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人员,如何破解“低人一等,回报远小于付出”的痛点?


事业编制人员,如何破解“低人一等,回报远小于付出”的痛点?

注:文章所列举情况只包括管理岗,不包括专业技术岗,其与管理岗晋升路线不同,待遇差距也很大。

01

事业编人员的无奈和困局

最近听一个读者向我倾诉她先生的故事,令我感触颇多,却又深感无力。

她先生是市里某单位的事业编人员,同时也是单位的一员大将,多年来为工作鞠躬尽瘁,几乎所有重要的稿子都出自他的手,每任领导也都对他赞不绝口。

他的确是个优秀的笔杆子,不光在业务上能写,所写的稿件还多次发表于省里市里的主流媒体。

可是那些沉甸甸的样刊样报,除了为他带来为数不多的稿费以外,似乎对生活并无太大改观。

笔杆子当了十几年,他快40岁了,写出了一身毛病——颈椎病、近视眼、痔疮;领导们虽然满意,却也只停留于口头表扬,拿不出什么实际奖励。

最重要的是——看不到任何奋斗的希望,年纪越大,越是陷入迷茫。

年轻时被各任领导的交口称赞和随手画的饼所迷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干就能改变命运;

直到不惑之年已在眼前,才越来越绝望地看清楚一个事实:

编制摆在眼前,注定了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改变无法晋升的命运。无论如何优秀、如何付出,只因为是事业编,向上晋升的通道就是紧锁着的。

他想不明白,为何还要努力,为何还要拼搏?

事业编制人员,如何破解“低人一等,回报远小于付出”的痛点?


无独有偶,前两天,我们单位也上演了一场小小的闹剧。

办公室将每个处室的目标员叫来开会(包括几个下属事业单位的人),分配今年目标考核的具体工作。

大概是出于激励的目的,在布置工作前,办公室主任老孙先是满面春风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去年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人获得了5000块的平安综治奖,下个月就能到账”。

然后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些什么,尴尬地补充了一句:“哦对了,这钱只有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有,事业单位是没有的。”

一听这话,两个心直口快的事业单位人员立马接过话茬讽刺起来:

“就是说我们不够平安?还是不够综治?”

“我就知道,干起活来人人一样,分粮时就分三六九等了,呵呵。”

现场氛围顿时变得极其微妙,老孙干咳了几声,说不下去了。

事业编制人员,如何破解“低人一等,回报远小于付出”的痛点?


02

待遇上——同工不同酬

前程上——被压在花果山下500年

如果你是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人员、乡镇或县城里的事业编,肯定对以上两个故事感同身受。

因为编制不同,在享受待遇时,“低人一等”的感受特别明显。按劳分配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事实上你干得更多再累,仍然比不上那些混日子的老公务员拿得多。

因为身份禁锢,每次提拔时,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比自己小、比自己懒的公务员冲到自己前面去当了领导。

而自己,只能当那只被压在花果山下的猴子,一等就是500年。

更可悲的是,因为行政编制卡得严,现在很多机关单位都极度缺人,只能抓事业单位人员来干公务员的活。

这就决定了很多事业单位人员的处境相当悲凉,看不到美好的未来,却仍然被当作老黄牛,被工作的鞭子抽着往前干,身体充满劳累,心情却很压抑。

我的同事小马就是这样一个可怜人,他已经被借调到我们机关10年了,作为唯一的事业编,每天跟着一堆公务员干一样的活,同工却不同酬。

春去秋来,同龄人都已经是科级干部,拿着750元的车补,光是车补这一块,一年就比他多了9000元,再加上工资,一年待遇差距在2万元以上。

他心怀不满,却无力改变这种不公。

事业编制人员,如何破解“低人一等,回报远小于付出”的痛点?


03

关于渺茫的提拔可能性

首先,我要给事业编的同学们浇一盆冷水:

如果你的领导到现在还在给你灌鸡汤,信誓旦旦地告诉你“只要好好干,以后有机会转行政编”的鬼话,请你一个字也不要相信。

不是说这种可能性没有,而是极其渺茫,硬要说概率的话,大概是1%以下吧。

简单说来,有且仅有一种情况可以实现:

当你在所属的事业单位中被提拔为领导岗位,即可通过交流任职,调任至机关单位担任同级领导,从而实现事业编往行政编的转变。

但是这条路,实在是太难走了。

打个比方来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是市自然资源局下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有在编人员30名,其中包括你。

而你要想到自然资源局去做公务员,唯有超越29名同事,成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副主任或主任,才有可能(注意只是有可能)交流任职到机关里,继而实现身份的转变。

讲个笑话:前面提到的小马,领导一直安抚他,让他别有顾虑好好干,说已经在考虑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问题,并且已经解决了2名,迟早会轮到他。

他掐指一算,自己前面还有16个人,大概也就需要48年,方可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从而曲线解决身份了。

事业编制人员,如何破解“低人一等,回报远小于付出”的痛点?


04

如何破解以上痛点?

送你三个建议

第一,永远不要在机场等一艘船,早日清醒,趁着年轻,努力考上公务员编制。

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位先生,实力非常突出,在考试能力上必然也不会弱。

可是他却选择在工作上埋头苦干,耽误了大好年华,等醒悟过来想通过考公改变身份,为时已晚,超过了年龄限制。

公考对于社会考生的限制是35岁及以下(研究生可到40岁),对于事业编制没有明显限制,只要你能搞到《同意报考证明》就行。

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想要改变编制性质,考公是一条最优选的路,没有之一。

不要当温水里的青蛙,趁着年轻加油准备考试,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

第二,工作上不要太入戏,盲目付出前,对自己的身份要有清醒的认知。

在领导拼命给大家灌鸡汤,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的总体氛围下,事业编的人跟着一众公务员,会很容易迷失自我,产生“只有这么拼命干不求回报才是政治正确”的错觉,仿佛自己开口要待遇、要前途是一件羞耻的事。

错了。作为普通的劳动者,我们工作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让生活更好、让家人更幸福,凭什么不能争取更合理的付出回报比例?

盲目讲究奉献、抛弃小家只谈大家的行为,是不现实的集体主义,这是一个绝对的误区。

既然大家编制不一、待遇不一、前景不一,“常态化”“高负荷”的付出,就不应该成为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普遍要求。

再说句大实话,往好了看,你提拔空间渺茫;往差了看,你编制在手,领导也没法开除你;进退空间都极小,你又何必把自己逼得那么辛苦、那么委屈?

事业编制人员,如何破解“低人一等,回报远小于付出”的痛点?


第三,开诚布公,与领导深入交流谈心,告诉他你的真实想法和顾虑。

前面那位小马,这点就做得很好。作为长期借调在机关的事业编人员,他与自己的处长是老熟人了,也经常进行深度谈心。

他对于自己的委屈现状丝毫不隐瞒,直截了当地告诉处长:

“作为事业编,我比你们拿的待遇少、前景暗,每年看到提拔公示,要说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工作上,我尽可能配合您,但是真的没法做到鞠躬尽瘁,请理解。”

这些东西,你不说领导也知道,但是大家一般都不会去戳破这层窗户纸,领导选择装傻,下属也假装没有想法。

可是,何必苦苦维持表面和谐呢?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一大好处:

领导了解了你的真实想法,他自己身为公务员、身为领导,要啥有啥,却给不了你这个下属什么实际的东西,自己都会不好意思再把你往死里面用。

但是,当你不幸碰上个厚脸皮领导?那也不难,多次委婉拒绝即可。

周末打电话让你去加班,你就人机分离2小时后回电话;晚上让你改个稿,你第二天才告诉他,不好意思,我昨天睡得早,今天早上才看见。

这种拒绝,既保全了领导的面子,也表明了你拒绝承担更沉的工作担子的态度。

次数多了,领导自然也就明白了你的心意。面对这样的“佛系”下属,他们并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人各有志,谁也不敢说逼你24小时轮轴转就是正确的。

8小时内,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兢兢业业足够认真踏实;

8小时外,顾好家庭、让自己活得更舒适。

对工作问心无愧,对自己但求不悔,这也不失为一条平淡而幸福的人生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