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美食特產: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恩施包面

恩施土家美食特產: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恩施包面

美味包面

恩施土家美食特產: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恩施包面

美味包面

恩施土家美食特產: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恩施包面

美味包面

恩施土家美食特產: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恩施包面

美味包面

恩施土家美食特產: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恩施包面

美味包面

恩施土家美食特產: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恩施包面

美味包面

恩施土家美食特產: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恩施包面

美味包面

包面是恩施人極普通的小吃,所以叫包面,因為它是包餡的麵食,薄薄的麵皮,包上鮮細的肉餡,名如其形。它另外的名稱還有餛飩、飛蛾面、擔擔麵、抄手。餛飩是因其湯實交混,如天地渾沌之意,宋人程大昌在其《演繁露》中寫道:“世言餛飩,是虜中渾沌氏為之。”飛蛾面則因正規的包面有兩翅,如同飛蛾。擔擔麵因賣包面的人挑著擔子,一頭有火爐燒鍋,一頭有案板味架,沿街叫賣。

過去,包面對於恩施人來說只是作為一種夜宵,在晚上才吃。老一輩人大凡記得,每到夜深人靜,“包面消夜”綿長的叫賣聲,穿街透巷,讓人垂涎欲滴,忍不住要喚住叫賣人。來上一碗,吃得嘴唇嗒嗒作響,細密的汗水透溼後背,連呼痛快。

恩施人愛吃包面,包面皮薄而韌,餡小而鮮,蔥花、胡椒粉、醬油、醋等作料一樣也不能少,還要用高湯,將豬骨或雞骨用文火久熬出味,撇去浮油,清澈透亮,可謂之高級之湯。可想而知,煮好的包面,舀上一勺高湯,不僅味道美,而且營養豐富。正因為如此,一碗包面的數量不多,但價格不低,是所有小吃中價格偏高的一種,但物有所值,人們依然喜愛。在幽長的夜晚,迎合“包面消夜”的叫賣聲,吃上一碗,真可謂渾身通泰。

恩施的文人們吃包面,還要探究一下文化情結,除了研究上面所說《演繁露》中關於餛飩的起因,也會邀約幾位朋友同吃包面,吮上幾口包穀燒酒,吟一吟《同治都門紀略》中的打油詩:“包得餛飩味勝常,餡融春韭嚼來香。湯清潤吻休嫌淡,咽來方知滋味長。”吃出的自然是一種另外的味道。

現如今已聽不到“包面消夜”的叫賣聲了,包麵皮也非手工擀制,而是用機器壓製而成,緊硬而不柔和;肉餡也非刻意挑選豬前胛瘦肉,而是什麼部位的肉都用;味精雞精等現代調味品取代了高湯;煮包面的開水則與煮麵條、豆皮混用。價格雖然越來越高,味道和營養卻大打折扣。至於吃這種小吃的文化情結,更是沒有了,新時代的快生活節奏與複雜的人際關係,使人們少了閒情逸致,吃彷彿除了果腹,就只是應酬,吃包面也就很難與文章和詩篇聯繫起來了。(文章來源:恩施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