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麵湯論生活寫照

(郭青凡)

喝麵湯論生活寫照


我過去不喝麵湯,這與生活習慣有關係。小時候食糧短欠,吃不上幹撈麵,過年過節能吃上面也是湯麵,連湯帶水一起吃完也吃不飽。後來工作了,在縣上機關灶上排隊吃飯,吃麵也是湯麵,偶爾吃一次乾麵,喝麵湯也要排隊,有人排半天隊給你小半碗,大師傅還解釋半天,因上灶人多還要麵湯連續下面,給你舀的多了,又要添水下面,後邊人等時間長...... 所以我從不排隊喝麵湯。到西安工作後,常在酒店招待人喝茶水,喝啤酒,點菜單上至少有一兩個湯菜,麵湯基本上登不上這裡的大雅之堂。時間長了,也就沒有喝麵湯的習慣了。在外是這樣在家也是這樣,吃完麵也不喝麵湯了,倒麵湯時,鍋底還有剩的幾根面也都倒了,吃完了吃飽了,留下也不會有人吃,久而久之習以為常。

喝麵湯論生活寫照


幾年前我把老孃接到西安小住,陪老人吃完油潑面,就喝茶了。老人睜大眼問:“為啥不喝麵湯?”,我不經意說了句:“現在誰還喝麵湯?” 這句話傷了老人心,她說了個不停:我是小腳,過去跑幾十裡地山路,到山上去地裡拾麥,拾半天也熬不了一鍋麵糊糊,你們就這樣糟蹋糧食也不嫌遭罪。她吃了幾根面,一下子喝了兩大碗麵湯,還叮嚀鍋裡面湯不要倒,她想喝了再喝。原湯化原食嘛。我實在不明白目不識丁的小腳老太太怎麼能說出這樣文縐縐的話來。老孃在我那裡住了幾天,堅持要回老家,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叫我商量事。我今年八十四了不敢沒在你這裡。咱老家習慣要是人沒在外邊,是不能進村的,只能停在村外,我還想躺在咱家老屋過世。我攔不住她,只好依她了。

喝麵湯論生活寫照

老孃回去後不久就過世了,終究沒過的了八十四這個坎。老孃過世後“你為啥不喝麵湯?” 這話在我耳邊經常響起,幾次從夢中驚醒,驚醒了睡不著就會思緒萬千,想這想那:中國有十四億人,每人每天消耗一斤糧就是十四億斤,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供中國這麼多糧食,十四億斤糧食運輸就是一個大問題。糧食是國之根本,手中有糧,心裡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中國之所以能度過糧荒的重重難關,正是因為有老孃這樣一代省吃儉用,愛糧如命,喝麵湯充飢的前輩,勤勞節儉的中國人挺過來的。記得一次同學聚會,一個同學說咱們的老孃真是個偉大的母親,現在每家一個孩子幾個人經管不過來,咱老孃在困難時期把咱們五六個子女都養活大了。是啊,現在才想起來,在嚴重自然災害時期,兒女們吃麵,老孃靠喝麵湯,忍飢挨餓,把我們拉扯成人,她真是個了不起的母親。

喝麵湯論生活寫照


老孃過世後,每次吃完麵,我都盛一碗麵湯,放幾個芹菜葉,看起來熱氣騰騰,聞起來麥香撲鼻,喝起來甘甜可口,喝後暢快淋漓,深感麵湯是天下第一飲料。任何飲料都比不過它,過去我怎麼就沒體會到呢?從此,我喜歡喝麵湯了!

喝麵湯論生活寫照


去年清明,我回老家給老孃上墳,墳上沒有松柏,沒有鮮花,只有前年下葬時撒在墳頭上的雜糧長出的五穀,高梁黑著臉,玉米扛著棒,小麥吐了穗,穀子拖著尾,經過嚴冬霜雪洗禮,眾五穀身著金燦燦的黃金甲,威風凜凜站在墳頭,守護著一生疼愛它的老人。看著此情此景,我熱淚盈眶,跪在老孃墳前,聲淚俱下說了句:“娘,我愛喝麵湯了。”

喝麵湯論生活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