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失街亭,人才錯位的悲劇!

馬謖失街亭,人才錯位的悲劇!

事業的成敗往往並不取決於人才的得失,而在於人才的有效使用。選人、用人堪稱一個組織的第一要務。 世上只有錯位的人,但沒有無用的才,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使用量材、使用人才。

劉邦在評價 張良、 蕭何、 韓信等人才,說過:“此三這,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馬謖該死,罪在錯位。假若諸葛亮真能做到知人善任,各得其所,怕馬謖、魏延、李嚴、 楊儀等人才也不會是因錯位而落到悲慘淒涼的結局。

如果董卓、 袁紹、 曹爽善待謀士,不搞越俎代庖的話,怕三國的歷史將會改寫。

趙括錯位,導致四十七萬趙國子弟兵,被殺的被殺,活埋的活埋,重大事故,難道問題的根源僅僅是 趙括紙上談兵緣故嗎?!

避諱領導重大責任而不追究而專門幹“舍卒保帥”的勾當,是我們歷史悲劇的悲劇,也我們不斷重複歷史悲劇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