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犯罪片哪家強?《誤殺》帶你體驗跌宕起伏的燒腦情節

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在受到生命威脅的情況下,會產生本能的自保行為。

在此過程中,他心裡會極度緊張,很有可能會做出過度防衛的舉動。假如在自衛並反抗的過程中要了對方的性命,這個責任該怎麼承擔呢?

假如這個人選擇隱藏證據去逃避法律的追責,那他會成功嗎?如果真成功了,他過得了自己良心那道坎嗎?

近期影院上映的一部有關犯罪題材的電影《誤殺》,揭開了犯罪者心理活動的神秘面紗。

這部電影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它似斷而不斷,似連而不連,波瀾起伏且前後照應的劇情,可謂“草蛇灰線”,值得觀眾細細品味。


懸疑犯罪片哪家強?《誤殺》帶你體驗跌宕起伏的燒腦情節


01


我們來看看這個劇情是怎麼發展的。

主人公李維傑是一個四口之家的父親,靠在泰國做小本買賣維持生計。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上中學,小女兒也就五六歲,還有一個賢惠的妻子。本來日子應該過的還可以,錢基本夠花。

然而,李維傑的大女兒在一次參加夏令營的夜晚,被警長的兒子迷姦了。

這個男孩後來還要進一步跟女孩發生關係,否則就要把前一天侵害她的視頻發到網上去。女孩焦慮極了,媽媽發現她情緒異常,問明原因後,當晚帶著她去跟男孩會面。

男孩與女孩媽媽發生爭執,用手機猛砸媽媽的頭,女孩情急之下舉起手中的鐵鏟砸向男孩舉到頭頂的手機,卻直接拍在了他的頭上,男孩當場倒地。

在外出差的李維傑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連忙趕回家。他發現家裡真出了大事,媳婦已將男孩埋到了自家旁邊的墓地裡。

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危,他設計出了一系列對策去隱藏線索,並製造了新的證據來證明他們一家人不在犯罪現場。

他是怎麼設計的呢?

在電影的開頭,他曾跟朋友透露自己是個電影愛好者,看過上千部電影,並理解了電影塑造劇情的手法——蒙太奇,意為跨越時空,人為拼接劇情的剪輯手法。

於是,他就用“蒙太奇”手法拼接出了“真實可信”的證據。


02


懸疑犯罪片哪家強?《誤殺》帶你體驗跌宕起伏的燒腦情節


李維傑設了一個局來證明自己一家四口不在犯罪現場:故意製造一些巧合,讓但凡跟他接觸過的人都對他有印象,同時故意跟對方強調一個錯誤的日期,給對方留下日期上的錯覺。

這樣即便面臨嚴酷的審訊,大家也能證明他那兩天是全家外出旅行的,並沒有跟受害者有直接的接觸。

但事實上,旅行的第一天他先把男孩的車開進了湖裡,並將其手機銷燬,然後才去的外地旅遊。為了怕妻子扛不住審訊,暴露實情,他還把受害者轉移到另一個棺材裡。這個場景,也為後面警方尋找證據埋下了伏筆。

如他所願,所有證人都認為他事發時在外地,帶著一家人旅遊,並向警方證明了這點。

另一方面,受害者母親是一個老謀深算且擁有敏銳洞察力的資深警長,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對李維傑一家四口進行嚴厲地審訊。

當然,李維傑也沒有束手就擒,他預先已經帶領全家人進行了模擬審訊演練,讓她們學會應對審訊的技巧。因此,儘管男孩母親已經通過直覺判斷出他們就是犯罪兇手,但依然沒法逮捕他們。


03


懸疑犯罪片哪家強?《誤殺》帶你體驗跌宕起伏的燒腦情節


男孩父親作為競選市長的候選人,在此期間他不可以有負面新聞產生,但形勢看起來卻很不妙:李維傑一家在能證明自己清白的情況下,頻繁遭到警長(男孩母親)言辭激烈的審訊,小女兒還被拉到小屋裡刑訊逼供。這位市長候選人感受到了強大的輿論壓力。

藉此機會,李維傑又利用受害者容易博得大眾同情的心理做了兩個局:

1、當著大家的面和仗勢欺人、且唯一目睹他在事發現場並舉報過他的警員產生爭執,警員當場開槍打死了路邊的羊,引發群眾的積怨,也讓大家誤認為警員為了報復他才舉報了他;

2、他讓關係好的村民,給警長老公的競選對手打電話告密,使得競爭者勝出。最終讓警長夫婦一家名譽掃地,失去了身份和地位,被永久停職。

在這場對決中,看似李維傑一家獲得了勝利,但是最後李維傑還是選擇了自首。

他上了警車,故事到此結束。


04


懸疑犯罪片哪家強?《誤殺》帶你體驗跌宕起伏的燒腦情節


那麼,他為什麼最後還是選擇了自首呢?

想必他心裡肯定是有一杆良心秤的,殺人的事實是無法掩蓋的。

電影中有一個情節:男孩在棺材裡被挖出來時,棺材蓋上有他手指扣過的血跡,表情也是驚恐地睜大了眼睛,也就是說男孩之前並沒有死,曾甦醒過並嘗試出來,但最終被“活埋”在了棺材裡。

說明男孩並非是被女兒誤殺,他們全家掩蓋犯罪事實最終導致男孩死亡,所有人都難咎其責。

同時,電影中還有另一個情節:李維傑媳婦把大女兒考試卷子拿給他看,發覺女兒故意把70分的卷子改成了100分。李維傑通過這件事也意識到了自己要給孩子們樹立一個有誠信的榜樣,否則孩子也會將撒謊形成一種習慣。

雖然人不是他殺的,但是他性格上的特點也尤為鮮明:他在危急關頭能完美的控制住情緒,遇事冷靜,不輕言放棄且正義感十足。

有句話叫“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用在他身上也毫不為過,撒一個謊要用很多個謊話來圓場,他要將這麼大一件事情蓋住,計劃的如此縝密,落實的毫無破綻,真可謂“高手中的高手”。

這部電影正是把這種小人物裡的“異類”刻畫的“絲絲入扣”,背後揭示的意義也很明顯:人性中親情之愛的偉大,以及對正義感和責任感的堅守,和對道貌岸然、身居高位卻喪失道德感人士的一種諷刺。

電影最後還安排了彩蛋部分,與電影開頭部分首尾呼應,觀眾們反映“細思恐極”。

李維傑的結局是喜是悲?答案由您來揭曉。


如果覺得好,歡迎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