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9102年了,别再被这10条谣言骗了

吃小龙虾会感肺吸虫、螃蟹+西红柿等于吃砒霜、可乐能把整条鱼“溶解”……9102年了,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还时不时出现在朋友圈,给消费者造成困扰。

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下海鲜界的谣言,看看你中过招吗?

类型一:夸大食物相克论

朋友圈有一种谣言“经久不息”,那就是——食物相克,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流传最久的食品谣言。而事实上食物相克这种绝对、统一的禁忌说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谣言1:每年吃蟹的时节,“螃蟹和西红柿同食如吃砒霜”等谣言变回不绝于耳。有消息称,西红柿的维C会把螃蟹中的有机砷,转化成有毒的无机砷,把低毒的五价砷还原成高毒的三价砷(砒霜就属于三价无机砷)。

真相: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做了一个实验证明,螃蟹和西红柿同吃,有机砷并未转化为有毒的无机砷,特别是高毒的三价砷。

都9102年了,别再被这10条谣言骗了

谣言2:台湾有一女孩暴毙后验尸发现是砒霜中毒,“死者生前每天会服食维C,晚餐又吃了大量的虾。一时间,“虾+维C=中毒”在朋友圈疯传。

真相:要想虾跟维生素C同吃引起中毒,它至少需要满足3个条件:1、吃海鲜的量要很大;2、要大剂量服用维C;3、这两种物质进入体内后,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来完成化学反应,如温度、酶的条件等等。

这三点同时满足的可能性是极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据测算,吃150公斤的虾跟维生素C,才能“保证”被毒死。还没产生中毒反应之前,估计也撑死了。

都9102年了,别再被这10条谣言骗了

警钟:我们应当按身体状况和消化能力选择食物,千万不可盲目听信食物相克的谎言,应做到日常饮食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体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物质,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迷信各种食物相克,反而会误导我们偏离健康饮食的大方向。

类型二:虾蟹注水、注胶论

谣言3:给螃蟹“注水”“注胶”增重卖个好价钱,关于蟹的谣言确实不少,更有甚者称,蟹黄是用黄粉、米粥汤、加尿素精,三样和在一起,用注射器慢慢地从壳下面打进去,三个小时以后会在大闸蟹里边凝固。

真相:给螃蟹注胶或者注水、注蟹黄,都会造成螃蟹死亡。

都9102年了,别再被这10条谣言骗了

谣言4:网上出现了一条“注胶虾”的视频,一名女子从每只皮皮虾背部拆出一条比较硬的、红棕色的东西,认为这是黑心商人给虾注的“胶”。

真相:皮皮虾体内所谓的“胶”,就是母皮皮虾尚未成熟的虾籽。皮皮虾的繁殖期为4-9月,盛期在5-7月,所以皮皮虾身体里会有黄色尚未成熟的虾籽。这些虾籽煮熟之后就会凝固,味道非常鲜美。

都9102年了,别再被这10条谣言骗了

警示:给虾蟹注胶、注水,或者注射其他东西,都会造成其死亡,这样做风险太大,为了增重那么一点或者增强蟹膏的颜色,没卖出去就会死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要给蟹注入东西,还要再加上人工成本,不会有人愿意做亏本生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吃鲜活的皮皮虾、螃蟹。

类型三:寄生虫论

谣言5:就在皮皮虾注胶视频热传后不久,“对虾体内有寄生虫”的视频又引发网友关注。

真相:其实这两条白线不是寄生虫,而是雄虾的精巢,一对同时出现,未成熟的精巢无色透明,成熟后为乳白色。不仅对虾有,皮皮虾也有,龙虾也有,而且更为粗壮。

谣言6:相继有市民反映在蛤蜊、蛏子里发现一条半透明物体,有的说是注了胶,有的说是寄生虫。

真相:

白色长条并不是明胶或寄生虫,而是蛤蜊、蛏子等软体动物的一个消化器官晶杆。此外海螺、牡蛎等贝类内均有晶杆,是无毒可食用的正常组织。有的晶杆体易溶,如牡蛎,从水中将牡蛎取出后,晶杆会自行消失;有的坚实难溶。

都9102年了,别再被这10条谣言骗了

类型四:药物养殖论

谣言7:“吃黄鳝别吃那些又粗又大的,都是用避孕药催肥的。

真相:避孕药不仅不能促进黄鳝生长,反而会加速其死亡。黄鳝吃了添加激素的饲料后,可能出现代谢紊乱,导致抗病力差,严重时会死亡。

谣言8:鲶鱼吃垃圾和粪便不能食用?

真相:鲶鱼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主要食用水生的一些昆虫、动物和有机的碎屑,以及一些同类的尸体。正规养殖场也会将经过无害化处理过的粪便作为饲料投入鱼塘,这样养殖出来的鱼并不影响食用。

类型五:造假论

谣言9:自2011年以来,“塑料紫菜”谣言就开始在网上和网下不时传播,公安机关、食药监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媒体近年来多次进行辟谣,然而,少部分造谣传谣人员出于种种目的依然歪曲事实,不停更新形式进行传播。

真相:紫菜具有吸水性,当吸水到一定程度后会渐渐软化沉入水中,而塑料不具有吸水性,放到水里肯定是飘着的。其次,紫菜晒干后撕扯的裂口较为平滑,而塑料撕扯时韧性较强而且缺口较为粗糙。再者,受原油价格反弹的影响,再生塑料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再考虑到回收袋子、人为破碎、压缩加工等流程,时间和原料成本比较贵,商家这样做不太划算。紫菜本身的售价就不贵,怎么会有人费时费力来用塑料造假紫菜?

都9102年了,别再被这10条谣言骗了

类型六:借题发挥

谣言10:2017年初,“日本宫城县惊现巨型生蚝”的消息上了热搜榜,有报道将“巨型生蚝”与2011年3月的日本福岛核事故直接挂钩。

真相:日本驻华大使馆很快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证实该“巨型生蚝”图片源自在日本宫城县南三陆町经营水产品销售公司“TAMIKO的海货”的阿部民子女士,是她在宫城县户仓地区养殖了两年的牡蛎。

都9102年了,别再被这10条谣言骗了

以上谣言很多都传播多年,甚至源头都无从考证,但每年都会换一张皮重新在朋友圈传播。2020年马上到来,希望每个人都能科学认识海鲜,不造谣不传谣,当一名智者。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科普中国、中国消费者报、海鲜指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