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之後,為何法國在對德戰爭中很難打勝仗?

拿破崙帝國之後的法國同德國(普魯士)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戰爭:普法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三次大規模交鋒的具體情況都不太一樣,要討論法、德雙方的得失,必須拿到每一次戰爭具體的戰略與戰場環境下去具體討論,且難以總結出某些通用的勝敗原則。

拿破崙之後,為何法國在對德戰爭中很難打勝仗?


以普法戰爭而言,法國彼時的皇帝拿破崙三世是個志大才疏之徒,正如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而言,這位賭徒和投機客一心只想照貓畫虎地重現他叔父的輝煌歷史,卻在能力與意圖上有著大到不可跨越的鴻溝——如果他有拿破崙皇帝的手腕與武功,俾斯麥首相主導的德意志統一會真正地“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在拿破崙三世因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輕率地向新興強國普魯士宣戰之時,已經決定了它喪失了戰略上的先手優勢,而彼時的法軍儘管號稱歐洲第一,卻問題多多、痼疾纏身:普法戰爭開打之時的法軍組織混亂、後勤拖沓,部分將領甚至還待在殖民地沒有動身去控制部隊。而相比而言普魯士早已經過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克勞塞維茨等人的軍事學說洗禮,又有天才參謀總長老毛奇主持戰局,更有總參軍官團這種超出歷史的軍事機構指揮,其結果就是組織度低下的法軍被以逸待勞、兵鋒正盛的普魯士軍隊徹底擊潰,在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廢墟上,德意志第二帝國完成了最後的統一。

拿破崙之後,為何法國在對德戰爭中很難打勝仗?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言,德國決心挾普法戰爭之威,一舉佔領巴黎,徹底解決法國問題——“施裡芬計劃”就是針對法國的戰略設計,其核心要義是繞過普、法邊界的築壘地帶,通過低地國家的平原與丘陵,採取外線機動的策略直撲法國的核心地區。同時以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為誘餌,迫使法軍將大量兵力投入到法-普邊界的森林與泥沼裡去耗血,主力部隊則在低地國家從法軍後背發起致命一擊。事實上這一戰略的設計相當成功,只不過成功的時刻放到了二戰時期,在一戰時期法軍儘管陸軍戰術相當死板,但是在守強攻弱的戰爭規律的作用下,德軍從低地國家發起的攻勢很快顯現出頹勢,而法軍雖然初期被打得節節敗退,卻每次都能採用鐵路或汽車機動的方式填補戰線的缺口,盡力發揮出內線機動的防禦優勢,而機槍、鐵絲網、塹壕體系的大量使用,又導致了傳統的步兵密集衝鋒會給進攻方造成難以承受的慘烈傷亡——一戰最終成為了法、德兩方在塹壕中的機槍屠殺大賽,雙方始終無法突破對手的防禦,而對手也無法突破自己的防禦。戰爭基本規律的作用,導致了一戰時期法德兩國的交鋒成為了誰都沒有勝利也誰都沒有失敗的一場大屠殺。

拿破崙之後,為何法國在對德戰爭中很難打勝仗?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德兩軍的戰役與戰術主要圍繞馬奇諾防線來進行設計,無疑法軍根本沒有跟得上軍事革命的步伐,在戰略設計上基本成功(通過馬奇諾防線試圖複製一戰時期的輝煌,營造出防守反擊的戰役態勢),而在戰役設計上極度失敗——相比較德軍的鐮割方案兵行險道,裝甲部隊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突破色當缺口、強度默茲河的行動,法軍的應對完全失當:派出的攔阻部隊在集結行軍的狀態下就連續遭到德軍裝甲矛頭的打擊,接著又誤判德軍的主攻方向,啟動了災難性的“佈雷達變量”應變方案,完全將自身的側翼暴露給了蜂擁而來的德軍裝甲兵,不僅沒能複製一戰時通過有效的縱深兵力配置擋住德軍的壯舉,反而大大延展了德軍的突破縱深,直接導致數十萬軍隊被壓迫到加萊海岸一線的狹窄地帶,幾乎全軍覆沒。

拿破崙之後,為何法國在對德戰爭中很難打勝仗?


總的來看,法德兩國在七十年打的三場大戰有來有回,法國之敗主要敗於以下幾點:一是戰略水平低下,犯了“主不可怒而興師”的大忌;二是陸軍戰術保守,在戰役進攻吃了大虧之後立刻蛻化為極端保守的穩守防禦戰略,又把穩守防禦進一步強化為要塞守備、步兵蹲坑或裝甲兵巡邏;三是軍隊組織度較低,總參、後勤等部門互相掣肘,陸軍在戰役與戰術指揮上水平遠遠不如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