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之趙不尤|以我心燈一盞,照他長夜寒天

天下國家無皆非之理,故學至於不尤人,學之至也。 ——張載


《清明上河圖密碼》之趙不尤|以我心燈一盞,照他長夜寒天


《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共六本,作者對圖上的824個人物逐一復活。作者冶文彪認為:《清明上河圖》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對平等時代精神的全力展現。圖中人物近千,卻沒有哪個是中心或主角,更沒有傳統繪畫中高低貴賤的區別對待。對每一個人物,張擇端都一視同仁、用心描繪,真正實現了眾生平等。

正是出於對這種平等精神的景仰,作者冶文彪在《清明上河圖密碼》這套小說中也繼承了張擇端的平等視角,沒有絕對主角,各色各樣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和能量,參與到歷史中,形成複雜的合力,共同織成了一幅宏闊的時代畫卷。

雖然沒有絕對的主角,但是“五絕”顯然是前五部每一部的相對主角,這五人在第六部會合,一起偵破了驚天大案——“梅花案”。

在“五絕”中,“訟絕”趙不尤最讓人佩服。

魯迅先生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而趙不尤幾乎兼有魯迅先生說的這些特點。

《清明上河圖密碼》之趙不尤|以我心燈一盞,照他長夜寒天


①埋頭苦幹——“一切榮耀、富貴、享樂,都不及做個有用之人。”

趙不尤是北宋的宗室子弟,宋代開國以來,鑑於歷代皇親國戚篡權奪位之亂,故而不許宗室子弟參科舉、任官職,只能在宗室學校就學,學成也只授予虛銜,不任實職。

趙不尤自幼好武,曾中過宗學武舉魁首,卻也只得了個“武功郎”的虛銜。後來,宗室限令鬆了一些,有個別宗室子弟文行優異,被任了官職。趙不尤也轉而習文,不過,當初武舉比試兵器時,他臉上受了傷,留下道疤,形貌不雅,即便能參加科舉,也觸了“廢疾者”禁考之限。

趙不尤少年時住在敦宗院裡,時時被限制,想做事而不得。 後來,宗族禁限漸漸鬆弛下來。他是第一個從敦宗院中搬出來的宗族子弟。

不能參加科舉,就意味著失去了被任官職的機會。趙不尤選擇了到民間做了訟師,別人都笑他鳳凰自投汙泥變老鼠,只有他自己知道,一切榮耀、富貴、享樂,都不及做個有用之人。何況之前那些尊貴不過是個空殼、牢獄而已。

他做訟師做成了“訟絕”,因為他不僅幫人寫訟狀,而且還兼判定是非,小說開頭就是“梁歪七”和胡涉兒兩人做局想要誣告,趙不尤一眼就看出來他們的破綻,並讓墨兒當場揭穿。

趙不尤還幫官府斷案,開封府左軍巡使,主掌京城爭鬥、糾察之事的顧震是他的好友,他常常受委託幫忙破案,其中接手“梅船案”就是受顧震委託。

他原本可以憑藉宗族子弟的身份衣食無憂輕鬆過一生,但他選擇了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為那個時代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樣埋頭苦幹的人才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清明上河圖密碼》之趙不尤|以我心燈一盞,照他長夜寒天


②拼命硬幹——“世事也許如局,人卻並非棋子。”

趙不尤一向只依理行事,並不去阿附貴要,他也不信神仙之說,一向認為萬事萬物皆有其理。做事只要是自己認準了是好的和善的就努力去踐行,至於別人讚賞與否並不是主要考慮的事情。

他覺得做事只要拋開善惡成見,摒棄得失之念,自然然,活潑潑,本心自會呈現。內心的安寧、敞亮、和暖、生機是他追求的。

好友田況曾經問他是否相信“世事如局人如棋”,他的回答是:“世事也許如局,人卻並非棋子。”他接著說:

“出身、稟賦、天分,甚至生死、壽夭、貧富、貴賤,或許都有命,都是局。而且,除開天命之局,更有人為之局。因此,世事如局說得至少不錯。但是,人卻不像棋子,棋子被執局者放到哪裡,便只能在哪裡。人卻有取捨、進退,大局雖難改,己命卻能擇……”

這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氣使得趙不尤做事情多了幾分執著和拼命的勁頭。

他調查“梅船案”收到了官方的警告,家人被威脅,自己也時刻面臨著危險,但他覺得這個案件牽涉到的人太多,好多無辜的人死於其中,所以以一種鬥爭到底的決心堅持把案件查了下去。

當然在查案過程中他也調動了自己非凡的智慧,有時候採用迂迴的手段,虛虛實實,最終與其他“四絕”合力把幕後的主使找了出來。

這種敢為天下先的拼命精神,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拼命硬幹,對抗權貴,挑戰不可能,他成功了。而做這一切,只是為天下蒼生計。

《清明上河圖密碼》之趙不尤|以我心燈一盞,照他長夜寒天


③為民請命——“陛下愛蒼生,則蒼生愛陛下。”

隨著“梅船案”的偵破,幕後的大boss皇帝宋徽宗登場了。皇帝召見了“五絕”,在與皇帝的對話中趙不尤時時處處都想著為天下蒼生考慮。

皇帝顯然特別得意他自己由梅花天衍局而設計的“梅船案”,等著趙不尤等人的誇讚。可是趙不尤首先就指出他的策劃中暗藏禍患。稍有不慎,一旦洩露,必將招來鄰敵之怨,恐反致不測之禍。

並且反對皇帝以謀略治國,他指出治國要以道不以謀,並以六國滅亡的教訓來論證自己觀點。

並指出方臘東南興亂,其罪雖當誅,其情則可恕,因為皇帝不顧百姓的死活才導致了百姓的反抗。他認為:“可罪者不在民,而在政。”

其他“四絕” 也紛紛進言,只說得皇帝面色沉暗。趙不尤接著指出:百官佞上,朝政壅蔽。國庫豐足,皆是盤剝百姓而來。

皇上對於因自己謀劃的“梅船案”導致很多無辜的人枉死辯解說:

謀大事者必捐小節,朕一舉解五困,一朝得永寧,賠幾條性命,又有何惜?”

趙不尤引用孟子的話——“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指出:“發心於義,則歸於義;發心於仁,則歸於仁。陛下忍於殺,則蒼生亦忍於殺。”

他接著引用墨子的話繼續表達自己的觀點:

“墨子云:‘殺一人以存天下,非殺一人以利天下也。’此人若危及天下,殺之可也。仁者卻只敢言存天下,不敢道利天下。若道利字,處處皆有利,少一人便少一張口,便可為天下省一人飯食,如此,人人皆可殺,殺之皆有利,以利治國,實乃以利亂國、以私害民。”

只說得官家面色泛青,怒瞪著五人,最後答應設局成功後嚴懲草菅人命的官員。

他用一生浩然正氣,為民請命,雖然以一己之力無法扶大廈於將傾,但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以微薄之力為國家,為蒼生計的精神卻如明燈,照耀古今。

《清明上河圖密碼》之趙不尤|以我心燈一盞,照他長夜寒天


④捨身求法——“以我心燈一盞,照他長夜寒天。”

太平何須壯士勇?歲寒才見松柏心。在國家危難時,方顯出趙不尤們的英雄本色。

面對危局,他覺得徒憂無益,不如盡力做好手邊事,對得起己心。

他極力勸說皇帝能夠把百姓的生死放在首位,被無視後,局勢一度惡化,北宋走到窮途末路。

面對金人的侵犯,他帶領一幫人組成敢死隊去與金人肉搏戰,成功阻擋了金人的第一撥進攻。

但亂世,危局,皇帝不作為,臣子沒擔當,偌大一個國家呼啦啦倒下了時,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是無力迴天的,最終趙不尤只能看著北宋的都城被金人的鐵蹄踏過。

《清明上河圖密碼6》的結尾,趙不尤燒了一個“家”字,長嘆一聲,慨然道: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唯願後世天子,既承天命,便該秉持公心,擔起天責。憂以天下,樂以天下。民傷己更傷,民安己始安。”

天下為公,是趙不尤的人生理想,他也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

小說到此結束了,但歷史上趙不尤確有其人,他的故事還在繼續。《宋史》卷二百四十七中第六篇列傳便是《趙不尤傳》,書中寫到:他跟隨岳飛平定賊寇。岳飛死後,秦檜奪了他的兵權,他被遣派到橫州,最後死在那裡。

他為那個朝代戰鬥到了最後,“以我心燈一盞,照他長夜寒天”,只可惜那個時代負了他。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