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大机箱在桌面放了一段时间,感觉还是太浪费空间了,想自己DIY个尺寸紧凑的MATX小机箱。这次就是为了DIY机箱的风道设计做测试,感觉测试结果对大家应该也有参考价值,所以发文共享一下。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 一般机箱装水冷的风向很让人纠结,要么把CPU热量吹回机箱,要么用机箱里的热空气给水冷排散热,怎么都感觉不爽。我始终认为水冷要有单独的散热风道,才能对机箱的整体散热会有帮助,传统结构机箱都不大适合装水冷。我现在使用的是骨伽的MATX开放式机箱搭配一体水冷,这个机箱有专门的侧向水冷风道,算是设计比较合理了,但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体积比较大。这次我自己打算DIY个风冷机箱,所以测试也是以风冷为主。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在换风冷测试前还是大概测试下水冷的效果,​多数12cm风扇的转速超过1000噪音就难以控制,所以我把所有风扇设置到1000左右的转速,水泵则还是让它自动调速,最高转速在2600左右。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我用的是8086k加Z390主板,没有超频使用,​在这个基本属于裸奔性质的开放式机箱里,240水冷搭配顶部两个12cm风扇,AIDA62单烤FPU半小时后,CPU和主板的温度在72/41。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 ​新机箱打算换上的散热器是酷冷至尊的T620M 黑武士,6热管搭配内藏的12cm风扇,上下都有外壳包裹,加上全黑化处理的外观不容易看透内部,整体性要比常见的散热器强得多。从配置和售价来说,T620都属于旗舰风冷散热器这一级别。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从侧面可以透过散热片缝隙看到内部的风扇以及整体结构,最特殊的就是它的长螺丝,从顶部一直贯穿到底部,给安装带来极大的便利。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散热器的扣具看起来零件很多,支持AMD和Intel在售的全接口。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每次重新装机我都要话很长时间去理线,这次实在懒得折腾,就直接在这个近乎裸奔的开放式里测试了,​换上风冷后机箱前面1/3瞬间感觉成了多余的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散热器对内存和主板散热片位置做了避让设计,即便内存换成加高的光污染内存也没问题,不过把这16GB*4换一圈成本有点高,以后再说吧。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测试主要就看主板区域一小块地方,首先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测试下T620M和水冷性能差距多少。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两个机箱风扇同样1000转速的情况下,CPU主板温度仅为69/37,效果居然还强于风扇限速1000的水冷,不过这时候散热器的转速达到了最高的1900多,噪音也明显高于水冷了。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然后我逐渐降低风扇的转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测试,最终T620M风扇降速到1600左右,CPU温度基本与水冷一致,噪音也基本降到了和全速水泵差不多的水平,后面的测试都是基于这个转速的。得益于风冷带来的气流,主板温度仅为38度,明显要低于水冷效果。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我用一个大小合适的纸箱把主板整个封了起来,用来模拟大闷罐机箱的效果。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当然“机箱”前后还是留出了120*240的透气孔,这跟常见的机箱比较类似,不过深度要远小于普通机箱,倒是跟我考虑DIY的紧凑型机箱类似。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大闷罐机箱自然发热严重,尤其是紧凑型小容量机箱,CPU迅速就上升到77度,主板温度不到20分钟就上升到44度,明显还没到顶,如果再加上显卡散热,显然是顶不住的。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然后在“机箱”前端装两个1000转的12cm风扇,这就是最简单结构前后贯通型风道了。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这个简单的风道效果立竿见影,CPU和主板降到了71/34的温度,CPU温度和裸奔状态类似,而风道对主板的散热改善非常明显。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然后我又在“机箱”顶部开了120*240的孔,但是风扇没有通电,看看机箱顶部加散热孔是否有效。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从测试结果来看,顶部加散热孔还是有效果了,CPU主板温度都进一步下降了。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然后我又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很多机箱的前面风扇位做成120mm、140mm兼容的安装位,如果装个偏小的风扇周围留下一圈缝隙,如果风扇不是特别强力的话,会影响机箱内部压力。所以我又把“机箱”前面的开孔扩大测试了下效果,这时依旧没有开顶部风扇。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实测发现跟我担心的还是有关系,进风面密封效果变差后,CPU温度略有上升,看来机箱前面风扇位还是尽量安装最大尺寸的风扇,如果用小风扇考虑把周围空隙封堵一下,对风道会有所帮助。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然后我打开了机箱顶部风扇往外吹,顶部风扇让风道拐了弯,CPU温度从开风扇前的上限71变成了下限71,显然温度算是上升了,但主板温度下降了。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试试四个风扇同时运行下裸奔的温度情况呢。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裸奔下CPU温度比较低,但对主板散热不利,显然想要主板散热好还是强悍的风道更靠谱些。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最后把所有测试数据做个汇总表格总结下吧。

  1. 裸奔情况下会比大闷罐好的多,但显然不如风道强悍的机箱温度低,尤其是主板温度,不过这情况下主板温度也不算高,其实没必要太在意。
  2. 考虑板卡的阻挡方向,机箱风道主要还是依靠前后贯穿,上下加开散热孔会有一定帮助,但是帮助不大,乱装风扇会干扰风道,甚至可能有负面效果。
  3. 机器面前风扇周围尽量不留空效果会更好。
  4. 水冷想要用到极致效果,最好要给水冷排提供专门的风道。
装对风扇,大闷罐比裸奔更凉——机箱风扇N种装法的效果实测

​ 用水冷的情况下,​如果把机箱顶部风扇移到蓝色位置给主板做散热,我想主板散热效果也会改善很多吧,留到下次再测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