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突圍隨筆日記——之講座心得

我將隨筆日記的名稱寫為“孤獨突圍”,是因為一直都在關於孤獨的思考,什麼是孤獨?我們在孤獨裡應該做什麼?我們應該怎麼樣突圍?

Part 1

孤獨——那就去聽講座!

時間:2020年1月13日星期一

天氣:晴

地點:深圳大鵬新區葵涌鎮

孤獨突圍隨筆日記——之講座心得

今天想說說這些年參加各種講座的心得。

養成聽講座的習慣是2014年夏天在北京。

北京,祖國的首都,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現代化城市。世界500強企業就有56家,各大高校就有92家,進駐企業數不勝數,就海淀區域每天誕生的科技公司就達50家,創業活力旺盛,我們生活中很多的產品,大多最早在北京出現和使用。所以各大公司和高校都組織了品類繁多的各式講座。

當時工作的地方在北京CBD核心區——國貿片區,參建核心區金融集群之一的韓國三星中國總部大樓,該區域國貿建築群、嘉裡中心、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建外SOHO、中國尊都是公司作品。

先從我的住宿說起吧,我從偏遠的北五環搬到工作的地方,在大褲衩(中央電視臺新址)隔壁租了一個老小區的次臥,房租從以前的700每月翻到2500每月,但是我能節省大量的時間,上班時間從原來的1個半小時或者更久縮短到5分鐘。

我們公司8點上班,以前和我在一起住五環的同事要6點起床,匆忙洗漱收拾,6點半必須要擠上公交車,不然就會遲到,而我則7點半起床,從洗漱完成到公司半個小時輕輕鬆鬆,一般都是最早到公司的。

中午12點~下午2點的休息時間,我會回家做午飯,一般做飯半個小時搞定,想吃什麼就自己做,關鍵是乾淨衛生,還可以躺在床上休息一個小時,比趴在桌子上的同事要幸福一點。

晚上6點下班,先去超市買菜,一般儲備一天的量,大概費用在20~30元,相當於在外就餐一餐的費用。其實我和其他同事每月的開支費用從買菜自己做飯達到持平,或者更節省。

8點準時吃完飯到辦公室,其他同事要避開高峰期,一般晚上7點出發,8點半到9點才到家,由於擠車的原因都很疲憊,洗漱完10點多基本什麼都不想幹了,準備睡覺休息,因為第二天還要早起。對我而言,晚上8點以後才是開始。

8點到10點是整理工作總結和拓展學習,雷打不動的看很多的專業諮詢和其他文章,不斷充實專業知識和其他知識。(敲黑板,這裡有重點哦。)我們老闆都是這個時間段下班,下班前樓上樓下巡視一遍,看看門窗、空調有沒有關,也看看哪個部門在做額外工作,老闆很重視學習提升,每次下樓我都在埋頭學習,自然而然在他心裡形成潛移默化的印象。事實證明,這些印象對我以後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幫助。

10點到11點是鍛鍊時間,一般都會去萬達廣場的小花園跑步,夜深人靜的時候,繁華的都市恢復平靜和安寧,也將快節奏催生的浮躁降溫,戴上耳機聽著喜馬拉雅App裡的節目,鍛鍊和充電兩不誤,有時候也會傻坐,什麼都不想,放空一天的思緒,不開心的、煩惱的,讓一切歸零。

作為腦力勞動者,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覺,而是做不同的事情。

週末或者節假日有休息的時候,我都會在活動行App上報名公開課程去學習,不管是經濟類的、科技類的、人文類的、藝術類的,我都會擇優去參加。在參加講座的工程中,讓我明白我知道的太少太少,如果套用人生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第二階段:我知道我不知道;

第三階段:我知道我知道;

第四階段:我不知道我知道;

我則處於最無知的第一階段。深深的心靈觸動,讓我更加珍惜工作的8個小時之外的時間,在北京的將近3年時間內,我參加幾十場的講座,漸漸明白創業孵化是怎麼回事?什麼是P2P?什麼是O2O?面對面的傾聽大經濟學家王維迎分解當前經濟形式,聽地產泰斗馮侖、任志強、潘石屹、王啟富等辯論什麼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聽順豐董事長王衛、圓通董事長喻渭蛟講述快遞行業從小作坊到覆蓋全國大小村莊的傳奇,去親身體驗共享辦公SOHO3Q,體驗香奈兒建築理念展......

孤獨突圍隨筆日記——之講座心得

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

在北京的這幾年,我的腳步遍佈大街小巷,經常早早去排隊佔座,亦或進入高端大氣的寫字樓,亦或穿梭在人員稀少的小衚衕,亦或出入清華北大的公開課堂......

在北京的這幾年,聽講座的腳步從未間斷,這幾年讓我能分清什麼樣的是推廣類講座,什麼樣的是別有用心的垃圾講座,什麼樣的是用心良苦的回饋社會型講座,什麼樣的講座蒼白如水,什麼樣的講座含金量滿滿。

孤獨突圍隨筆日記——之講座心得

北京大學校門

2017年來到分別8年之久的超一線城市——深圳。

深圳,被譽為“中國硅谷”,科技巨頭華為、、騰訊、大疆、中興、創維等的總部都設立在深圳。2019年,深圳的創新活力僅次於北京和上海,位列第三。

這個城市讓我更有歸屬感,相對首都北京,少一些排外和官場氣息,多一些親和感和活力感,先進的城市規劃,處處彰顯人文關懷。

嚐到講座甜頭的我,繼續在深圳這邊熱土孜孜不倦。空閒時間的重要精力一般都在中心書城或者南山科技園,或者時尚小鎮的靜謐書吧。

讓我堅持2年不間斷參與的是一家保險經紀公司(永達理)舉辦的【一週財經】,屬於員工內部培訓類,也對外免費開發,講師都是行業資深講師,基本都是場場爆滿,講座紀律嚴明,遲到不準進入,半途出來不許再次進入教室,只能在教室外看直播。

【一週財經】將本週發生的重大財經事件通俗易懂的闡述給每個人,長時間的耳濡目染讓我明白了很多財經事件後的本質,對各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有更加明晰的認識。

孤獨突圍隨筆日記——之講座心得

財經講座涉及文章目錄

但凡能夠開了講座的人,亦或在某一領域有非凡所成就,亦或都是些很有學問的大師,亦或是很有個人魅力精英。

我們的人生要不斷的豐富,當別人的人生或者經歷可以旁觀和借鑑時,聽聽他們的講訴,對於我們是大有裨益的。

博採眾長,兼容幷蓄,內化為一,才是一個人進步的捷徑。三人行必有我師,何況講座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