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的发展和崛起,数百年的隐忍,带来整个部族的崛起

周王朝是我国有史籍记载最早的朝代,武王伐纣开启了大周八百年基业,也使得古代奴隶社会的封建制发展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

周王朝对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贡献就是周公旦所编著的《周礼》,它从人文精神、社会治理、政治制度、治国理念等多方面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约束。更是被后来的儒家奉为经典,对中华文明的启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将远古氏族社会发展起来的宗法制度,发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体系。而其延伸出的“家国同构”思想,在我们长期发展中被保留了下来。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就像皇帝做为一国之主,父权和君权互为表里,以至古人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在华夏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王朝,是如何发展和崛起的。

周人的发展和崛起,数百年的隐忍,带来整个部族的崛起

01、周人的起源追溯

周人发源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属于黄帝的直系后裔。只是在尧执政的时候,黄帝的有熊氏已经沦落成为一个方国。根据《诗经.大雅.生民》的记载,关于周人的始祖“弃”的出生,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有一年春天,姜嫄出郊外春游,遇到一个巨人的脚印。这个脚印对姜嫄产生了奇妙的吸引力,以至姜嫄将自己的脚踏进了巨人的脚印中。顿时感觉到腹部一阵暖流,十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孩。本来姜嫄是要遗弃的,可是将他扔在路边,过往的牛车都绕开他。又想仍到山林,可惜人太多。后来就扔到了结冰的河面上。却发生了更神奇的事情,有鸟用羽翼护佑。以为神人就抱回家养了起来,因为本来想丢弃掉的,所以叫“弃”。

周人的发展和崛起,数百年的隐忍,带来整个部族的崛起

《诗经.大雅.生民》原文

这里解释一下,这个故事并不能证明弃是一个私生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故事流传,是后人为了赞扬祖先的丰功伟绩而进行的神化。弃小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他玩的游戏都是种植一些农作物。长大之后他的耕作技能更加出众,族人经常向他学习。这些事被尧得知后,就将他提拔成整个联盟的农业老师,还给弃封了一块地就是邰(今陕西武功县),人们都以官职称呼他为“后稷”。

02、豳、岐阳,动乱迁徙中的发展

自从弃在邰地发展以后,周人长期在渭河流域中游生活。到了夏朝末年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周部族迁居到更加遥远的“豳”(今陕西彬州市及周边)。根据《诗经.大雅.公刘》中的记载:在后稷的四世孙公刘时期,率族人迁居到了更遥远的豳地。诗经中详细描述了公刘率领族人迁居的准备工作,盛赞了公刘为族人考虑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诗歌的后半段周人迁移到豳地定居以后,庆祝宴会上的情景。

周人的发展和崛起,数百年的隐忍,带来整个部族的崛起

周人迁徙路线示意图

《诗经.豳风》共七篇,详细描述了周人先祖在豳地的生活和劳动生产活动。《豳风.七月》中的“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无不反应了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1959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发现的亭口碾子沟先周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有碳化的农作物高梁颗粒及角质点播器,骨质、石质生产工具。周人在豳地共发展了十代人,

后来由于西部戎狄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在古公亶父率领族人回到岐山南边的周原。这里有渭河穿境而过,周边田野平整更加适合周人的农耕生活。他们重新建立城市、开垦田地,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03、商、周的百年恩怨

周人回归渭河流域并且重新安定下来,由于周人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他们很快成为渭河流域的大城邦。等到商王武乙时期,周人已经成为商朝西部边境有一定威胁力的部族。商王为了拉拢周人,对他们采取了怀柔政策。商王武乙授予周人西部的征伐的权力。这时候周人的首领已经是古公亶父的儿子季历了,在武乙时期季历灭程国、征义渠伐鬼方,很快便将渭河中游的关中地区稳稳掌握在手里。

周人的发展和崛起,数百年的隐忍,带来整个部族的崛起

商朝鼎盛时期疆域图

等到武乙的儿子文丁继位的时候,他继续对周人采取怀柔政策,希望周人能帮自己安稳西部边境取缔。看着商王的友好态度,季历又开始发疯了。他先发兵讨伐山西南部余吾戎,获胜后被封为”“牧师”,这个职位不是放牧的意思,而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专征专伐的权力。

有了专事征伐权力的季历就更加放开手脚了,他先战败了始呼戎。过了几年又打败了翳徒戎。正当季历越来越勇猛的时候,商王文丁却坐不住了。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们酣睡,在季历声名大振前往殷都献俘报捷的时候,商王文丁不停的赏赐和嘉奖,将季历封为西伯。这个职位已经是西部诸侯之长的意思了,季历面对商王的热情也是十分开心,然而就在他准备返回西岐的时候,却被商王下令关了起来,很快季历就死在了殷商的首都。

周人的发展和崛起,数百年的隐忍,带来整个部族的崛起

04、殷商自顾不暇和周人的崛起

季历的非正常死亡,非但没能实现钳制周人的愿望,反而加深了商、周之间的矛盾。这边季历的儿子姬昌天天想着报仇,而殷商却因为自然灾害日渐衰落。商王文丁去世后,东夷不停的叛乱,为了避免周人和东夷两面夹击,帝乙不得不将自己的妹妹嫁给西伯姬昌,以表达商王朝对周人的歉意。《诗经.大雅.大明》中“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对这段做了详细的记载,还诞生了天作之合的成语。这个时候的周人已经成殷商的心腹大患,殷商不得不通过和亲来维护商周之间的平衡。

周人的发展和崛起,数百年的隐忍,带来整个部族的崛起

商末时期,商周势力范围示意图

帝乙时期周人很少四处征伐,而是安安静静的发展经济。等到帝乙的儿子帝辛(商纣王)继位的时候,积攒了强大实力的周人借着商王给与的专事征伐的权力,先后征服了犬戎和密须。帝辛不得不将西伯侯姬昌提拔为朝廷的三公之一,希望借此监视和牵制周人的扩张。周人想方设法的贡献宝物和美女,才终于使得姬昌被释放回来。为了打消殷商对自己的疑心,姬昌主动将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敬献给帝辛。后来姬昌又消灭了山西地区的黎国和崇侯的崇国,至此天下周人有其二,其势力范围扩张至今天的河南中西部、山西中部。

周人的发展和崛起,数百年的隐忍,带来整个部族的崛起

公刘墓远景

结语:

周人经过十代人在豳地休养生息,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生产劳动制度。他们优越于其他部族的劳动效率和生产能力,使得周人在迁居岐上南边的周原以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周人在豳地长期与戎狄之间的斗争经验,虽然他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同时也让他们的战斗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生存与扩张间不断周人的崛起。

古公亶父的迁居使得周人获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周王季历的四方拓土和文王姬昌仁政爱民下,周人的实力不断的增强。殷商和西周之间的实力逐渐失去了平衡,当殷商在衰落中不断遭遇东夷和淮夷挑战的时候,周人却悄悄的西部完成了力量的积蓄。殷商和西周的终极对决即将展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