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患子宮內膜癌,還有機會生育嗎?

某日,主任的診室裡來了一個膚白貌美、穿著打扮時尚的年輕女性林女士,一看就是事業有成的職業女性。然而,她的臉上卻滿布愁容。原來,林女士年輕時為了打拼事業,沒那麼早要孩子,近日,自覺月經出現異常,加上正有生育打算,就到醫院做了檢查。這不,一查就查出來要緊事,原來,林女士檢查出來很大可能患了子宮內膜癌。這可一下子使她的情緒跌落到失落的深淵。曾經就診就有醫生建議她手術切除子宮,並進行相應的治療。可是,這樣一來,她不但不能擁有自己的孩子,還可能失去疼愛她的丈夫,失去多年經營的溫馨家庭。作為一個現代女強人,她接受不了。於是,她開始四處求醫。

那麼,年紀輕輕患了子宮內膜癌,還有生育的可能性嗎?答案是有可能的。

年輕女性患子宮內膜癌,還有機會生育嗎?

年輕女性患子宮內膜癌,還有機會生育嗎?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多發生於絕經後的老年女性,約25%病例發生在絕經前,10%的患者年齡<40歲,並且近年來年輕子宮內膜癌患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子宮內膜癌的標準初始治療為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及盆腔和(或)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一旦選擇標準的手術治療,意味著患者將永久喪失生育能力,於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而言無異於天打雷劈。而我們現在需要了解的是,約80%年輕子宮內膜癌為Ⅰ型子宮內膜癌,與無對抗雌激素持續過高有關,分化良好。那麼,這就為保留生育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不過,並不是所有年輕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都有保留生育的機會。首先,必須是早期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其次,還需要完全滿足以下條件:① 年齡≤ 40 歲,有強烈的生育願望;② 病理組織類型為子宮內膜樣腺癌,高分化(G1);③ 影像學檢查證實腫瘤侷限在子宮內膜;④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均陽性表達;⑤ 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正常;⑥ 無孕激素治療禁忌證;⑦ 治療前評估生育功能,無其他生育障礙因素;⑧ 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並有較好的隨訪條件。一個患者能不能保留生育功能,以上這些都需要由婦科腫瘤專科醫生進行全面的評估。

子宮內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療方案有哪些可供選擇呢?

2.手術治療:宮腔鏡下電切病灶組織,手術前後可使用大劑量孕激素口服或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LNG-IUS)及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 (GnRH-a)聯合使用;

3.一般治療:子宮內膜癌通常合併2 型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症。控制體重,使BMI ≤ 25 kg/m2,並控制和穩定血糖,有助於提升療效。部分患者輔助中藥治療可以改善療效。

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由專科醫生進行評估,治療期間病情評估:每治療12周為一個療程。開始治療時,可每4~6周隨診一次。如符合下列任何情況之一者,應停止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療,並行手術治療,是否保留卵巢取決於患者年齡和病變風險。① 有確切證據證實疾病進展者;② 持續治療6個月,疾病無反應者;③ 反覆復發者;④ 不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不能耐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療者。

年輕女性患子宮內膜癌,還有機會生育嗎?

年輕女性患子宮內膜癌,還有機會生育嗎?

需要注意的是子宮內膜癌孕激素治療多在2 年內復發,建議子宮內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療完全緩解後,儘快行孕前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影響妊娠的因素。根據不同情況實施個體化助孕方案。如監測排卵、誘導排卵,考慮到年齡對生育功能的影響,建議儘早採用輔助生殖技術(ART)助孕治療。在完成生育後,儘快繼續腫瘤的治療,而不是置之不理。

中山六院婦科 莫曉珊 陳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