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用户1288248025693636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

道只有一个方向,没有分叉。宽广而辽阔。

《说文》:道,所行道也。

道的本意,就是指道路

道字,有一个走走停停又不停的四下张望的行路人在赶路的意象。



道只有一个方向

尚未分叉过的路,也就是一

来指引那些走走停停不停张望的赶路人

对于一个赶路人来说

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



《说文》:德,升也。

升,同登。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样子

德字,

从字源上看,由三个组成部分。

彳,直,心。

彳(chì),小步也。

悳(dé),外得於人,内得於己也。

从直从心。

直,正见也。

心,象形字,指人心。



小步慢慢的走

内心淡然而坚定的直视正前方

行于大道之上



道,都是关于路的

而德,则都是关于走路的

道引申为终极道理

那么德

也随之引申而对这个终极道理的把握

并行于其上

道、德最好的注解是自己的经历和反思吧~


農茶小罐潘星羽


我大伯是算命的,用我们本地话说就是卦师。他在我们周边几个市算是颇负盛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外地的人都开着小轿车专程去找他算命,他算命一律只收十块钱,多了不要。问他咋不多要点?他说要多了损阴德,对子孙也不好。(我们村因为他都专门开起了宾馆给外地人住,汗....) 还一个就是我曾经借调在邻市工作,我们那里的领导都找他算过命。他有三不看,哪三不看呢?一.年龄在9岁以下的小孩不看(记得小时候我问他为啥九岁以下不能看?他说九最大之类的和他犯忌)二. 七十岁以上的不看。三.他自己的家人不看。他今年七十有二了。今年春节我买了些东西去他家看他,(因为我工作在外地,很少回来,我们两家虽然关系不错,但是平时也不太走动),他非要留我在他家吃饭,老爷子晚景挺独孤的感觉,家里就他一个人,两个儿子和大闺女在市里做建筑工程和太阳能加热管生意。我给他带了一盒一品金骏眉茶叶,老爷子高兴坏了,也破天荒的抽了根烟,和我俏皮起来。我们吃的是自己家养的土鸡,(我奶奶特地嘱咐让我给带过去的)老爷子领我去他的茶室泡了壶金骏眉。期间,我一时兴起,问他“人的命运能改吗?” 他说他算了五十多年的命,算了少说也得几万个人的命了,总结出一个道理:“人的命,能改!前提是你多做善事,多积德行善,你的命运就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改变!命里不好的信息、灾祸都能降到最低,甚至能延寿 ” 曾经有个做官的找他算,我大伯说他是双胞胎,那个人说就他就一个,没有双胞胎兄弟,事后那个人打电话问他父亲才知道他妈妈生他时是双胞胎,但是另一个难产没有了。我大伯还说他目前是这辈子官运的最高程度了。那个做官的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提升?我大伯说:“你在两年以内,做500件善事,至于成不成功,就看你是否是诚心去做了。” 后来那个人给大伯送了锦旗上面写着:“仙人指路”。因为他按照大伯的话去做,提了领导。还一件事是我们村里一个大婶,今年得九十多岁了吧,在她年轻时找大伯算过,大伯说她能吃70年水饺。那时候是在农村生活很清苦,有天一个道士去那个大婶家要水喝,那个大婶好心给他一碗热水和一个豌豆馅馒头,那个道士和她说:“你69岁,70岁有大灾大难,记住我一句话,平时多做善事 ” 后来听我大伯说,那个大婶就像换了一个人,一直做了很多善事,无私的帮助很多人,还自发筹钱修了村里的路和桥,下大雪时路滑,她怕别人摔倒,就自己早起扫村里大路上的雪。那年她算命时是五十多岁,今年九十多岁了,孙子是市里的企业家。

当今社会是自媒体、大数据时代,我觉得我有义务把这些我听到的正能量说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善恶到头终有报,人在做,天在看。做人做事,多积德行善、多心存善念、多利益他人、多做善事、多在自己有能力时尽量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可以让你增福增寿! 国学经典 [周易] 里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所以,做个好人,多做善事吧!


兴宇851286


讲中国人的思维概念,一定要记得中国文字的最基本来源:

象形文字及其延伸一一形声字;

由本义到比喻义到转借义等等,

所以中国学问有两个朴学:训诂与考据。

先说道吧。

《说文》『所行,道也。』。道,所行也,事也。

也就是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换言之,既然人家已经走成了路,我们跟着走就行了。

再抽象一下就是:

行为规范,方式、方法、途径,道理等,

这些,我们还是隐约地能感知到道路的意象,

再进一步抽象成哲学概念,就是道家之道了,没有具体的物的所指:

《道德经·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首先是天(地)之道,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天(地)道落实到人(或许还有物)便是人道,以人心得天(道)以为德。

当然,还是可以先从文字來说,德字的最早本意是七曜的自然运行轨迹。

后来德引申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

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道”是什么,道在哪里

庄子有说过:道无所不在,道在屎尿之中。

《道德经》:道为天地万物之总源头,道为万物之源,道为天地根,道为天地母-道法自然,无极生太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球上所有的有形,无形的东西,包括我们的太阳系,银河系,星云。都是由道演变出来的。道无所不在。

道是宇宙规律,是自然规律,是道。 我们看到的花草树木,山川大地,江河湖海,以及万事万物都以一种道的规律在运转。

宇宙怎么来的,宇宙也是道生出来的“一”

据“哈珀望远镜”观察推算“宇宙”形成的时间大约在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是能量聚集到了一定的程度而发生的。

宇宙“一”生出了星云,星系,太阳系“二”

目前天文学家推算,宇宙中大约有“银河系”这种的星系有2000亿个,每一个星系大约又包含1000-2000亿个太阳系,所以佛说:“三千大千世界”的描述是真实不虚的。

太阳系“二”生出三“地球”,“三”生万物

地球最开始也是一个火球,非常的热,后来慢慢的冷却,形成了陆地,与水。慢慢的有了细胞,细胞又进化,最早只有植物,后来才有了动物。我们人类的出现,已经是在很多动物之后几千万年之后的事了。


什么是“德”

“德”最早只指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星)的运行,后来引申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

我觉得德和道是对应,如果把道比喻为一台机器, 那么德就是道这台机器的使用手册。企业管理中有这么一种说法:选人用人,首选既有德行,又有能力的人,第二种要选择有德行,但是没有什么能力的人。 第三种是选择有能力,没有德行的人。 最后一种就不说了哈。 德行这个东西比较难培养, 但是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德就是规矩,就是做人之道的,行为规范。一般做坏事的人,会被人说缺德。

阴德,阳德。

  • 我觉得,阳德是你做好事,被人知道了,得到了别人的表扬,赞叹,或者其他回报。这样叫好人有好报,马上就报。也就没了。

  • 阴德,就是你做好事不让别人知道。阴德虽然没有马上有回报,但是阴德的福报比阳德大,还会福泽你的子孙后代。


  • 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行善轩


“道”和“德”是老子学说的重要概念。那么什么是“道”和“德”呢?

对于这个“道”到底应该怎样表述呢?创始人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还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道”既隐又现,既无形又有形,“道”之为物,精微玄妙,是众妙之门,是天下母。……。对于这个“道”,给不出明确的定义。对这个“道”虽然给不出明确的它义,但可以体会,可以意会。其实,“道”和“德”就在我们身边,按“道”行事便是有“德”。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利万物就是“道”,不争就是水之“德”;再如,鱼离不开水,鱼水关系就是“道”,水养育了鱼而不夸功,也是水之“德”;再如,大地负载万物、养育万物就是“道”,甘于卑下就是大地之“德”;做好事,利国利民利家,就是“道”,不张扬,不表功,就是“德”;无为就是“道”,无不为就是无为之“德”。等等。只要我们细心,总能体会到我们生活中充滿着的“道”和“德”。“道”就象一只看不见的强有力的手,推动和引导我们的行为,按“道”行事就是有“德”,背“道”行事就是失“德”。天下失“德”,领导失“德”,个人失“德”,都是失“道”的结果。


布衣闲人10


意义幽深,解而释之,和而统之。

•道是道,德是德。

道即客观,德即主观

道即规律,德即认识

道即所为,德即能为

道即宇宙,德即仁心

…………

此可谓从“意义,性质”视角之说。凡俗即执着此意而行事。

•道即德,德即道。

客观即主观,主观即客观。

规律即认识,认识即规律。

所为即能为,能为即所为。

宇宙即仁心,仁心即宇宙。

…………

此可谓从“无可分之事实存在论”视角之说。圣贤即明悟此意如是自在作为。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易儒释道”,皆大开此圆见解。此中关键关节处在于,心(能)与物(所)的不二意义,既知之则认识生命宇宙实相从最近处的心下手即可,心明则天下皆明矣!当代前沿科学的克隆技术就是此意的最鲜明注脚!一颗小细胞即蕴含全羊信息,按圣贤开示来说,并不止步于此,一颗小细胞实蕴含全宇宙信息也。宇宙万有任何一物皆同理。所以圣贤才善巧的提出当下一念(心)也蕴含全宇宙信息呀,一样可以认识生命宇宙实相。所以佛家有语:心内求法。古语有言:有德者得之(得道)。



说道者



道就是德,德就是道。道、德是为一体两面。强行分开解释就不成立了。

道为体,德为用

老子说道无形无相无色无臭,虽无见无闻,却并不是没有道,而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那怎么才能见道呢?那就是先要立德,修德,行德。在这个“用”德的过程中,道自然而然就显露出来了。然后以德识道,最终会知道这个道是什么。

道为理,德为事

大家知道,这个“理”是抽像的,看不见,摸不着。姑且先解释为规律。那这个规律是通过什么来呈现的呢?那就是事情。任何事情总是具像的,实在的,是能看的见摸的着的。所以,能把一件事做好,做圆满,证明你已经洞悉了其事后的规律,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理。故,理事双融,是为道德,是为至道。

道为愿,德为行

俗语云,一个道理说的再怎么惊天地泣鬼神、天花乱坠,没有通过行动去实践、证明它,那就毫无意义。这就是无道。既然无道,德何立焉?所以立愿重行,是为合道,是为至德。只为有如此,道与德才为合章。道为德彰,德为道立,一阴一阳,生生不息。

回答完毕。以上是为拙见,谢谢。


南途北寻


恕我直寻其内容,道就是生命之路,德就是生命底线向上靠。这生命就是“人责独立自主、挣不争″这“九字″这里说的生命自然是指真正的人、各符其实的人的生命。生命的底线(也就是德的底线)是益己益世,即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从利害观上说,只有益己益世者,才有资格有可能安稳地生活在群体之内,这也是基本的本分。作“害群之马"即害他害群以利己,不行吧?!也就是只争不挣不行吧?!认真看看动物群中的群员一一大小动物大多数都是自己找食物而不是互相争食物的真象,就会明白了。其实,上述的“九字″是人和动植物共同的本性和本能,即先天和后天共同的生命之道、生命之德。从实际状况看,人类不如动植物安守本分一一离道丧德一一主要是只争不挣,要多得多,即假恶丑言行,是明显的多。如果从“九字`″的实质来说,道就是益命素(或正能力、康乐力)自我等一切之道,德就是益命素自己等一切之德。这就是我的真正的人的道和德。反之,用害命毒待一切‘实际是自食害命毒)就是鬼路,也就是丧德。敬请批判和鉴定!


小益鸟康乐韧挣


春秋战国时代,“道德”两个字是很少连起来用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到唐宋之间,人们才把“道德”两个字连起来成为一个名词。

现在人一谈“道德”,好像都很反感,你凭什么站在道德制高点,动不动就说“道德绑架”别人?所以先说好,大家别急,今天咱只分析道和德两个字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字其实都有无穷的意义,首先说“道”,是一个形而上的中国最高的哲学名词。有的时候也指实体的道路的道;《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经商之道”这个道就是法则的意思;有时候又是道德的代替词。那在中国哲学上讲呢,道就是自然,自体本然,天地万物包括人、动物自己运行的那个规律性的东西,就是道。《道德经》上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这个道,它不是一个有形可见的东西,而是开天辟地之前,宇宙最原始的那个规律性的东西。

再说这个“德”字的意义,“德者得也”,《易经》说“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德经》上说“道法自然”,能够顺应自然,按照社会、人类的客观规律去做事,做人,这就是有德了,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是不德。

所以“德”就是由顺道而产生的德,其实和后来的“道德”意义大致相同,但春秋那时候都是竹简刻字,古人讲究简练,所一个“德”就足够表达意思了。

孔子在这里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政者一定要心中有道,所有行为按照道的规律去做,以道德去教化,你就无懈可击。好像北辰星,自己不用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的星星一样,都会跟着你的方向运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原文) “道”就是方法,途径,诀窍等; “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

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

道是物质性的形体,即所谓的身命;德是道这种物质形体的精神意志,即所谓的心性。

道是一种物质实体,即其体永不可被分割,但道之形体却可以有大小之形态和质态等变化,而且处于永恒不息的自体阴阳状态的周期性循环变换运动,即老子所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故所谓修道,就是修炼道的身命形体和心性精神。丹体的命功修炼,就是修其体,即修其身命,令其体增长壮大,而至其寿命延长,并使其生命的自由度得以大幅提高。而炼己持心者,就是修其精神,即修其心性,令其智慧增长巩固,从而能获得更全面的真理。《南华》所谓“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老子则谓“精神生于道”。道之形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亦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亦即“大包天地,细入微尘”者也


汇融文化


道(到)是由首和走的变形“辶”会意而成的字。首先要弄清“首”的本义。

首(手shǒu)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看,似乎是头上有发的侧视头形。到篆书再不象人头或兽头的形状,反推甲骨文和金文的图形字并不一定是“首”字。隶变楷化后,从夏(夓)字的本义看,夏为缫丝织绸的过程。“”是下的古文的变形,表示织绸过程是从经线的的尾端(下端)开始织到经线的始端(上端);“目”为经线和纬线织成方形绸布,古代织绸经线较短,绕在固定的方框上,织出绸缎不长,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现在织成很长的卷布;“八”表示分开经线来穿纬线,布的两端都有不能再穿梭的经线头,在上为“首”,表示开始 的经线端即开头,在下为“頁”,表示结束的经线段即结尾。开头(首)和结尾(頁)即两端,就是布的两头,所以首和頁都可引申为“头”。首借“手”声表示织绸需要双手协调。首的本义为织绸开始的布头。

“辶”是走的变形,变形就会增义,下面先看“走”意义。

走(拟声zǒu)的金文字形看上是“大”字,也可理解是“夭”的省形,是小孩象伸开两臂保持平衡,开始学走路的样子;下部是“止”,象人脚;合起来表示小孩子迈步学走路的动作。隶变楷化后,用笔画诠释了走的意义。走是由“十”、横“一”、竖“丨”、短横“-”、撇“丿”和捺“㇏”组成的字。“十”表示走路要有一定方向;“一”表示学走路身体要平衡;“丨”表示走路身体上部要直立(躬身为跑);“-”表示走路是向前迈步(向前为走,向后为退);“丿”表示一足向下向后用力;“㇏”表示另一足向前向上迈出。读音模拟走路时足与地面的撞击声。走的本义是小孩子开始迈步学走路的动作。走变形“辶”之后,意义更加完善地表达了“走”的意义。“辶”是由点“丶”和折“乛”、弯“”和捺“㇏”组成的合体笔画,笔画意义也会叠加。“丶”起指示作用,这里指示走路要有方向;“乛”表示圆或弧,这里指示迈步的弧度;弯“”表示前凸或上凸的运动,这里指示走路屈膝的状态;捺“㇏”表示向前或向上的运动,这里指示腿脚向前迈步的动作。

由首和“辶”会意而成的“道”字,从字形来看,表示开始走路。道借“到”声表示走路可以到达终点。这样从“道”的形和声合意就会得出,道的本义就是从开始走到终点的过程。所以,可引申事物从开始到结束的运动过程,也可引申为事物的从开始到结束的运动发展规律。

德(得)的初文为“惪”,惪是由直(止)和心会意而成的字。心底正直,无歪心杂念为惪;后加行的省形“彳”,表示德不但心底正直,而且行为也要正直。德借“得”声表示心底正直、行为也正直所得到的才是真正“得”。通过歪门邪道所获取的财富,非所得。不属于自己永远不是自己的,如目前那些腐败分子,贪污所得,最终都得被清算充公,一无所得。

道为自然规律;德为社会规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