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独山北卧,播洒一片葱绿

白河东流,扬起万亩碧波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50万年前,南召猿人在南阳播下了人类文明的火种。历经三千多年的沧桑,内聚人文灵气,外揽山水精华,孕育了南阳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汉武帝刘秀曾发迹于此,并被冠以“南都”“帝乡”之美誉。李白游历南阳时,赏寒泉,望云月,听松声。发出了“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的感慨。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独山北卧,播洒一片葱绿。白河东流,扬起万亩碧波。深秋烂漫红叶醉游人,似乎都在诉说着这些前辈先贤们的不朽传说。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商圣:范蠡

范蠡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他与文种相偕入越,被越王勾践用为谋臣。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韬略,协助勾践彻底击败吴王夫差,而雪耻复国。继而助勾践北向称霸中原。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之后又投身实业,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以经商,终成富甲天下的“陶朱公”。其精明的经商理念被后人推崇并利用,被尊称为“商圣”。期间三次经商富可敌国,而后三散家财,堪称中国历史上弃政从商之鼻祖。后人誉之:“忠以报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智圣: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一篇光照后世的出师表,写尽了智圣诸葛亮的智谋与担当。27年的仕宦生涯中,诸葛亮竭尽忠心为蜀汉政权服务,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在他“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之际,仍向后主刘禅进言,期望他“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其对蜀国的耿耿忠心令人动容。

智圣诸葛亮,是自古不争的智慧化身。“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是他作为蜀汉丞相所担负的重任,也是他穷极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为了完成先主刘备的遗愿,他六出祁山,却无功而返,最后,星落五丈原,成为三国史上最为遗憾的一笔。在他的心里,永久地流淌着那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独。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科圣:张衡

张衡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而闻名于世。他发明的地动仪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测报地震的历史。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外形像一个大酒樽,直径为八尺。仪器的外部有八条龙,分别盘踞在八个固定的方位上。每一个龙头的口中都衔有一颗铜丸。在底座的周围则有八只张着嘴巴的蛤蟆和龙头相对,以便随时承受从龙口中落下的铜丸。根据所发生的地震的事实加以验证,地动仪所指出的地震方向,和地震实际发生的方向几乎一点不差。

后人为了纪念张衡的杰出功绩,将月球背面的一环行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并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张衡一生所做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医圣:张仲景

曹操在《蒿里行》诗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面对着满目疮痍,哀鸿遍野的凄凉景象,加之当时疫病流行的惨境。学医救民的志愿在张仲景的心里悄然而生。张仲景便向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从此他便博览医书,勤求古训,广泛吸收前辈医家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医术日渐长进。他的《伤寒杂病论》一经问世,便有“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的赞誉。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明代李濂的《医史》中记载了张仲景“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整日为群众看病。这成了他作为太守期间的首要职责。中国历史上有官吏以来,在公堂上给贫苦百姓诊脉治病、舍药救人的,大概只有张仲景一人。如今,面对着南阳医圣祠里正直善良的面容,他似乎是一个象征,又似乎在向我们昭示着什么。我们始终相信,一千八百年前的仁爱之光,依然烛照着我们的心灵。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南阳四圣: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在很多南阳人的记忆里,从小就听着“南阳四圣”的故事长大。“商圣”范蠡精明的经商理念;“智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精神;“科圣”张衡的伟大发明;“医圣”张仲景崇仁、厚德的博爱情怀。前辈圣贤的智慧无不感染着后人,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是后人心中那一抹最亮丽的色彩,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