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95後的清明祭奠:一筆一畫,為烈士墓碑描紅

在四川省沐川縣獅子山,烈士陵園內長眠著71名革命烈士。他們是為解放沐川、建立人民政權而英勇獻身的。每年清明,許多沐川民眾都會前去祭奠。

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烈士陵園採取臨時閉園措施。沐川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動廣大烈屬、退役軍人和社會各界開展網上祭掃活動。

為讓烈士陵園在網上祭掃中顯得格外肅穆莊重,3位95後年輕人近日趕到獅子山烈士陵園,主動請纓當志願者,為碑文描紅、打掃衛生、清除雜草,用別樣而用心的方式,進行清明祭奠。

描紅

從早到晚,花了兩天

郭愛佳是此次特別祭奠的發起者,3人裡唯一的女孩,年齡也最小。她出生於1999年,今年上大二。當聽說倡導網上祭掃時,她正在社區當抗疫志願者:登記住戶進出信息,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

3位95後的清明祭奠:一筆一畫,為烈士墓碑描紅

三人為墓碑描紅

那今年清明應該怎麼祭奠?她回想起往年清明去烈士陵園,墓碑上的碑文都是嶄新的紅字,明顯是重新描過的,“那今年我也去給碑文描紅吧?”她還邀約了兩個比她大3歲的小夥伴——楊梟和林志軍,一起前往烈士陵園請纓。陵園管理員欣然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並提供了描紅需要的油漆。

陵園裡有71座烈士墓碑,還有題詞等碑文。他們每描一筆,都對烈士的捨生忘死多一分敬仰;每描一畫,都為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一分感恩。

為趕在清明前描完碑文,三人在烈士陵園裡從早忙到晚,花了兩天時間終於完成。早上8時過,他們開始描紅,中午就在山上吃碗泡麵,直到晚上7時,才回家吃晚飯。

“以前我們也會在學校的組織下、家人的陪伴下,來烈士陵園轉一轉、看一看、聽一聽。但這次能實實在在做點事,感覺真的特別不一樣。”

情結

崇拜軍人,敬仰烈士

3個小夥伴都是95後,放下一切,安心蹲在烈士陵園描紅兩天,是有怎樣的動力?聽他們娓娓道來,原來一切都源自軍人情結。

郭愛佳的父親是一位退役軍人,總是以軍人的標準要求女兒。而郭愛佳從小就以爸爸為傲,雖然要求嚴格,但不管是“今日事今日畢”的原則,還是多做志願者的鼓勵,都讓她受益匪淺。

她第一次去烈士陵園祭掃,也是父親帶她去的,還給她講述烈士的事蹟。在郭愛佳的印象中,烈士陵園肅穆莊嚴,是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這一次給碑文描紅,又讓她對烈士更加崇敬。前面的烈士還有名有姓,描到最後的無名烈士,令她感慨哽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卻連個姓名都沒留下。

待她晚上回到家,飯桌擺上了熱氣騰騰的菜餚,父親摸著她的頭說,“你做的事很有意義!”

而和郭愛佳一起長大的楊梟,目前已到成都一家傢俱廠復工。他從小就想當兵,特別是看到郭爸爸穿軍裝的樣子,感覺保家衛國十分威風。雖然因為體檢等客觀原因,他沒有如願實現軍旅夢,但對軍人的崇敬、烈士的敬仰深深埋在心中。

林志軍則對此次抗疫深有感慨,特別是白衣天使和軍人挺身而出,還有一些人犧牲在防控一線,讓他對“烈士”這一稱謂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關新聞

清明祭英烈 四川各地在行動

4月10日前,攀枝花市三所陵園(仁和區同德烈士陵園、米易縣烈士陵園、鹽邊縣烈士陵園)對有祭掃緬懷英烈願望的烈士親屬等提供線上祭掃服務。由陵園統一祭掃,將祭掃圖片、視頻等通過QQ、微信或郵箱等形式發給烈士親屬。

成都市武侯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在李家鈺烈士墓和九頂山蒙難烈士陵園開展“緬懷先烈·祭奠英烈”主題活動,面向烈士墓碑駐足瞻仰、默哀致敬、敬獻鮮花;彭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機關黨員幹部在彭州市烈士陵園清掃墓區落葉、擦拭烈士墓碑,並走進紀念館追憶先烈英雄事蹟;崇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員幹部前往崇州市烈士陵園向烈士紀念碑默哀致敬、敬獻鮮花,同時在崇州市公眾信息網開設“網上祭英烈”通道,可線上掃墓、獻花、參觀英烈紀念館。

雅安市在清明期間開展以“緬懷革命先烈、弘揚英雄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八個一”系列活動。即組織一次網上祭掃,開展一次代祭活動,開展一次紅色基因傳承活動,開展一次網絡直播活動,完善一批烈士信息,推送一本教育書籍,懸掛一批英模掛像,宣傳一批老英雄、老戰士。

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全體幹部職工會同18名義工,集中利用3天時間,對186座烈士墓和烈士陵園內外整體風貌進行全面整治,清理雜草、垃圾,整理墓體、描紅碑文,敬獻小白花等;雅江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全體幹部職工到烈士陵園為烈士墓碑描紅;鄉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團縣委志願者、縣駐軍部隊官兵整理烈士墓體、描紅碑文、整治環境衛生等。


記者:嚴丹 圖: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投稿須知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