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早逝错失良机

公元959年正月,后周世宗柴荣刚刚过完春节就下诏让大臣们组织民夫疏通汴河,遭到许多大臣反对。大臣们认为世宗即位以来,连年用兵,虽然开拓了不少疆土,但四方征战对国力消耗极大,应休养生息,徐图长远,但世宗坚持这样做,于是二月里,后周征伐四州民夫数万人疏通汴河。

世宗有他自己的烦恼。他虽然贵为皇帝,但毕竟是血肉之躯,此时病情渐渐恶化,他担心自己随时会死去。世宗本来有几个年长的儿子,但当初追随郭威攻击京城时,后汉隐帝刘承祐将他全家老小赶尽杀绝,此时他年纪最长的儿子柴宗训年仅七岁。乱世风云诡谲难料,一旦世宗病故,这样的时代不是年幼的太子所能掌控的,因此世宗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他希望有奇迹出现让自己增加寿元,但如果天不遂人愿,他就要争分夺秒地赶在生命耗尽之前平定天下。

世宗早逝错失良机

二月,世宗召集谋臣将领,日夜商议如何收复幽云十六州,众人集思广益,拟定了多种作战方案。三月,世宗觉得不能再等,沙场点兵,亲率禁军誓师而出,北伐幽燕。

此时的辽朝皇帝叫耶律璟,他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他即位也才八年。当初耶律德光攻伐后晋成功,但在中原站不住脚,失意之下,回家路上就死了。他死之后,皇位落在侄子耶律阮手中,耶律阮是耶律阿保机的长孙。公元951年后周建国,同年耶律阮在火神淀被叛臣杀死,耶律璟平乱后即位称帝,史称辽穆宗。

穆宗是一个很奇葩的皇帝,他不近女色,嗜酒如命,每天醒了就喝,喝了就睡,对政务一概不问,每个月清醒的时候都没几天,导致朝政混乱,经常有人起兵作乱。这些叛乱者最终都被杀死了,但这种内乱对国力损伤极大,辽朝宗室凋零,人才寥寥,朝中并无给力的朝臣将领。

世宗早逝错失良机

对于辽朝的这些情况,后周世宗了如指掌。自后晋石敬瑭割地以来,幽云十六州已经成为中原政权的心腹大患,柴荣继位以来,辽朝先后有人叛逃后周,这些人都被他有意笼络留在身边,经常向他们询问辽朝情况。穆宗昏庸,世宗认为机不可失,于是不顾与南唐休战尚不足一年,强行率领禁军北伐。

后周军队于显德六年三月十一日离开汴梁,四月十六日来到沧州,此时战事尚未开启,世宗出现眩晕症,他心里暗暗担忧,但严令左右不得将此事外传,以免动摇军心。大军在沧州休整两天,世宗一身戎装,亲自为禁军训话,军中关于世宗病情的传言被遏止。后周出兵攻击宁州,拉开了这场收复战争的序幕。

早在世宗出征之前,已经有间谍将这消息送回辽朝,但穆宗耶律璟天天沉醉,根本没有理会此事。宁州刺史王洪略作抵抗,很快陷入重围,眼见援兵不能指望,宁州只好开城投降。世宗立刻继续兵发益津关,守将望风而降。之后世宗又收复瓦桥关,并在瓦桥关设立中军,让先锋军攻击莫州、瀛州,全部取得胜利。柴荣自三月出汴京以来,四十二天之内,兵不血刃地收复了三州三关十七县,燕南之地,尽入囊中。如此巨大的战果让军队士气非常振奋,将士们都认为这次北伐必定能收复幽燕,甚至可以将契丹赶回关外。

世宗早逝错失良机

五月二日,世宗设宴犒赏诸将,席间决定攻击幽州。幽州是辽国副都,城池坚固,守军众多,但周军士气正盛,志在必得。次日,先锋大将刘重进出兵进攻固安,半日内就击溃守军,夺取了县城,幽州守将大为恐惧,一日之内派出六拨信使向穆宗求援。下午,柴荣来到固安县北安阳河旁指挥士兵修建浮桥,傍晚时忽然病倒。众将群龙无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世宗病重,前线军医束手无策,众将商议之后决定,以皇帝的病情为重,应立刻撤军。次日,刘重进率军列阵佯攻幽州,中军却拥着皇帝的銮驾向后撤去。

起初后周军准备在雄州暂时修整,待世宗病情稍缓之后再行商议,但柴荣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眼看已经不行了。于是五月八日,全军从雄州出发,于月底赶回开封。世宗在京城又撑了十八天,终究还是病逝了,年仅三十九岁,一代英主出师未捷身先死,后人扼腕叹幽云。

世宗早逝错失良机

后周世宗柴荣的这次北伐是四百年里中原政权最接近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一次良机,但天命让他死于征途,终究壮志难酬。

柴荣临终前,禁军军权暂由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执掌。张永德是郭威时代的老将,对柴荣忠心耿耿,在高平之战、三征南唐等重要战役中都立下大功,深得柴荣信任,但是柴荣临死前却撤掉了他的职务。当时世宗自知已无力回天,对身后事赶紧做准备,他本想托孤给张永德,但宫中忽然出现一个锦囊,里面有一块木牌,上书“点检做天子”,世宗此时精力不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撤了张永德的职务,改由赵匡胤接任。世宗立长子柴宗训为太子,托孤给赵匡胤,希望他能辅佐幼帝执政。在做完这些安排之后,世宗驾崩。

世宗早逝错失良机

赵匡胤这人心地不错,算不上奸诈狡猾,但他后来毕竟陈桥兵变,夺了后周皇位。不过他没有杀柴荣的子嗣旧臣,这一点上也算是历代篡位者中很难得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