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申請中DIY與留學機構的差距在哪裡?

這個問題在細節描述裡提了兩個更詳細的問題,

1、 為什麼很多條件好的牛人最後卻沒有申請到好的結果?

留學申請從本質上來說跟高考、考研並沒有過大的區別,就是一個高校甄選它的目標學生群體,學生通過努力擴大自己的選擇範圍,努力選擇到自己的目標院校的過程。整個過程存在一定的隨機性,儘管留學申請可以通過增多申請學校的數量來增大被錄取的概率,但是相比於高考和考研,它考察的維度也多元了許多。高考和考研只要我們專注於指定科目的成績,平時高中或者大學的成績保持尚可就行,而各個外國高校在考察“三維”(語言成績,GRE/GMAT,GPA)的同時,還會對於科研項目、志願活動、文書等等綜合素質進行考察,加了綜合素質以後,這個過程就玄妙了很多。

留學申請中DIY與留學機構的差距在哪裡?

跟高考和考研選校一樣,留學申請也存在選校的問題,學校選的好(需要綜合考慮報錄比以及硬件要求),可能並沒有很突出硬件(達標肯定是要的),也能“衝”到一個好學校。當然也存在反面案例,學霸因為沒有組合選校或者選擇項目忽然爆火,並沒有獲得理想學校的offer。所以說“考得好不如報的好”這一句大俗話,偶爾在留學申請的過程也是適用的。

2、留學機構的工作會對申請結果產生影響嗎?

從選校中,就可以看出個人DIY和中介的巨大不同。在申請留學的時候,我也諮詢過很多家知名中介(比如某東方,某德,某閣)。中介的套路一般部分為兩種,一種是上來就打壓,“哎呀小同學你的本科院校不夠優秀啊,同等學校錄取的都是C9呢,再看看你的GRE,世界前100就不要做夢了,趕緊報名我們的背景提升,在導師的幫助下,衝一衝也許有希望夠一個世界前百”。一種是上來畫餅,“哎呀小同學,你這個背景還不錯的,雅思分數也挺好,你報名我們的留學中介,手把手讓你進世界前50。跟你講,前年的小張同學背景還不如你呢,結果你猜怎麼著?被哥大錄取了!我們機構的服務質量絕對有保證,抓緊報名,前30名可以減兩千塊。”這兩種中介最後也逃不過選很多“保底校”,告訴你,因為你的背景不好或者因為你沒有參加過實習/科研,所以,沒有去想要的學校都賴你,中介我們絕對是盡力的。

留學申請中DIY與留學機構的差距在哪裡?

而自己DIY呢,首先比起說心態崩潰或者飄然起飛,我覺得有一種所有的選擇都是自己做的,不管結果如何,絕對無愧於心的感覺。現在像寄託家園、芝士圈留學諮詢這類,有很多收到offer的學長學姐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經驗,很多都是中肯的意見為主,不會添加過多的情緒在內,整體非常讓人信服,你也能客觀地瞭解自己的語言成績、專業課、學術經驗或實習經歷中的優勢以及劣勢。在選校的時候可能做到,“衝刺”學校、“穩紮穩打”學校和“保底校”的合理的組合及文書、申請時間分配。

選校之外,在申請的過程中中介和DIY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遇到靠譜的中介,它們確實能幫你在簡歷格式、簡歷和動機信語言語法方面做到很好的潤色,提供很多有用的申請信息。但是這類的中介確實鳳毛麟角。因為每個中介的每個導師還存在一人帶多個學生(多個申請國家和學校),中介老師的風格、責任感以及職位變動也會給申請帶來很多的變數。


留學申請中DIY與留學機構的差距在哪裡?

現在大部分中介很不願意交出申請賬號和密碼,這就存在可能因為老師個人的失誤或者不負責任,錯過申請時間或者申請錯項目我周圍甚至有動機信各個學校傳錯的同學的經歷。不僅如此,在申請獎學金方面不積極、錯過申請時間、索要申請成功的提成之類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自己DIY就不同了,自己負責自己的申請材料管理、申請時間追蹤,整個過程都是瞭然於心、十分踏實的。有很多同學擔心自己的cv或者cover letter的語法或者格式排版不如中介做的好,這時候不妨找申請成功的學長、學姐看看,我當時是自己寫的cv和cover letter,請了周圍留學的哥哥的英語母語的同學幫忙看了cv的排版,在某文書修改機構購買了cv和cover letter的潤色。我覺得這樣已經能比較充分的完善自己的文書了,整個過程也相當透明,花費也是千元以內(因為新用戶有折扣),整體的體驗非常滿意,之後也收穫了三個世界前100的學校。

留學申請中DIY與留學機構的差距在哪裡?

總之,不管是DIY還是選擇留學中介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你真的大四學業非常緊張,也沒有太多的時間一一查看申請學校的具體要求和文書寫作,那就一定要多諮詢幾家,細扣留學中介的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但是隻要時間允許,DIY絕對是更好的方法。在留學申請的過程中,你也某種程度上已經與你未來的學業接軌。畢竟留學的過程中信息蒐集、問題諮詢等等這些能力你都可以在留學申請的時候得到鍛鍊。提前進入狀態,未嘗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