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版本)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場景嗎?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大家所熟知的是北宋張擇端所繪的宋本《清明上河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該版本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作品以長卷的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的描繪了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那麼作者取名《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指的是清明時節嗎?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版本)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場景嗎?

《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

一、畫卷中的“火”初露端倪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版本)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場景嗎?

船上有關於燒火做飯的場景

關於寒食節,《荊楚歲時記》記載“晉文公與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復國,子推獨無所得,子推作龍蛇之歌而隱。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舉火。”此說“五月五日”應為周正五月,與清明時節是一致的。

最早的寒食節,不許百姓生火做飯的時間長達一個月,到了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唐玄宗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連,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宋代的“寒食”、“清明”為全國性節日,寒食節禁食時間為3天,三日後即是清明節。

《清明上河圖》畫卷中,有描繪有人在船上生火做飯的場景,由此可見,這一日定不在寒食節內,寒食節是要禁火的。

“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入選神品,藏著宜寶之。大定丙午,清明後一日,燕山張著跋”。

金人張著在《清明上河圖》中的跋文寫道:“大定丙午,清明後一日”,而通篇的圖卷中商店林立,各種店鋪門前差不多都顧客盈門,頗為熱鬧;唯獨紙馬店前門庭冷落,沒有什麼顧客光顧,看不到清明時分當地上墳祭祖風俗的影子。

因此,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不是清明節當天,而是清明後一日的景象。

二、“上河”的繁榮景象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版本)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場景嗎?

“虹橋”下的船隻往來

《清明上河圖》中“上河”無疑指的是汴河,北宋時期,都城東京共有四條重要的漕運河流,將全國各地的糧食等物資運抵東京,分別是廣濟河、汴河、蔡河以及金水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汴河,它被譽為是北宋的建國之本、國脈所在,承擔著將蘇南一帶的糧食運往都城東京的重要任務。

“上河”的“上”是方位詞。當時開封城市人口近百萬,一百多萬斤的口糧就靠汴河、蔡河進行漕運,把糧食從蘇州等主產區運過來。地圖上汴河居北,處上位,故要將蘇南的糧食運往汴京,就需要逆流而上,所以稱“上河”。

北宋初至1078年,汴河是通過與黃河的相通引水灌渠。黃河水量大,為汴河漕運帶來便利,但也有泥沙淤積問題。另外每年初春黃河結冰融化,河面上會出現大小不一的冰凌,這些冰凌不僅會堵塞河道、沖垮堤岸,還對沿岸城鄉生活造成威脅。

於是,政府採取辦法,每年入冬十月就在汴河接黃河的河口上築起冬壩,以保護沿河城鎮農村的安全。築起的冬壩要到第二年清明節第一天才能掘開,所以,北宋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清明第一天汴河恢復漕運,汴河之內百舸爭流而上,盛況空前。

畫卷中,虹橋下船隻往來頻繁,一派繁榮景象,也正說明了,《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清明節後的場景。

三、“清明”二字,意在顯示當時的清明盛世?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版本)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場景嗎?

《清明上河圖》中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清明上河圖這幅長卷裡,描繪了相當豐富的情節,據說,這幅圖裡,大概有800多人,他們形態各異,一副芸芸眾生相,畫裡還有170多棵樹,30多棟房子,比如房屋、涼亭、各種橋、城樓等,牲畜也有近100匹。畫卷看似非常熱鬧,實則處處體現著當時的危機。

比如:關於望火樓的描繪,望火樓意思是觀察軍情的地方,肯定是需要有人值守的,但是畫卷中,望火樓上空無一人,說明了當時治軍的不嚴謹;望火樓下面的小屋,是軍巡捕屋,類似於現在的消防站,也被改成了酒館,說明當時的消防系統也有很多問題;畫裡還有兩處囤積糧食的場景,有地主一樣的人物,在指揮工人搬運糧食,這些都是土豪貴族們的個人行為,把糧食存到自己的倉庫裡,暗示朝廷即將出現的糧食危機。

《後漢書·班固傳》有謂:“固幸得生於清明之世。”可見“清明”本義在於指統治的平順,往往稱頌盛世。《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是亂世之前的清明,是一副假象,帶有諷刺意味,發人深思。

總結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版本)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場景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是一副思想與藝術並重的作品,以清明為主題,作者沒有選取汴京繁華地段,而是採用“虹橋”等中下層農民活動的地方,沒有去渲染貴族的富麗堂皇,而將勞動者作為畫作的主體,刻畫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與真實景象,也揭露了當時社會暗藏的危機,真實的展現了歷史。

關於畫卷描述的到底是不是清明時節的場景,眾說紛紜,有很多爭議,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爭議,更加顯得這幅畫的耐人尋味。《清明上河圖》不只是一副藝術畫作,同時具有極大的考史價值,此後歷代繪製的都市風俗畫,無不受其影響。

關於歷史,關於藝術,學無止境,研究無止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