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自制“飛碟”升空後

53歲的湖北農民舒滿勝

又推出了一款最新的飛行揹包

靠著4個旋翼和8臺電機

這個重約35公斤的飛行揹包

載人在空中飛行了十幾分鍾

大叔現場親自示範升空

感覺像被UFO抓走了!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舒滿勝告訴記者,自己花3天時間就做好了這個飛行揹包,後又經過幾十次試驗改進,自己的兒子、女兒都曾試飛體驗過。

自制飛行揹包升空,不少網友在擔心其安全問題時,也指出未經審批的試飛活動可能違法。

他為什麼要製造這種飛行揹包?

人們乘坐這種飛行揹包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飛行時安全有保障嗎?

這種行為是否違法呢?

農民花一萬元自制飛行揹包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自2008年開始自制飛行器以來,湖北武漢農民舒滿勝已經花費近百萬元自制了幾十個各類飛行器。今年11月,他又推出了自制的最新載人飛行器——一款重約35公斤的飛行揹包。

舒滿勝告訴記者,相比其他的飛行器,飛行揹包設計更簡單、造型更小巧,是更適合單人的飛行器。飛行揹包頂部有4個旋翼,依靠8個電機驅動,下部安裝了供人乘坐的座椅,整個機器重約35公斤,高約1.1米,造價1萬元。

在設計製作方面,舒滿勝只用了3天時間就製作出了飛行揹包的雛形,但因為市場上購置的大部門原材料都只適用於無人飛行,舒滿勝經過了近百次的試驗,不斷改進革新,前後花了三個多月。

舒滿勝介紹,他請了專業的工程師調整了飛控系統程序,使得機器飛行時更為柔和也更為平穩。“無人機起飛或者降落時會一下子就升空,但對載人機器來說,這樣很危險,所以我們更改程序使之飛行更平穩。”舒滿勝說。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可載人升空十多分鐘

兒女均已試飛

舒滿勝介紹,為安全起見,在試飛階段,他先測試載重量,再進行無人測試,待測試安全後才進行有人操作的測試。目前,這款飛行揹包載重50-60公斤時,可以飛10-15分鐘;載重70公斤時,可以飛行10分鐘。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實際飛行時,飛行揹包可以採用三種模式進行控制:自動、半自動和純手動。舒滿勝告訴北青報記者,飛行揹包的上升速度是10米/秒,按照其續航能力,可以飛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高,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出於安全考慮,試飛時都沒有超過10米。“因為成本考慮,我買的都是最便宜的遙控器,害怕飛高飛遠了失控。”

看到父親坐著自制的飛行揹包升空,舒滿勝的兒女也躍躍欲試,主動要求嘗試。舒滿勝告訴北青報記者,兒女的朋友也想試飛,但被他拒絕了。

十年花百萬造幾十個飛行器

自稱也擔心處罰問題

小時候,舒滿勝就有一個飛行夢,希望成為飛行器設計師,但受條件限制一直未能實現。只上完初中,他就輟學在家務農,後來又做過汽修等工作。

2008年,經濟上漸漸寬裕,兩個孩子也慢慢長大後,舒滿勝決定實現自己的“飛行夢”。缺乏相關知識,他就自己買書、上網學習,也向專家請教機械方面的知識。2009年,舒滿勝自制了第一架固定翼飛機。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有了成功的經驗,他更沉迷於此。十多年來,舒滿勝花費近百萬元製造幾十個各類飛行器,且全都是載人飛行器。其中,最石破天驚的一次,是他自制的“飛碟”。

舒滿勝告訴記者,人們經常覺得飛碟很神秘,他就想自己也造一個飛碟,挑戰一下。經過2個月時間、耗資15萬餘元打造的“飛碟”造好了。2018年12月,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一個發著藍光的“飛碟”升空,在空中飛行80多秒後,緩緩降落到地面上。

自制飛行揹包升空後,很快有律師指出這一行為可能違法。自制飛行器幾十件,舒滿勝並沒有向相關空管部門申請報備過,他也坦承很擔心監管問題,“但我們每次試飛都是選擇空曠無人的地方,而且幾乎從沒有在白天試飛過,並不會危害到公共安全。”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民航部門:

未造成後果一般不處罰

針對舒滿勝自制飛行器試飛的行為,記者諮詢了中國民用航空湖北省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規定,在飛行器生產者、飛行器本身及試飛人員同時符合相關條件後,才能組織合法的試飛活動。

具體來說,合法的試飛需要滿足四個條件:

一是飛行器生產者須具有生產飛行器的資質,即向民航主管部門申請領取了產品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及維修許可證等證照;

二是飛行器生產出來後,要取得國籍登記證、適航證,才可以投入運營;

三是試飛人需具備相應資質,即擁有操作飛行器升空的資質;

四在人財物條件都滿足後,因為我國空域是管制的,還需要向軍方和空管部門進行申請,獲批後方可試飛。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這位工作人員同時表示,這些法規一般都是用於企業商業生產運營,而對於公民個人自制航空器,法規上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此外,近年來民航業正在推進“放管服”,鼓勵航空愛好者開展航空活動,對於公民自制的航空器升空,在確保不會傷害地面其他人且沒有後果的情況下,民航部門一般不會進行處罰。此外,工作人員也強調,公民自制航空器升空不能違反地方的行政法規。

最愛造飛機的中國農民們

中國農民以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勞著稱,但他們從來不乏夢想家——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農民自己造飛機的新聞,他們為了飛行夢,往往不惜傾家蕩產,他們完全可算世界上最熱愛造飛機的人。

中國媒體上第一個造飛機的農民是四川綿陽永樂縣的曹正書,他1984年開始造飛機,1986年完工。此後,中國各地源源不斷出現飛行夢被點燃的農民,即使在極為偏僻貧困的地區也不乏這種夢想家,譬如新疆阿克蘇溫宿縣尤喀克庫爾巴格村的西熱艾力·艾買提。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沒親眼見過真飛機的西熱艾力·艾買提與他花費全部積蓄造出來的“飛機”半成品

這些人的飛行夢有時非常簡單,現已年過七旬的曹正書,為了飛行夢曾多次受傷,他只希望自己的飛機能飛過油菜花的高度,而吉林公主嶺響水鎮鳳凰坨村農民王清亮認為,只要能飛離地面一尺就算成功。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王清亮與他一張圖紙沒用便造出的塑料布“飛機”

因為農村湧現大批民間飛行家,2006年中國還誕生了一部叫《飛》的電影,男主角劉百剛身上集中了各地飛行家的影子,在歷盡挫折磨難後,片尾劉百剛自制的小飛機輕盈地直飛藍天。

然而,像電影《飛》的主人公一樣的成功者寥寥可數。曹正書20年裡造了10架飛機,從固定翼飛機到旋翼機,他幾乎把自己知道的飛機都製造了一遍,但仍未如願。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曹正書第六次試飛失敗現場

曹正書雖然從未升空,但因為不屈不撓,曾被請入四川大學校園與大學生們座談。曹正書還不是製造飛機數量最多的,寧夏西吉縣農民楊飛虎一共造了12架飛機,最終幸運地飛離了地面。

最幸運的大概是寧夏銀川郊區紅花鄉北塔村的劉亦兵。1997年他的飛機成功飛上藍天,被航空界和眾多的媒體稱作“中國農民第一飛”,劉亦兵的名字和飛機因此被載入《中國航空史》。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中國農民第一飛”劉亦兵在首次試飛成功後滿臉喜悅的向鄉親們招手

一些中國農民飛行夢想家們製造飛行器思路之奇特,完全可以摘掉中國人缺少想象力的帽子,譬如不少人從鴿子和麻雀中獲得靈感,製造像鳥兒一樣翅膀撲扇的飛機,貴州省平壩農民黃國峻則是比著蜻蜓造飛機。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中國農民製造的撲翼機

安徽宿洲市蕭縣農民杜文達大概是最有雄心的,他讀五年級時看到一本《飛碟探索》便牢記於心,2004年杜文達的父老鄉親賣牛賣房集資50萬元,在他帶領下成立環宇飛碟科技有限研究所,立志要發明飛碟。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夾著香菸、暢談飛碟夢的杜文達

國外的飛行家們也注意到了中國農民特殊的造飛機熱情。瀋陽63歲農民丁世路製造的飛機成功“離地1米,滯空數秒”後,還在美國EAA(全美實驗飛機協會)等專業媒體佔據了重要位置。

熱議!湖北一農民自制飛行器,帶子女試飛上天!

BUSINESS INSIDER 對瀋陽農民丁世路造飛機的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