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行業將迎來重大變革,新能效指標陰影下企業如何洞見未來?

2019空調行業品牌競爭相當激烈,馬太效應愈加明顯,頭部龍頭品牌擠壓中小品牌市場,究其原因,筆者這裡認為有2點:

1、 空調行業在經歷了2016-2018三年的高速增長後,2019已然出現頹勢,雖然行業內還有知名人物發聲:空調製造業沒有天花板!但是數據告訴我們:僅是2019年上半年,國內家用空調零售額1137億元,同比就下降了1.4%,而黃金的第三季度旺季的增速也有限,僅為個位數。線上線下的打通導致信息高度透明,物流和支付的快速便捷倒逼廠商跟上時代。

空調行業將迎來重大變革,新能效指標陰影下企業如何洞見未來?

2、 年中空調能效新指標的消息就不絕於耳,年底千千萬萬的暖通人翹首以盼,總算等到了空調能效新標準的正式頒佈。之前空調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已經運行了14年,因為長期未有變革和漏洞問題,市場上出現了一部分能效虛標的情況。前段時間北京消協還進行並測試了一批主流空調企業(將近50家)的產品能效比較性試驗,又再次把空調能效這回事推到了輿論的漩渦中。種種跡象告訴我們:空調行業將迎來重大性變革!

空調行業將迎來重大變革,新能效指標陰影下企業如何洞見未來?

那麼,在市場步步緊逼,新標準真正實施之前,空調廠商應該如何應對?歷史告訴我們,要想在一場戰鬥中獲勝,首先得做到知己知彼。

距離新標準的正式實施還有將近半年的時間,如何把握住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幾個月時間成了決勝的關鍵。

空調行業將迎來重大變革,新能效指標陰影下企業如何洞見未來?

總結一下,新版能效標準有以下幾大變化:

1、 定頻、變頻合二為一,指標進一步提升;

2、 低環境溫度熱泵熱風機和變頻整體式空調器納入標準範圍;

3、 能效等級由3個變成5個,定頻、變頻等級以及等級指標值均相同;

4、 去掉了節能評價值;

5、 待機功率考慮全面,測試方法引用國家標準;

6、 給出空調器季節能源消耗效率和全年能源消耗效率的計算方法。

從筆者的角度來看,新標準的制定有好有壞,一方面,這是政府在推動我國空調產品向著高端、節能方向不斷髮展,這次改革必然會加速空調企業的發展和走勢。

另一方面,此次改革必然會在空調界引起軒然大波,新一輪的競爭將在這數月內打響,不達標的定頻空調因為缺乏競爭力,所以價格戰將再次掀起,不少企業將要被淘汰。

空調行業將迎來重大變革,新能效指標陰影下企業如何洞見未來?

但筆者這裡也要勸暖通人放寬心,因為不在空調標準裡的那些定頻空調雖然在產品層面上缺乏競爭力但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短期不會在市場上消失。

因為消費者購買前必然會考慮購買成本,在預算內反覆比較,而新標準規定的空調價格必然比較高,會超出一般預算範圍。

其次相關政策的傳播也不會那麼快速,人們要了解需要一個過程,比如沒看過我這篇文章的可能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

最後是安裝上,變頻空調的安裝可比定頻空調的安裝費時費力多了,需要抽真空。所以無論在價格還是時間或是安裝上,這批不在標準內的定頻空調短時間內還是比較"誘人"的。

空調行業將迎來重大變革,新能效指標陰影下企業如何洞見未來?

同時筆者也希望暖通人這段時間內應該歇一歇了,為了更好的空調產業佈局和企業的良好發展,應該放棄火藥味十足的價格戰,將精力集中到產品的研發上吧!畢竟產品才是一個企業的核心,沒有達標的產品,企業被淘汰的日子也就在這數月之間了。

優勝劣汰,行業出現重大變革之時,也恰是一輪洗牌之時,對於老牌空調廠商而言,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拐點,一個能夠改變企業地位和產業佈局的時機就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