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打卡被封杀,你还会坚持学习吗?

导语

一直以来,微信都明确禁止利用微信产品功能进行诱导分享的行为,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毕竟微信生态下的流量池相当“肥沃”,还是有不少平台打着“擦边球”。直到这次,微信不再留有余地,再度明确违规行为,强调处理办法且公开违规账号行为发布了《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

5月14日,众多英语培训机构纷纷推出了政策调整通知——每日背单词或阅读原版英文文章一定时间后,无需分享到朋友圈,也算打卡成功。小编前不久刚加入“刷屏大军”,收到政策调整通知后很高兴,本以为是该公众号认识到自身的机制不妥而做出了调整。但不久后又收到了几家公众号的整改通知,为什么各大公众号都纷纷开始改变自己推行已久的政策了呢?

朋友圈打卡被封杀,你还会坚持学习吗?

原来微信安全中心推出了一篇“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明确表示朋友圈打卡行为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度,所以微信团队对这类营销手段加以限制处理。当然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朋友圈终于有了一分的清净。同时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有部分网友表示分享朋友圈打卡是自己学习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方便复习,不喜欢自己的人可以屏蔽,而且在朋友圈打卡还能传播学习之风的正能量,既监督自己养成打卡的好习惯同时又能激励别人齐头并进,何乐不为。

朋友圈打卡族的三类人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讲究一个晒字,晒娃、晒老公、晒恩爱、晒闺蜜、晒旅行、晒自拍、晒工作、晒加班——甚至晒学习。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朋友圈“英语打卡”变成了一种潮流和趋势。相关数据表明,比起线下培训教育,超过40%的学英语族群更加倾向于使用APP进行英语学习,学习软件也是五花八门,主要以口语、阅读、写作为主,朋友圈突然出现了全民学英语的状态。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每天看到朋友圈打卡学英语的同学,内心会隐隐有一种负罪感,别人都在努力学习,自己却还在浑浑噩噩,似乎不跟上大队伍,就要被社会淘汰了。正是这种心理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我们今天不讨论朋友圈打卡这样的行为对于软件团队营销手段的影响,我们来讨论下这些打卡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心理。

不难发现,一般朋友圈打卡族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有应试需求,踏踏实实地背单词型。他们认为,只要你认得每一个单词,就不怕有沟通和阅读有障碍。因此商家抓住了这个心理作用,他们推出了图文记忆法,朋友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类人。他们每每记住一个单词,就扩充了自己的词汇量,当他们每周目标达成后会分享到朋友圈,让朋友知道自己又熟记了多少单词。

第二类是看似“知识渊博”实则“一知半解”者,英语学习中最头疼的就是阅读理解这部分。因为阅读理解不单单考验你的词汇量,同时还需要考察自己是否真正了解文章的含义。英语学习APP里的老师,逐字逐句将文章读出来,分析文章中的生词(大部分人认为是生词的词)和复杂句进行简单讲解和翻译,让你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型,同时也让你熟悉单词的发音,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一般要求分享至朋友圈的推文会有起非常高端的标题,甚至往往会寻求近期的热门事件:苹果发布会?漫威新片?联合国?……以此来提升用户朋友圈的逼格和自身产品的品牌效应。

还有一类是实用主义练习口语型,光会听会写不会说,俗称“哑巴英语”。学习软件也推出了相应的口语跟读,AI打分测评,甚至只要花9.9元就能得到专业美式发音的指导,确实很心动,很容易买一套自我锻炼。但实际效果又如何呢?

朋友圈打卡被封杀,你还会坚持学习吗?

打卡只是一种辅助工具

可能你在学习软件中的测评分数很高,但这并不能代表你的实际英语水平。软件确实可以提高你的英语水平,但英语学习者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寄托用在上面。比如第一类单词党,你就算认识记住了很多单词,不代表你会应用,APP上记住的单词,很多生活中你是运用不到的。英语单词是用来使用,而并非用来考试的工具。要用单词的宽度来考证自己,而不是用数量去衡量你的能力。再来说说学习软件中的口语交流环节,虽然是模拟真人场景,但毕竟你面对的还只是手机,并不是真正的人。当你面对面和对方进行口语交流的时候,你的表达,你的言情,你的肢体,都会是一种自信的体现,这是APP上无法获取的东西。

朋友圈打卡被封杀,你还会坚持学习吗?

学习英语的APP五花八门,付费类型的线上软件也有许多,但是否真的合适自己值得考量。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学习时间,还有考虑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水平以及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盲目跟风不可取,真正的学习是应该把软件和现实运用相结合,要把软件的学习作为一种辅助工具。

职职说

英语其实就是一门语言

不管使用哪种学习工具

只要你学会交流,懂得思考,善于运用

都一定会学有所成

朋友圈禁止学习打卡之后

你是否还会自觉坚持学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