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1, 器材说明

参宿四可能要爆炸了,或许我们即将看到浩瀚宇宙为我们记录下的600多年前的影像。仰望星空,看着光所记录的历史。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位于猎户肩膀的参宿四

平时星野的拍比较多,一直认为想要去触碰深空的拍摄,总觉得深空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会比较高。实际简单尝试了几个入门级的目标后,发现并没想象中的复杂,只是爱好和玩玩的话,手边的设备基本就能胜任了。最初进行尝试器材如下:

相机:A7M3

镜头:70-200 F2.8

一个普通的相机三脚架

因为只是尝试,还没入坑,所以还没入手赤道仪。

2, 简单拍摄方法说明。

因为设备的限制,只能停留在几个入门的天体进行尝试。比如M31和M42等等。肉眼基本可以进行跟踪和方便对焦。

由于没有赤道仪来抵消地球的自转,所以需要人工的对天体进行简单的追踪。

用M31来举例,200mm的焦段大约是这样的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Stellarium 模拟全画幅200mm焦段截图】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Stellarium 模拟APSC画幅200mm焦段截图】

在对好目标后,需要尽可能的将目标主体放置在画面边缘。因为在长时间的累积曝光中,主体会在画面移动。和拍摄星野时一样,在地基的固定视角下,天体是会移动的。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M31动图】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M42动图】

没有赤道仪,星点为了不脱线,单张曝光时间只能控制星空的500或者600的法则中,也就是2-2.5秒左右的曝光。就需要超高的ISO和足够大的光圈来支持。

大约每隔一段时间目标主体可能离开画面,需要进行手动的重新追踪一次。

对于M31,M42大约25分钟的累计曝光时间就够了。

3, 实际效果

下面两张就是初次尝试深空目标,在没有使用赤道仪的情况下,所拍摄的M31和M42。这两个目标相对比较好寻找,环境好点地方都是肉眼可见目标,方便对焦和构图。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M31】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M42】

4, 简单后期处理

简单的后期处理,有很多软件可以使用,像大多数人比较熟悉Deep Sky Stacker,笔者之前有介绍过的来至宝岛作者的Sequator,还有PixInsight,MaxIm DL 6等更专业点的软件都可以使用。其实主要是完成如下步骤:1,星点对齐;2,堆栈和降噪。

操作都比较简单,下面以Sequator为例。

第1步导入照片,暗场(用于降噪),还有偏场等等,如果像笔者首次尝试,只拍了亮场照片的也没说明太大问题,还是能够正常的出片。

第2步,选择输出路径。

第3步,对齐方式和堆栈的一些参数。

第4步,开始,等待输出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步骤1、2】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步骤3】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步骤4】

然后就是会得到一张经过星点对齐后堆栈好的输出图片。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得到的堆栈完成的图片】

接下来进入Photoshop等图片处理软件进行调色、裁剪、旋转等等操作后得到一张成片。

没有赤道仪也能拍深空

【M42】

5, 简单总结

这样可以比较方便的拍摄到一些深空天体的照片,同时深空的拍摄对于光污染的要求比星野更低,晴朗的夜空,即使在市区或者是近郊也可以拍着玩。同时提升一些器材的使用率、以及学习和熟悉浩瀚而又悠远的星空。

优点,方便,随时可拍,即使在城市,晴朗的夜空时,在自家的阳台、屋顶都可以尝试。

缺点,单张曝光时间短,后期照片数量大,处理慢,有一定的拖尾,位移大(后期裁减的画幅较多,可用像素较少)。需要比较熟悉天体的方位角度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