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朱元璋如何在兩年內逆勢崛起,擁兵三萬?

元末各地抗元力量烽煙四起。至正十二年(1352),一個尋常但似乎又不平凡的一天,濠州城門外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雲遊和尚,扣響了義軍大帥郭子興的大門。他化齋行緣,雲遊四方三年有餘,在這橫徵暴斂、兵荒馬亂的日子裡,吃齋唸佛的僧侶們也不得不外出雲遊化緣,勉強度日。和尚名叫朱重八,時年二十五歲,長面修身,身材魁梧粗壯,與郭大帥交流沉重剛毅、對答如流。郭子興見此情景頗有幾分喜歡,便收留他做了賬下的親兵。後來他給這個年輕人取了個新名字:朱元璋。元璋從小家境十分貧寒,父母兄弟姐妹皆餓死,為了活下去小小年紀便在皇覺寺出家當了和尚,也沒上過什麼學,粗通的文字也是在寺廟裡學來的。初入郭子興麾下,由於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朱元璋起初也並非順心如意。那他是怎麼從一個落魄的遊僧,走出濠州,走向滁州,最終開闢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奠定了成就大業的堅實基礎。

貧民朱元璋如何在兩年內逆勢崛起,擁兵三萬?

明孝陵朱元璋像

當時的濠州城,統帥之間的矛盾尖銳,你爭我鬥相當激烈。當初郭子興和孫德崖等五人一起舉事,佔據濠州城後,各立名號,都自稱元帥。其餘四人都是莊稼漢的閱歷,不識字,見識少,性情粗直,做事也沒什麼大局觀。統帥之間雖然彼此都還按捺著,隱忍著,但相互猜疑堤防,已經形同水火。就在這個時候,徐州城內的義軍首領彭大、趙君用等戰敗逃亡而來,孫德崖幾人歡迎徐州敗軍的到來,希望用這些外來力量來鉗制郭子興。但未曾料到彭大最後反客為主,掌握了濠州城的主要話語權。郭子興主動交結彭大,孫德崖則趙君用等人結為一黨。濠州城內的兩派勢力重新組合,爭鬥進入一步發展,使得形勢更加複雜化,最終導致公開的衝突。

此時的朱元璋,憑藉作戰勇敢、足智多謀,屢立戰功逐漸升遷併成為郭子興的貼身心腹。但依舊沒有屬於自己的核心力量。而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統帥之間的矛盾惡化最終導致了孫德崖和趙君用合謀派人綁架了郭子興。這一場突如其來的事變,甚至讓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郭天爵都嚇得躲了起來。正在淮北前線作戰的朱元璋得到消息後盡忠盡義,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返回濠州城,為了打消孫趙的疑慮,朱元璋並沒有帶軍隊。足智多謀的朱元璋覺得要救元帥必須得請出彭大帥,便隻身一人拜見彭大,陳說利害,利用彭大的勢力抗衡孫趙。最後彭大被說服派兵包圍孫德崖府,解救了郭子興,化解了這一場危機。這場危機後,郭子興更加的倚重朱元璋,給予了朱元璋更多的權利。這一場危機也使得朱元璋深諳濠州內的爭權奪利,決心發展自己的力量,開創新局面,幾個月後郭子興便派朱元璋回鄉招兵,並將招來的七百兵丁交給元璋率領,並升他為鎮撫,不久又升為總管,這是朱元璋第一次有獨自帶領的隊伍,播下了日後飛黃騰達的種子。

貧民朱元璋如何在兩年內逆勢崛起,擁兵三萬?

徐達

在那樣一個兵荒馬亂的年月,有槍就是草頭王。一個小小的濠州城內就有彭大魯淮王和趙君用永義王兩面旗幟,郭子興、孫德崖等5個大帥。統帥們胸無大志、凌虐橫暴、明爭暗鬥,把一個小小的濠州城攪弄的不得安寧。元璋看到,再在這裡委屈下去,只有招惹更多是非,焉知禍福。經過反覆琢磨,他和郭子興商議決定離開濠州,去開闢新的天地。至正十四年(1354)春,為了不引起郭子興的警惕和懷疑,朱元璋從自己的七百人中只挑選了二十四位貼身隨從,足踏嚴霜,決定南下奔赴定遠。這二十四人是:徐達、湯和、吳良、吳楨、花雲、費聚、耿再成、耿炳文、陸仲享、唐勝宗、郭興、郭英、胡海、周德興等。這些人從此次南行,便成了朱元璋闖蕩江山的親信骨幹和時代的風雲人物,全部成為了名垂青史的開國功臣。有了這二十四人的輔助,離開濠州城的朱元璋遠離了內部爭鬥漩渦,擁有了獨立自由的發展機會,朱元璋的勢力迅速崛起。

定遠張家堡驢牌寨是朱元璋出師的第一站,此寨有三千兵馬、孤立無援,已經斷了糧草。朱元璋打著郭子興的旗號,決定收編這一支地方武裝。但畢竟是地方山頭王,收編並非易事。起初寨帥對朱元璋將信將疑,不肯隨同前往濠州,朱元璋便留下費聚等三人,自己暫且回去準備接濟的糧草。三天後費聚報告,寨主要轉移到別處,朱元璋急率三百輕步騎趕到,一來讓寨主調遣,二來也給寨主施加壓力。但寨主依舊不肯就範,甚至防備愈嚴。元璋見此情狀,覺得已非言語能打動,決定恩威並施,設計引誘寨帥出巢,並採取突襲行動,將寨帥抓住,逼其妥協,並讓寨帥親信拿寨帥令牌回營傳諭。最終驢牌寨三千兵馬拔營而去,經過改編,這三千兵馬就隸屬於朱元璋麾下。

自從收編驢牌寨三千兵馬後,憑著這三千人馬,朱元璋說降了豁鼻山的秦把頭,得部眾八百。又陸續收降和襲取了大大小小的各路軍寨,隊伍已經發展到近一萬人。定遠有個山頭叫橫澗山,山上聚集了一大股元朝的遊兵散勇,男男女女近七萬人,寨帥叫繆大亨。朱元璋得知後派猛將花雲率精銳部隊夜襲橫澗山,以少勝多,一舉成功,取得了一場至關重要的勝利。朱元璋從繆大亨的七萬人馬中挑選了兩萬精壯,加上原來的部隊,已接近三萬。經過這場勝利讓朱元璋明白了,並不在多而在精,烏合之眾是沒有戰鬥力。於是對這支隊伍作了重新編制、明確軍紀、嚴格訓練。使其隊伍成為了一支作戰勇敢、紀律嚴明、賞罰分明、訓練有素的軍隊。從此朱元璋的之名傳遍了定遠上下。這個繆大亨也跟隨了元璋,後來做到了揚州、鎮江總制,死於軍中。

貧民朱元璋如何在兩年內逆勢崛起,擁兵三萬?

元末農民起義

隨後部隊離開橫澗山,途徑妙山腳下,又有在當地頗具影響力的兩位寨主兄弟,敞開寨門迎接,並投入元璋麾下。這二位便是馮國用、馮國勝兄弟。馮國勝後來成為了明朝著名的開國將領,封宋國公;馮國用累官至親軍都指揮使,英年早逝,洪武三年追封郢國公。

由於馮氏兄弟投奔朱元璋,讓另外一位定遠名人也痛下決心,絕不可再猶豫遲疑,享大富貴必須共大患難,於是急急忙忙的追隨朱元璋去了。這就是後來比肩漢朝丞相蕭何的開國功臣李善長。這一年八月,朱元璋的大嫂帶著兒子朱文正,二姐夫帶著兒子李文忠,輾轉反側,先後來投奔。雖然這是兩個孩子,但在朱元璋的精心培養下,若干年後成為了朱元璋集團的核心人物。朱文正是比較罕見的軍事天才,在後來洪都保衛戰中,以一萬人之師抵擋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長達四十多天的圍攻,堪稱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李文忠為明朝開國第三功臣,明朝建立後,李文忠又多次領兵出塞征討元軍殘餘勢力,戰功顯赫,獲封曹國公,病逝後,追封岐陽王,配享太廟。

朱元璋智取驢牌寨、義說秦把頭、夜襲橫澗山,整軍經武,形師莊嚴,不擾民滋事,在元末各方諸侯中,難能可貴成為了一方正義之師。各路英雄豪傑、文人名士前來投奔。至正十四年年末(1354),朱元璋以滁州為根據地,擁有一支超過三萬人的精銳兵馬。這從他落魄投奔郭子興算起只有兩年左右的時間,然而他人生的巔峰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