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感情破裂,該不該為了孩子不離婚?

這幾天,微博熱搜上有一幅漫畫,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討論。一位6歲的小孩在爸媽離婚後,用漫畫的形式向大家描述了他的生活。

夫妻感情破裂,該不該為了孩子不離婚?

在這位6歲孩子的畫裡,即使他爸媽已經離婚了,他依然活得很開心。他依舊住在以前的房子裡,爸爸陪他睡覺,陪他玩。媽媽也住在附近的房子,幾乎每天都會去看他,帶他去吃好吃的,去買衣服。爸媽見面也不再吵架,還一起帶他出國旅遊和購物。

在他的眼裡,這樣的日子比爸媽離婚前的日子過得開心多了,不用面對父母不斷吵架帶來的恐慌。他不認為他生活在破碎的家庭裡,相反,他覺得他得到了父母更多的關愛。

這幅漫畫被公開之後,引起了國內外網友激烈的討論。有些網友認為,離婚了對孩子是好事,能讓孩子在父母爭吵的惡境中得以解脫。有些網友則認為,很少家庭能做到好聚好散,大多數離婚的家庭都會給孩子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那麼,究竟夫妻感情破裂,該不該為了孩子繼續維持婚姻?

夫妻感情破裂,該不該為了孩子不離婚?

維持方說:單親生活,會給孩子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在中國現有上億個家庭中,約有上千萬的單親孩子,並且每年以50萬到60萬的數量遞增。調差還顯示,單親孩子多表現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傾向,犯罪率更是高達40%。所以說,父母離婚嚴重影響其孩子的情感、意志和性格的發展。

即便是撫養方給予了孩子充足的愛和物質條件,親情的缺席也永遠無法彌補。在這破碎的家庭中,伴隨著喪失與被拋棄感而來的,是孩子內心中的不安全感,他們會排斥與異性相處,從心裡覺得總會有分離的一天,與其要面對分離的痛苦,還不如不去接觸。

孤獨感更是一直圍繞在他們身邊。父母離異使他們在心靈深處厭惡或憎恨父母,尤其是看到同伴們在父母面前撒嬌時他們更感到嫉妒,更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表現得沉默寡言。

夫妻感情破裂,該不該為了孩子不離婚?

《透明人》裡的姜思達就說過,他現在很難去相信別人了,原因是小時候父母離婚,爸媽總會互相數落對方,眼看著曾經親密的親人,變成了仇人,久而久之他也很難去相信他人,把自己的心交出去了。這種自我封閉和對他人缺乏信任的心靈痛楚是長久的。

所以說,從為人父母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不能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給予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是父母首要的責任,如果沒做好這個心理準備,就不要選擇生孩子。作為父母不能太自私,不顧孩子的感受。

夫妻感情破裂,該不該為了孩子不離婚?

維持方:孩子要承受父母離婚帶來的社會壓力

父母離異,不單單只是一個家庭的事,往往會引起周圍身邊人的討論。最使孩子難堪的莫過於他人的閒話了,特別是同學們的笑話,笑話他們都是被父母拋棄的孩子,讓孩子倍感壓力,覺得自己與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區別。這些輿論的壓力使他們抬不起頭來。

他們因此而為父母的離異感到羞愧。父母的離婚已讓他們感到慌亂,輿論的壓力則更殘酷地讓他們備受折磨。這個社會對離異家庭的寬容度還不足,離異家庭孩子往往需要揹負沉重的包袱,極容易產生各種心理疾病。要離婚,哪有這麼容易?

夫妻感情破裂,該不該為了孩子不離婚?

離婚方說:勉強維持下去,孩子也不會快樂,何必呢?

許多父母會認為,為了孩子好就不應該離婚。他們覺得只要家庭完整,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護。可是,這種想法也太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了。

如果夫妻雙方長期處於冷漠的狀態,"不離婚"也只是將孩子囚禁在一個冰冷、無情的環境中,看不到愛,也感受不到愛。這樣會使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在以後人生觀的塑造中,會以自我保護意識為先,不容易與外界的人事親近,慢慢變得冷漠煩躁。

父母離婚與否,對孩子的傷害其實都是同等級別的。貌合神離的婚姻,只會讓孩子看到人與人之間感情的將就和敷衍,看到父母雙方的虛偽和無奈,對孩子以後情感觀的塑造也會造成影響。

夫妻感情破裂,該不該為了孩子不離婚?

離婚方:孩子幸福與否與父母婚姻沒有必然關係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愛遠比一個完整的家更重要,孩子需要的是真實有愛的成長環境,而不是勉強在一起的冷漠家庭。如果雙方分開後,雙方能依然對孩子高度負責,給他們良好的教育,給他們更多的關愛,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那麼,孩子也同樣能夠健康成長!他們得到的與普通家庭並無差別。就像微博裡的漫畫那樣,孩子只要是在有愛的環境中成長,也同樣快樂開心,甚至比父母離婚前的生活還要更好。

夫妻感情破裂,該不該為了孩子不離婚?

夫妻感情破裂,不管離婚與否,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但問題是,到底該不該離婚呢?怎樣做才能降低對孩子的傷害,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呢?面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