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温暖源于家庭教育的大爱传承

16岁的武汉女孩陈琪方,她的外公和妈妈都是医生,并且正奋战在抗疫前线,时刻关注疫情的她,写下一封"致新冠患者的公开信"。"哥们,挺住,我把我的外公还有妈妈都借给你。"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文字,鼓舞了千万国人。而更让人感动的,是她"借"给患者的外公和妈妈。如她信中所写,即使是大年初一、初二这几天,她73岁的外公,仍坚持佝偻在防护服下,为病人看诊。受到父亲外公的鼓舞和影响从医的妈妈,在武汉儿童医院与同事日夜守护患儿,十几天无法回家看看自己。外公和妈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励了琪方,她写下这封公开信,希望给所有患者带去"向阳而生"的力量。女孩在以自己的方式,与外公和妈妈并肩作战。这件事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纷纷赞扬,这一家子都是榜样。

父母至亲,是离孩子最近的榜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你是什么样,你的孩子也会是什么样。父母在孩子面前所表现的一切,都会一点一滴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对孩子的人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父母,给孩子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成为夜空中照亮他人生旅途最亮的那颗星。

纪录片《镜子》中有这样一句来自孩子的自白:"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其实,孩子不仅是一面镜子,映射出父母的一言一行,更是他们的影子,完整复刻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因此,只有好的言传身教,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谓"好",有两层意思:端正自己与不断进取。由此可以得出,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所以当务之急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对青少年的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根基,父母作为第一任且影响深远的老师,责任十分重大。孩子本是一张白纸,关键是家长这位老师怎样引导孩子去描绘最新、最美的人生图画。中国教育无论面对多少问题,也无论多么复杂艰巨,千流归大海,教育在家庭。只要家庭教育这个根基打牢了,中国的人才培养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才有了基础。中国的教育变革首要应该培养好"两个人"——父母, 把家庭教育做到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才能有保障。

责商家庭教育从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入手,启动孩子心灵的"引擎"。担当不再是累赘,而是收获,千千万万的孩子从此步入了健康、高效成长的快车道。正如英国作家特里·普拉切特所言:"给人一堆火,他会温和一天;激活一个人的心灵,他会温和一生。"历经40余年研究实践的责商家庭教育,优先教会家长如何当一个好家长:修心、修行、修未来。当家长会教了再去教孩子,孩子自然走向优秀卓越。国家督学、云南省教育厅原厅长罗崇敏博士深入考察责商家庭教育之后撰文论述道:"责商乃商数之魂,责商教育才是真正把人培养成人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