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穩天下安——吉安硬核措施護牢“米袋子”紀實

□陳有連、本報記者

驚蟄雷聲響,春耕不停歇。

與往年不同,今年要做到春耕生產、疫情防控兩不誤、兩手抓。越是困難時刻,越要有力有序推進春耕備耕,保障好市民的“米袋子”。

雨潤大地,人勤春早,地處吉泰盆地的吉安早稻春耕播種已有序鋪開。4月2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採訪瞭解到,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有力有序推進春耕備耕。各縣(市、區)已在對標對錶,按照生產規律,圍繞時序進度,緊盯目標節點,抓牢抓好春耕生產,政策助力、科技支撐、幫扶督導,激發種糧積極性,點亮農民增收希望,整地、下種、育秧,隨處可見忙碌的場景……一幅春意盎然的“春耕圖”正在井岡大地徐徐鋪展。

政策保障,夯實糧食生產基石

民以食為天,糧穩天下安。作為糧食生產大市———擁有10個糧食生產大縣(市、區)的吉安市,提前謀劃,迅速行動,適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政策交給群眾,把措施落到實處,紮紮實實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防止耕地拋荒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基本要求,對於穩定我市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糧食總產,推動農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為有效解決農村耕地拋荒問題,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穩定糧食生產,去年年底,我市未雨綢繆,下發了《關於切實做好耕地拋荒整治工作的通知》,全面推進耕地拋荒整治,增強糧食生產能力。通過藏糧於地,從制度上確保全市城鄉居民“米袋子”保障有力。

2月17日,我市制定出臺了《關於切實做好春耕備耕穩定全市糧食生產的通知》,深入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省、市應對疫情保障農產品生產供應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精神,有序有力推進春耕備耕,確保全年糧食生產順利開局。

吉安縣大沖鄉切實做好耕地拋荒整治,採取“一摸二壓三落”的嚴格措施。“一摸”即精準摸清底數。要求各村將能種早稻的田塊都上報,併到戶到人。“二壓”即層層壓實責任。採用鄉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組幹部包戶,下達責任狀給村支部書記,沒有完成任務的嚴厲追責。“三落”即落實經營主體。對無人種植的地塊由村委會作為耕作主體,確保應種盡種,完成縣裡下達任務。

安福縣為全面完成早稻種植任務,精準施策,針對全縣雜交油菜種植面積較大、收穫期較晚實情,提出並採取晚稻早種加再生稻的種植舉措,制定了全縣晚稻早種加再生稻工作實施方案,計劃全縣推廣面積6萬畝,縣農業農村局15個技術指導工作組下到全縣19個鄉鎮指導落實各項工作。

現代科技,助推早稻科學生產

我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速農業現代化步伐,無人機耕種、全自動工廠化育秧……新式“武器”、新鮮“招數”層出不窮。

3月11日,泰和縣沙村鎮綿溪村田野間,響起此起彼伏的農機轟鳴聲。一塊塊方方正正的水田裡,大的、小的、高的、矮的、鐵輪子的、橡膠胎的……各型農機來回穿梭,早已不是那耕牛遍地走的景象。1500畝田種雙季稻,從耕地播種、植保灌溉到收割烘乾,合作社裡幾個人就能幹完。去年,綿溪村合作社獲評全國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示範基地,優質稻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種植技術就是主要示範內容之一。

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泰和農業機械總動力已突破60萬千瓦,

拖拉機及配套各類農具有3萬多臺,水稻耕種收機械化綜合水平超過80%。去年底,該縣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專家團隊,田間地頭“點單”服務

近日,省農業農村廳駐吉安縣工作組,來到大沖鄉、油田鎮督導春耕生產、撂荒工作。工作組積極深入農業生產一線,用科技助力春耕生產和農業復工復產。

為了充分發揮市、縣兩級農技專家技術優勢,為春耕備耕提供農業生產技術服務,我市組建了春耕備耕農技專家服務團隊,深入春耕備耕一線開展“防疫情、帶技術、宣政策、送服務、保春耕、促生產”活動,進一步掀起春耕備耕熱潮,調動春耕備耕積極性,努力為全年糧食豐收開好局、起好步。

“推廣再生稻是個生態省工有效益的好方法,再生稻的收購價格很高,深受加工廠歡迎,還能解決早稻燒稻草的難題,我們老表很喜歡,是個一舉多得的好辦法!”4月1日,遂川縣農民阿華告訴記者。

遂川縣多為山地,長年光照不足,鄉村幹部普遍反映,多年都是種一季水稻。針對山區特點,專家團隊有的放矢,推廣一季稻+再生稻,並對提前播種和後續田間管理需要的技術支持,預先教給農戶。

據瞭解,再生稻產量雖然低一點,但收購價格要高30%左右,而且農藥化肥用量少,農藥化肥人工每畝省300元左右,種植效益和晚稻相差無幾,通過科技服務可以達到保種保收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