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建窑建盏”之名

建阳,地处福建北部,自古文化昌盛学者辈出,走出过“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也是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朱熹讲学归老之地,程门立雪、蔡氏九儒名门故事枚不胜举,而宋代八大窑之一“建窑”正坐落于此。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昔有宋人,李成、范宽善于运用积墨法描绘山水雄强朴厚、峻重壮美,而后郭熙造景巧湛致工,又有李唐、刘松年、马远则用笔多以侧峰刷扫作画,众人所做山石皆因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及对山水的理解而始然。而近年我国建窑建盏文化热起,所缘所故正是建窑建盏独特的烧制技艺及中国文化返璞归真所致。建窑建盏,以之独特文化及审美魅力,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建窑建盏”之概括一

建窑烧制,起于唐,举于宋,衰于元,而止于明。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以青瓷、青白瓷烧制为主,两宋逐渐转向黑瓷烧制,从青釉--酱釉--普通黑釉--建盏釉渐进,而回顾中国瓷器发展历史,唯有在宋时流行“一窑一器”的烧制,即一个窑口主烧或只烧一类器物,建窑亦是如此。然而,就是这“单一”的黑釉茶盏,却能在窑火之中得巧夺天工之妙,有变化千般光彩。建盏,这是建窑黑瓷的代表,亦是中国黑瓷中的一颗明星。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宋朝时建窑建盏的烧制达到鼎盛。宋徽宗所著《大观茶论》提及“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的说法,这从侧面说明了帝王对建盏的喜爱。在帝王的带领下,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期达官贵人对建盏的追捧之热烈溢于言表,留下来许多赞扬建盏的诗词歌赋。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建窑建盏作为宋代社会特殊的文化载体,伴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漂洋过海到日本、韩国、朝鲜、马来半岛、菲律宾、印尼等地,并对日本陶艺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曜变天目”“油滴建盏”等旷世珍品被日本视为国宝级文物,饮誉四方。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由于宋朝皇室和上层社会士大夫的推崇,建盏的烧制工艺和艺术成就,影响到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许多窑场都竞相效仿。仅福建区域,就有几十处大大小小的窑口仿烧建盏,形成了以建窑为中心、闽江流域为主体的黑釉瓷生产体系。北方的定窑、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吉州窑以及福建遇林窑、茶洋窑、东张窑、德化窑等均有类似仿制产品,并用各种方法模仿兔毫纹、油滴纹。但建窑之美,在于矿料、胎体、釉层,在于烧制、器型、斑纹,这是其他仿系窑口所不能企及的。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且从各地窑址发现的古代黑釉茶盏统计来看,唯有建窑出土的建盏可见有底款为“供御”“進琖”“官皿”等,可见两宋时期唯有建窑建盏成为当时的贡品,也证实了建盏在当时的地位。

“建窑建盏”之概括二

建盏是黑釉瓷器里的典型代表。我国很早就开始烧黑釉瓷,黑釉瓷和青瓷的历史一样悠久,都以铁作为着色剂。在已经发现的宋代窑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有黑瓷,其中产量特别大的是建窑出产的黑釉盏。各地仿烧建窑黑釉盏的窑口都有较大差异,故不能简单把黑釉盏等同于建盏,更不能把建窑系黑瓷去混淆视听,等同于建窑建盏。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1

茶洋窑:位于南平市东南茶洋村。在日本传世的黑釉瓷器中,有类被称为“灰被天目”的茶碗就是茶洋窑的典型作品。茶洋窑也是在建窑的影响下开始大量烧制黑釉瓷的。茶洋窑的烧瓷具有规模大、延续时间较长、产品种类多的特点,产品除黑釉,还有青釉和青白瓷、绿釉等品种。其中,黑釉系的茶盏主要是仿造建窑的束口盏和敛口盏,烧制年代多为南宋至元代,在胎体、造型、施釉几方面与建盏有较大区别。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首先,是胎体。茶洋窑黑釉盏胎体多呈灰白或灰色,胎骨细腻紧密,也有部分灰胎和灰黑胎。从总体上看,除建窑以外的其他窑口的建盏含铁量都比较低。其次,茶洋窑黑釉盏造型在模仿建盏基础上,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茶洋窑多浅腹敛口盏,形体偏矮;而束口盏则束口部分的曲折不太明显,斜腹,盏心稍下凹,腹部弧度与建窑束口盏不同。最后,而在施釉上,茶洋窑黑釉盏釉层较薄,施釉相对不齐,部分产品有聚釉现象,这种现象在建窑之外窑口都较为常见。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2

遇林亭窑(兔毫不够,描金来凑):在日本传世的黑釉中,有一种盏被称为“黑釉金彩天目”,曾有数年一直产地不明。在遇林亭窑未发掘之前,这类盏内有描金、描银的图文的黑釉盏一度被认为是建窑所产。遇林亭窑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北约5公里的遇林亭。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特征,亦在胎体、造型以及施釉上与建窑建盏有所区别,大体情况与茶样窑口类似。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3

福清东张窑:举凡建窑所产黑釉盏的流行款式,东张窑都有仿造。虽然东张窑的仿建盏品种尚属齐全,不过品质上还是不及建窑。经过古陶瓷学家的调查发现,早期东张窑的仿品,尚有粗、精之分,随着市场扩大,为追求产量和压低成本,质量上就逐渐下降。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造型上,建窑建盏一般造型规整,器型线条委婉流畅,修足干净,圈足浅挖平整。东张窑黑釉盏转角处普遍存在明显的旋坯痕,作风生硬,不少还有“跳刀痕”留下。圈足部分亦有足根不齐,挖足粗糙等问题。在器型线条上腹部内收明显,形成了该窑独有的“捺腰式束口”风格,这与建窑建盏有很明显的区别。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二是胎体,相比建盏胎质含铁量高,胎土匀称致密、坚硬厚实。东张窑的坯泥常能以肉眼见到粗细不-的异色颗粒,这是陶土淘洗不精所致。胎体亦要比建盏轻薄,质地疏松。此外,在釉面上,东张窑多为釉薄,但偶尔也能看到厚釉、聚釉以及流釉现象。东张窑的釉料配方并不稳定,故也烧制出丰富釉色,所仿烧的兔毫与建窑普品的相似但毫纹多数不如建窑建盏清晰挺拔,但有些建窑并不生产的品种,东张窑也在烧造。

“建窑建盏”之保护与传承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阳建盏烧制技艺恢复以来,建阳发挥建窑建盏发源地的优势,不断推动建盏文化建设,在窑址保护、技艺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传承、发扬建窑建盏技艺上,2009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建阳区命名首批传承人12人,2015年命名第二批传承人11人,2017年命名第三批传承人18人。现建阳区有省级传承人5人,市级传承人10人,区级传承人26人(含离世一人)。建阳在传承技艺,保护技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该技艺得到较好的保护,并与我省振兴传统工艺上无缝对接。近年中,该项目得到大力的推广,现有注册企业2600多家,产值达20亿元。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做好技艺传承的同时,建窑建盏也十分注重品牌价值的保护。2015年7月,“建阳建盏”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12月,“建盏”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建阳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建窑建盏之都”荣誉称号。2018年建盏品牌评估为151.8亿元。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在促进技艺传承与品牌保护的同时,为进一步保护建盏资源,建阳区拟将建窑遗址建设为国家级景区标准的“海峡两岸建窑文化创意园”,集中打造建盏产业聚集地,更进一步推动建窑建盏的发展。

伴随着火热的发展,市场上也出现了将华北油滴、台湾天目、景德镇黑釉瓷等偷换概念冒充建窑建盏产品或统称建窑,误导消费。好在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明析的传承。且当下建窑建盏有着一批如李达、陈大鹏、孙建兴、蔡炳龙、廖设生、许家有、黄美金、熊忠贵、裴春元等出色的制盏匠人与文化传播者,并有大量优秀的中青年建盏烧制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

在这些深厚的实力加持下,相信建窑建盏产业的发展能够得以更好的发展。而伴随着建窑建盏产品远销海内外,也必能让更多的“地球村”同胞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建窑建盏,在中华伟大文明的传播与复兴中,正冉冉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