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之虎
個人覺得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根本就沒有失敗,因為諸葛亮達到了自已的目的,既然目的已達到,怎麼能說失敗呢?
在討論諸葛亮是否失敗之前,是不是需要明白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麼?
先比較一下魏、蜀、吳三國的實力,魏國佔據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三分天下有其二,人口有四百多萬人,帶甲武士約40萬左右,吳國佔據荊州、揚州、交州三州之地,人口有230萬人,士卒有20萬左右。
而蜀漢僅僅只有益州一個州的地盤,人口不到一百萬,軍隊約10萬人左右,比較一下發現,蜀漢實力只有魏國的四分之一,東吳的二分之一,憑什麼諸葛亮敢北伐?
這麼弱的實力,按照 一般的人想法來看,能自保就不錯了,諸葛亮還要北伐,這不明擺著送死的,但是你從諸葛亮歷次北伐來看,反而是諸葛亮圍著魏國打,魏國要麼是不出戰當縮頭烏龜,要麼是與蜀漢打消耗戰。
經歷過戰爭的人,就會明白,在戰場上進攻的一方,是需要佔據絕對的實力上風,才有能力作為進攻一方,否則只能防守,這種種反常不覺得奇怪嗎?
唯一的解釋就是:弱小的蜀漢希望戰爭消耗魏國的實力,而強大的魏國卻希望休養生息,以恢復元氣,就形成了這種異常的現象,當然不排除諸葛亮強大的個人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魏國的人口是蜀漢的四倍,地盤是蜀漢的九倍,魏國的基本盤非常大,如果蜀、魏不開戰,用不了幾年,魏國的實力將是蜀漢的5倍、6倍、8倍、10倍,甚至數十倍,比休養生息,魏國不知道有蜀漢有利的多,這也就是魏國不希望開戰的原因,同時也是諸葛亮執意開戰的原因。
那麼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目的是什麼?
就是擾亂魏國的休養生息,打擊魏國的邊境,讓魏國帶來戰爭負擔,希望引起魏國的內亂,萬一抓住機會擊敗了魏國,說不準蜀漢還有更大機會呢!
諸葛一生唯謹慎,他不會制定不切合實際的戰略,所以魏延激進冒進的子午谷奇謀是不可能會採納的,而且諸葛亮在歷次北伐中,蜀漢都沒有較大的損失,不僅損失少,而且諸葛亮北伐還收穫了不少。
第一次北伐,俘虜了隴西上千戶百姓到漢中,第二次北伐,斬了魏將王雙,第三次北伐,搶奪了武都、陰平二郡,第四次北伐,把司馬懿狠狠的打了一次,砍了魏軍首級三千多人,繳獲戰利品角弩、玄鎧各三千多張,還把一代名將張郃給解決了。
諸葛亮達到目的了嗎?達到了消耗魏國的目的,至少讓三國統一的時間延續了30年,那怎麼能說諸葛亮失敗呢?
事實上,諸葛亮不僅沒有失敗,而且收益頗多,一是穩定了蜀漢的向心力,對外戰爭從來就是分解內部矛盾的一劑良藥,蜀漢內部在多年的戰爭中,獲得了平靜和安寧,不信,你回過頭來看看魏國與吳國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內鬥。
魏國有曹爽、司馬懿爭權,高平陵政變,淮南三叛,等一系列內部爭權奪利的事變,東吳有權臣殺權臣,皇帝殺權臣,權臣殺皇帝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宮廷政變,只有蜀漢是最穩定的政權,無叛亂,無內鬥,至少表面上相安無事,這都是諸葛亮的目的啊!
二是諸葛亮借戰爭之際獨攬大權,諸葛亮雖攬權,但並沒有逾越,仍然守著臣子的本份,所以還有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相,還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傳奇故事。
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沒有失敗,何來原因?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首先要更正問題裡一個小錯誤,歷史上諸葛亮只有五次北伐,沒有六出祁山。而且這幾次北伐也不能算是失敗,因為蜀漢和魏國之間的國力差距太大,諸葛亮也沒指望一次北伐就能成功,因此幾次北伐都是控制了作戰目標。
在歷史上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這五次北伐除了第三次奪取了陰平、武都,其他四次北伐沒有佔領魏國的土地,因此很多人認為諸葛亮的北伐失敗了,這個看法並不正確。
蜀漢和魏國之間的國力差距巨大,在蜀漢滅亡時,全國的軍隊總數不過10萬多一點,這還包括了各郡的地方部隊,實際能機動的兵力不過4、5萬人。相比之下,魏軍能輕鬆的調動16萬大軍伐蜀,雙方的實力差距可見一斑。
在諸葛亮北伐時,此時蜀漢的國力要比蜀漢滅亡之時要強一些,能動用的兵力也會稍微多一下,但是多的有限。靠這麼點兵力,是不可能一次北伐就擊敗魏國的。實際上諸葛亮之前的規劃,也是要等魏國有變才能北伐,這是考慮到雙方國力差距的現實方案。
但是此時魏國的政局逐步穩固,因此諸葛亮只能通過北伐,尋找機會逐步削弱魏國國力。而且夷陵之敗以後,蜀軍的精銳損失慘重,蜀軍的戰鬥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諸葛亮也主要通過戰爭磨練蜀軍,提升部隊的戰鬥力。
因此諸葛亮前幾次北伐都是控制了戰爭規模和範圍,避免直接和魏軍主力衝突。直到第四次北伐,蜀軍野戰擊敗了魏軍,他才前出五丈原,進攻關中地區,尋求和魏軍決戰。可惜的是這次因為身體原因,最後功敗垂成。
不沉的經遠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並不是單一的,總結起來最主要制約諸葛亮北伐因素有以下幾點:
蜀國自身原因:
第一,君主無能;在三國之中,蜀國的君主是最無能的一個君主,劉禪前期有諸葛亮約束,他只是無能,但是還沒有到昏庸的地步。但是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無人約束,從無能到昏庸,親小人,遠賢臣,導致蜀漢迅速滅亡。劉禪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在後方給諸葛亮製造的麻煩可不少,而其他兩國是明君執政,這就導致蜀國發展緩慢,其他兩國發展較快。
第二,蜀漢地理位置特殊;蜀漢屬於典型的地廣人稀,國土面積達90%以上處於無人居住的山地面積,蜀漢的發展主要靠成都平原,單靠一個成都平原開抗衡擁有九州的魏國,這是很難做到的,這樣就形成了三國之間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蜀漢利用地理優勢自保足以,但是想要走出去,就比較難了,但是留在原地發展,蜀漢越往後期,越難支撐,北方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經濟和人才的重心,時間久了,魏蜀兩國之間的差距也就越大。
第三,蜀國軍事力量弱,魏國強;蜀國經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慘敗;蜀國的軍事有生力量基本全軍覆沒,精銳部隊,人才迅速凋零,蜀國要想在短時間內抗衡魏國那是不可能的。蜀國在短時間內,要培養一直新的軍隊,培養一批新的將領,是很難培養的,而諸葛亮只用了三年,就培養一直新的軍隊去抗衡魏國是處於絕對劣勢,魏國的士兵都是追隨曹操南征北戰的將士,同時魏國還有北方鐵騎,正面作戰,蜀軍很難取勝。
蜀國外部原因:
第一,東吳跟不上節奏;蜀國雖然跟東吳聯盟,但是三國之中,吳國是最沒有存在感的國家,在三國幾十年的爭鬥中,東吳自身有幾次北伐,在加上配合諸葛亮幾次北伐,東吳也沒有突破過魏國的邊境防線,可見東吳跟魏國作戰,差距太遠,雙方軍事較量不在一個層次,東吳適合自保,不適合跟魏國正面較量,論打仗,東吳跟魏國相差太遠了,諸葛亮北伐,東吳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存在感,都是蜀軍孤軍奮戰,跟魏國鬥,勢單力薄。
第二,蜀軍後勤運輸困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是形容蜀國的道路艱辛,諸葛亮北伐,人走都困難,更別說一些重型的武器裝備和糧草供應問題,而魏國處於平原地帶,糧草和後勤以及重型軍事武器運輸快捷,迅速,蜀軍跟魏國還沒有開戰,就處於劣勢狀態。
第三,蜀軍千里作戰,疲憊之師,喪失地利優勢;蜀軍很多都是新兵蛋子,走出蜀國都困難,更別說去跟在原地休息的魏軍精銳部隊作戰了,等蜀軍走到魏國,不用交戰,蜀軍就已經疲憊不堪,正面作戰如何能打?而且蜀軍沒有重型軍事武器,而魏國擁有重型武器,蜀軍與魏軍交鋒,很難取勝。更何況蜀軍在魏國土地上作戰,一來對地理位置不熟悉,二來在人家地盤上作戰,極為不利。
第四,雙方軍事力量懸殊過大;蜀軍與魏軍雙方的軍事力量懸殊太大,蜀軍孤軍作戰,沒有後援部隊,而魏國後方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後援。同時雙方前方作戰的兵力相差也大,蜀軍不佔優勢,蜀軍全國出動兵力不過十萬,魏國伐蜀動不動就是二十萬,這差距還是有點大。
第五,雙方人才,懸殊較大;諸葛亮北伐,遇到的敵軍統帥都是用兵高手,如曹真、司馬懿、張頜、郭淮等,都是當世名將,並非匹夫之勇。正面打不贏,防守還是搓搓有餘。所以諸葛亮北伐,魏軍利用各種優勢不佔,諸葛亮很難突破魏軍強勢,就如同當初白起對廉頗的防線,即使白起擁有優勢,但是也很難突破廉頗防線。
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在各種劣勢下,依然能取得戰場的主動權,用兵達到了攻敵人只能守,退敵人不敢追的境界。這也就是為什麼從三國到唐朝以前,武廟十哲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的原因。
汐水柔情
諸葛亮北伐曹魏,次次失敗,概括來說就是實力問題,蜀國和魏國實力相差太大了,更近一步的說法就是蜀吳聯合起來的實力都沒有魏國強大。
魏國相比蜀吳有地利優勢。我們先看一下魏蜀吳三國的地圖,魏國佔領了傳統的華夏民族的富庶區域,黃河、淮河流域。雖然經歷了東漢末年的戰亂,人口大量下降,但是隻要有土地和比較大的人口基數,那麼發展速度就會比較快,而魏國就先佔據了地利的優勢。
魏國的人口和兵力比蜀吳的人口及兵力之和都多。魏國有人口440餘萬人,兵力在50餘萬;吳國有人口230餘萬,兵力20餘萬;蜀國人口只有90多萬,100萬不到,兵力10餘萬。對比一下,實力差距很明顯,蜀吳加一起都沒有魏的人口和兵力多,這個讓諸葛亮很無奈。
魏國人才濟濟,相比蜀吳並不差。按照《三國志》的記載,諸葛亮北伐時,魏國防守邊防的有曹真、司馬懿、張郃、郝昭、夏侯霸、郭淮、王雙、曹休、滿寵等等諸多將領,可謂是名將雲集。即使是蜀吳聯盟同時征伐魏國,魏國也可以分兵抵禦,輕鬆應對。
魏國上下團結,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人口眾多,人才雲集,兵強馬壯,但是如果皇帝不想打仗,或者不團結,那再強的實力也會滅亡,前有項羽,後有大宋,都是亡於強盛之時。但是曹魏政權卻不是,從魏武帝到魏明帝,都尚武,善於征伐,一直以滅亡蜀吳為最大目標,所以,蜀吳的機會更加渺茫。
魏國所佔的以上優勢,已經足以讓蜀吳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了,而蜀吳自身的限制也太多。
蜀吳聯盟並不可靠。諸葛亮每次北伐,吳國要不然是意思一下,象徵性的打一下,要不就是忙於平滅內亂。諸葛亮西部戰線沒有收穫,吳國的東部戰線也基本上毫無建樹,讓魏國毫無壓力可言。
諸葛亮的能力的確被誇大了。
諸葛亮對於魏國的團結一致,防守的固若金湯完全無解,只是一次再一次的去送人頭。其實,從春秋到戰國,再到秦漢,已經有很多戰例可以參考,對方團結,或者將領強大的時候就用反間計,讓對方自毀長城就行了,諸葛亮從來都沒用過。諸葛亮的計謀和策略還不如戰國時的縱橫家。
諸葛亮的用人也有問題。錯用馬謖,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又不聽魏延的建議,真的可能錯失了一次機會。魏延兵出子午谷,要的軍隊數量是可以接受的,為什麼不能偷襲和正面進攻結合呢,還可以讓魏延充分發揮能動性。這說明諸葛亮真的不信任魏延,也反應了諸葛亮的用人問題。
諸葛亮自己最終把自己變成了“死而後已”,雖然關羽、劉備的失誤,讓蜀國喪失了優勢,但諸葛亮自己的戰術能力不足,也是北伐失敗的重要因素。
題主問的是“六出祁山”,這個是小說的說法,《三國志》中只有五次北伐,其中兩次兵出祁山。大家可以關注我,閱讀我以前發表的文章《諸葛亮曾“六出祁山”伐魏,歷史上諸葛亮進行了多少次北伐》,瞭解更多關於諸葛亮北伐的詳情。
奕天讀歷史
糧草
自古軍隊作戰都是第一問題,在三國時期蜀國地處西南邊陲,經濟條件是當時最弱的一方。比不上有著荊楚之地的吳國,更比不了具有北方大地的魏國。糧草問題一直是制約蜀國發展的問題。所說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但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每次出祁山北伐都會存在糧草問題使得諸葛亮無法長期作戰,必須速戰速決,一旦魏軍拖延時間避戰不出,諸葛亮的出祁山之戰必定失敗,因為他拖不起。
人才凋零
蜀國後期可謂是人才凋零,無人可用的地步。蜀漢本來就是憑著劉備個人的人格魅力拉攏的一些人建立的,劉璋在蜀地積存的人才都被劉備在去世前耗費的差不多了,加之諸葛亮在北伐出祁山時老一輩的戰將都已老去,新一代的人才還未崛起。處於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對諸葛亮的北伐本身就是一種拖累。而曹魏後期人才仍然眾多,而且還有幾個長壽名將的存在。北伐就顯得極難成功。
功高蓋主
在劉備去世後,整個蜀漢可以說諸葛亮一人說的算。在這樣的境地下,蜀後主劉禪對諸葛亮是懷有極大的戒備心的。在諸葛亮北伐的一事上,劉禪卻顯出了極其的不信任。劉禪本身的性格是隻有他可以過的安穩,管它天崩地裂都無所謂。可他就對諸葛亮的北伐事情上心,抽絲剝繭的看劉禪一定程度上對功高蓋主的諸葛亮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使得劉禪對北伐的事情的有些不配合,其中一次出祁山,劉禪就緊急把諸葛亮叫回來,說什麼想念他。實際就是怕諸葛亮長期在外,兵權在手,自己感覺心不安。
有著這麼多的因素在內,諸葛亮軍事才能再高,北伐出祁山也會徒勞無功,失敗告終!可憐一代明相!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見解,如有不足,歡迎評論,點贊!
夜襲糖多多
我是歷史笑春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諸葛亮北伐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諸葛亮的戰略目標和戰術思想的矛盾。
諸葛亮的戰略目標是北伐滅魏,而具體如何滅魏卻沒有具體的步驟。他的幾次北伐雜亂無章,基本上難以看出他的目的所在。
如果我們給諸葛亮北伐劃一下範圍,我們可以看出來,諸葛亮只是在丘陵地帶轉悠,根本就不敢下關中平原一步。這就能夠基本判斷諸葛亮的意圖。
諸葛亮最大的意圖是先圖隴右高原,在這個區域能夠充分發揮蜀漢山地步兵的優勢。曹魏的鐵騎給諸葛亮留下的陰影太深了。所以他要盡力減殺曹魏的優勢。
可蜀漢軍隊缺陷很大,最大的缺陷是騎兵不足,攻堅能力太差,能夠有獨立自主能力的將領太少。加上隴東人口稀少,物資匱乏,不能供應大軍所需。
諸葛亮幾次北伐,隴東傾向蜀漢的人眾,因為蜀漢敗退,幾回拉鋸,經過清洗,剩下的人對蜀漢已經不報希望,因此諸葛亮也得不到當地百姓的支持。
魏強蜀弱的格局不可動搖,這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都不佔,如何能取勝。
最後諸葛亮就剩下最後一招,引誘司馬懿到不利的地形交戰,摧破司馬懿的軍隊後再取關中。可司馬懿不會上當,而且司馬懿還有重要的事做。(詳細原因可看我的文章《相愛相殺的朋友》)
於是出現了軍事上可笑的事。打個比方。
諸葛亮在山上喊司馬懿,你上來打啊。
司馬懿在山下喊諸葛亮,我不上去,你下來吧。
諸葛亮說,我不下去。你上來。
司馬懿說,你不下來,我就回去吃飯了。
諸葛亮說,那我也吃飯去了。
就這樣對峙耗死,最後諸葛亮一死,北伐結束。
兵法,以弱勝強必須用奇。而諸葛亮一廂情願,只想在有利自己的條件下作戰,還無勇氣用奇,哪來得成功的希望呢?
因此,諸葛亮採取的戰術是無法達成戰略目標的,這是諸葛亮無法勝利的根本原因。
歷史笑春風
在中國歷史上“神機妙算,智慧過人”那都是諸葛亮的代名詞,否則劉備也不會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但是話又說回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出兵北伐也是忠君愛國的表現,奈何都以失敗告終,最後病死在五丈原。
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的原因要從多方面來分析。首先,從諸葛亮的用人不善一方面來說,諸葛亮在六出祁山時原本士氣高漲,糧草供應充足,軍隊訓練有素,戰勢可謂一片大好。但是正當萬事俱備之時,半路殺出個不聽話的馬謖。然而,劉備在去世之前早就提醒過諸葛亮,馬謖之人高傲自大,不可重用,但是諸葛亮還是錯用了他。導致諸葛亮喪失最重要的戰略地位街亭,將蜀國陷入危難之中。最後為了安撫朝野上下,整頓軍紀,諸葛亮被迫揮淚斬馬謖。後被司馬懿佔了上風,掌握了戰事主動權,逼得諸葛亮用“空城計”逃過一劫。
其次,從敵方力量來說。當時對抗諸葛亮的是足智多謀的司馬懿,司馬懿對諸葛亮甚是瞭解。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這一點上司馬懿略勝一籌。讓糧草不濟的諸葛亮大軍因為一張免戰牌而退兵。
第三點,這也是諸葛亮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因為長期北伐,兵力和糧草嚴重匱乏,且都敗兵而歸,這不僅讓前線將士們沒有物質支撐來源,也讓整個蜀國上下失去戰鬥的積極性,沒有了信心,便可不戰自敗。
最後,也是因為諸葛亮凡事都親力親為,而遭多次戰敗的他,自責沒有完成劉備的囑託,而身心疲憊,積怨成疾,最後身體抱恙,無力迴天,失敗成定局。
第一軍情
諸葛亮六出祁山皆無功而返,一方面是蜀國相對於曹魏而言處於不利的一面;一方面是諸葛亮的個人原因。
蜀國相對蜀國的劣勢有這幾個。
首先,蜀國僅有益州一州之力,而曹魏卻佔據了中原六州。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蜀國都不能與曹魏相比。
其次,蜀國的後勤供給路線是崎嶇難行的山路。唐詩人李白曾在詩中寫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諸葛亮的北伐,卻是舉全國之力的國戰,其後勤供給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蜀國曹魏雙方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對比中,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能輕易看出,蜀國最不應該的就是和曹魏打消耗戰。因為蜀國和曹魏相比,實在消耗不過曹魏。
本來,諸葛亮是有機會成功的。首次出祁山的戰役中,曹魏對蜀國沒有沒有太多的防範,蜀軍的進攻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大將魏延向諸葛亮建議,趁曹魏不備,出子午谷奔襲長安。無疑,此計有很大可行性。
然而,指揮作戰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以魏延之計過於冒險為理由拒絕了;而是繼續堅持自己穩紮穩打的戰略方針,於是諸葛亮伐曹魏之役,就打成了消耗戰。在以後,諸葛亮一直都在指揮蜀軍和曹魏的大軍打陣地戰,拼消耗。
以蜀國本來就弱於曹魏的實力,去和曹魏打消耗戰,是註定不會成功的。
但是,諸葛亮為恢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至今我們依然為之稱道,讚頌。
德全不畏
根本原因是蜀漢綜合實力不足,所以諸葛亮北伐註定失敗。
從經濟上看,益州雖號稱“天府之國”,但和大漢傳統中心腹地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封建時代,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農業,益州僅有成都平原以及漢中為產糧地,其餘廣大區域主要是山區,最後一次北伐甚至讓士兵都去種地,糧食十分稀缺。而魏國有青州、冀州、嚴重、豫州等大片產糧區,在魏國建立後經過數年休養生息,逐漸恢復盛況,蜀漢在經濟上不如魏國。
從軍事上看,益州兵力不如魏國。諸葛亮北伐動用兵力不過五萬,最多不會超過七八萬,益州民不過百萬,加上地方兵及留守成都的兵馬,蜀漢軍民比達到1:10,十民(不是壯丁)抽一兵這是一個極高的概率。而魏國人口達六百餘萬,輕易可聚集三四十萬兵馬,為防禦蜀漢,以長安為中心,周圍一帶駐有十萬人馬,無論蜀漢何時出兵,都能很快調集軍隊禦敵。所以說,即便第一次北伐沒有出現馬謖失街亭之事,諸葛亮或可佔據一時上風,最終還是要被擊敗。
從人才上來看,蜀漢已經出現人才斷流現象。劉備時期蜀漢人才濟濟,是因為得到荊、益二州,夷陵之戰後,蜀漢失去了一個人才渠道,僅憑益州封閉之地,無法供應足夠的高質量人才,所以趙雲年七十還要上戰場,才有後來所謂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俗語。反觀魏國,可以從數州擇優錄用人才,人才資源從來不缺。擊敗馬謖的張郃,先期並沒有太出眾,張郃之後,還有郭淮、郝昭、鄧艾、鍾會等人,優秀將領層出不窮。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諸葛亮六出祁山根本不可能成功,他之所以熱衷於北伐,一是“興復漢室”的夙願,也是一種以攻代守的策略,防止魏國來攻。
僅代表個人觀點。
三國逐夢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三國演義》裡的說法,真實的歷史裡是“五次北伐”。
在這五次北伐中,諸葛亮除了拿下武都陰平之外,基本沒有實質性戰果,未能完成“四川到關中再到洛陽”的收復舊都目標。
而之所以這樣,是存在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的。
1.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日夜辛勤理政,最終操勞而死。雖然姜維接過了前線指揮權,但始蜀漢終缺乏人才,沒有接班人。這一問題也讓蜀漢的北伐政策難以持續,根本無法對曹魏形成持續的壓力。
2.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形成要晚於曹魏、孫吳。夷陵戰爭後,蜀漢兵力遠不及魏吳。與兵力經濟充沛、人才濟濟的曹魏相比,蜀漢實在過於偏遠,所以長久來看北伐難以成功。雙方經濟實力差距過大,人才更是無法相提並論。即便加上吳國,也比不上曹魏一半的體量。
3.“復興漢室”的口號沒有多少吸引力。東漢末年政治腐敗,農民起義,一個接一個。正所謂蒼天已死,黃天將立。所謂復興漢室不過是封建儒家的守舊思想罷了,有興亡繼絕的意義,根本對普通老百姓沒有關係,也難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4.蜀漢太監專政,末主昏昏沉沉,後防空虛。儘管姜維在前線奮戰,但危機很難挽回。後來鄧艾一個偷襲,成都就投降鄧艾,可見蜀漢是外強中乾,根本沒有什麼實力,更別提北伐曹魏實現中興了。
5.北伐戰爭中,關鍵時刻用人失誤。馬謖丟了街亭,失去了大好機會。失去的這個機會是不可能重新獲取的,而且很難挽回損失。實際上,蜀漢政權的情況就是這樣,由於馬謖和李嚴的問題,諸葛亮在軍事上的優勢都被抵消了。另外諸葛亮前期北伐重視攻城略地,缺乏對曹魏有生力量的打擊,這也是絕大的失誤。所得的土地旋得旋失,實際上沒有取得實際上的進展,也沒有建立穩固的政治和軍事基地。因此,許多有利因素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6.蜀漢國力有限,所以駐防軍隊不足,後備力量有限,前線軍需物資供應不足,糧食經常用光。因此,曹魏採取西守東攻的策略與諸葛亮進行長期的持久戰,消耗諸葛亮的物資最終拖垮了諸葛亮,雖然軍事上諸葛亮非常強悍,但對方並不和他交戰。
這就導致諸葛亮難以推進,最終困死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