊邊緣成長為外線主力,他是如何站穩腳跟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瞭解一下這位二輪秀的成長之路:

離開廣廈青年隊,加盟NBL(全國男子籃球聯賽),最終得到綻放

從球隊邊緣成長為外線主力,二輪秀司坤是如何站穩腳跟的?

司坤隨隊奪得了NBL冠軍

司坤,1995年出生,身高195CM,體重85KG,初中畢業時,司坤被廣廈男籃看中,隨後就進入了廣廈青年隊,經過一番歷練之後,司坤升入廣廈男籃一隊,但當時的廣廈男籃和司坤同位置的球員有:林志傑、孫賀楠兩大主力,趙大鵬、李京龍也開始成長起來,司坤得到的機會少之又少,最終司坤毅然決定離開廣廈男籃,加油了NBL安徽文一。

本以為加盟安徽文一之後能夠有所表現,但由於年齡較小,被當時具有實力的李青翔、韓德龍等球員出場時間擠壓,雖然在2016年跟隨球隊獲得了NBL總冠軍,但司坤的出場時間僅有11分鐘,場均得分3.4分1.8籃板,隨後的一個賽季場均出場時間僅有8分鐘,險些成為球隊的邊緣球員,無奈之下,司坤只能再次更換球隊,加盟拉薩淨土隊,從那以後,司坤開始走上了人生巔峰。2018年,NBL首場比賽,對陣洛陽,司坤以首發身份出戰,在40分鐘的時間了,得到了31分11籃板3助攻1搶斷,其中三分球10投5中,成為首輪本土得分王,可以看出,如果司坤得到足夠多的出場時間,那麼司坤可以爆發出極大的威脅性,為他登陸CBA聯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名球員,自己本身具備實力,但缺少的只是出場時間,司坤就屬於這樣的球員,在沒有登上CBA之前,個人籃球道路也是十分的坎坷,先後輾轉多隊,最終在高原球隊得到了綻放,而司坤也向世人證明了著自己,實力不俗。

經過1.5賽季歷練之後,逐漸成為球隊外線主力

從球隊邊緣成長為外線主力,二輪秀司坤是如何站穩腳跟的?

司坤兩個賽季統計

經過NBL的歷練和綻放之後,司坤如願以償的登陸上CBA職業的舞臺,在2018年CBA選秀大會期間,雖然只是在第二輪第32順位被廣州男籃選中,但司坤也是欣喜若狂,只要能夠登上CBA的舞臺,有出場時間,司坤就會有出色的表現。

2018年10月21日,對陣深圳男籃,司坤迎來了CBA首秀,替補出戰4分鐘,沒有得分進賬,但這也為司坤在後面的比賽中開了一個好頭。縱觀司坤2018-2019新秀賽季,表現平平,沒有太亮眼的數據,但進入2019-2020賽季之後,司坤的狀態開始慢慢回暖,前30輪的比賽角逐中,讓我們記憶猶新的就是司坤對青島男籃的三分絕殺,我們再來回顧一下:1月17日,身背15連敗的廣州男籃對陣青島男籃,終場前8.6秒,雙方戰成113:113,但慶幸的是青島男籃當時的最後一攻被判掩護犯規,給廣州男籃留下了4.8秒絕殺時間,廣州男籃只能背水一戰,後場發球後,由陳盈駿加速突破後分球給埋伏在前場底角的司坤,手起刀落,憑藉著一記壓哨三分,幫助廣州男籃絕殺了對手,結束了球隊的15連敗,那一場比賽雖然司坤僅得到了6分,但這一球絕對是價值連城,成為賽場中最亮的星。

從球隊邊緣成長為外線主力,二輪秀司坤是如何站穩腳跟的?

司坤出手次數和命中率

司坤究竟在哪些方面比較出色呢:

  • 具備中遠投能力,命中率穩步提升

通過司坤的投籃區域和投籃熱圖來看,無論是中距離還是外線,司坤都具備一定的能力,中距離左側命中率33.3%,外線方面左右兩側底角命中率66.7%和33.3%,左右兩側45度命中率42.9%和40%。通過司坤出手頻率和命中率來看,司坤選擇在右側出手次數相對較多,達到了61%,但相比之下左側命中率達到了45%,根據司坤的出手習慣,很容易讓對手進行針對性的防守,不會讓他輕易得分。雖然司坤場均只有3.6次出手,但他的真實命中率達到了59.3%,相比上個賽季增加了一半的出手,命中率也在大幅增加。

  • 身體對抗性不錯,爭搶籃板積極

想要得到更多的出場時間,就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裡,展現出更加積極的一面,場均1.9籃板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尤其是前場籃板達到了1.1,前場籃板率達到了8.3%,聯盟第40位,能夠取得這個成績主要因為司坤在場上跑動積極,身體對抗也不錯,對籃板有著出色的感覺,能夠幫助廣州男籃爭取到更多二次進攻的機會。

從球隊邊緣成長為外線主力,二輪秀司坤是如何站穩腳跟的?

司坤投籃區域

  • 敢打敢拼,心態出眾

作為一名鋒線球員,不僅要承擔著外線火力,同時也要具備持球突破的能力,賽季至今,司坤在籃下19投10中,命中率達到了52.6%,其次司坤作為一名角色球員關鍵時刻能夠為球隊分擔壓力,這就需要強大的心態,其實在NBL期間,司坤輾轉多隊之後,司坤的心態也愈加沉著冷靜,才有了那次精彩的絕殺。

小結:進入CBA聯賽之後,司坤的進步也是肉眼可見。本賽季也迎來了司坤的第2個賽季,通過前半程的表現來看,司坤穩中求進,從當初的角色球員逐漸成長到外線主力,司坤的職業生涯值得很多年輕球員學習,在有限的出場時間裡,委以重任,並出色的完成了球隊交給的任務,最重要的得到了更多球迷的關注。

想要給球隊帶來更大的幫助,司坤還需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從球隊邊緣成長為外線主力,二輪秀司坤是如何站穩腳跟的?

司坤投籃熱圖

作為二年級的新秀,司坤正在朝著主力鋒線努力,但在人才濟濟的CBA聯賽中,想要在有限的出場時間裡得到更多展現的機會,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司坤在接下來的職業生涯中想要給球隊帶來更多的幫助,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提升和努力:

  • 繼續提升外線投籃命中率

本賽季司坤出場的比賽中,雖然在中距離和外線有著不錯的命中率,但整體上的命中率還是不太穩定,尤其是中距離右側方面,3投0中,左側也只進行了3次出手,所以司坤需要在中距離方面加強出手,並繼續提高外線投籃命中率,這樣一來司坤進入重要的輪轉陣容當中指日可待。

  • 減少失誤,控制犯規

賽季至今,司坤在場均15.1分鐘的出場時間裡,場均失誤達到了1.1次,場均犯規達到了1.6次,顯然這是一個糟糕的成績,雖然司坤以防守兇悍著稱,但防守經驗方面也需要進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失誤方面,需要司坤在有限的出場時間減少失誤,提升自我。

  • 攻防兩端還要繼續有所作為

通過司坤進階數據來看,進攻效率108,聯盟第147位,防守效率106.2,聯盟第187位,這個名次對司坤本人來說也會不滿意的,當然了這也證明了司坤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隨著賽季的進行,司坤各方面都在不斷的進步,成為球隊主力鋒線也是越來越近。

小結:通過以上三個方面來看,如果司坤能夠有所調整和提高,那麼對司坤和球隊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驚喜,尤其是小球時代,誰能夠有著穩定的三分命中率和強悍的防守,誰就會得到更多出場的機會。

結束語

從球隊邊緣成長為外線主力,二輪秀司坤是如何站穩腳跟的?

作為一名二輪秀,經過一個半賽季的歷練之後,我們看到司坤的潛力和成長,從當初球隊邊緣球員成長為外線主力,司坤也在逐漸立足CBA這個國內籃球頂尖舞臺,同時也在球隊站穩了腳跟,等到CBA聯賽重啟時,司坤還會給我們帶來哪些精彩的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加油,司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