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魔王”咋辦?教你3歩“制服”,幫助家長輕鬆培養好孩子

家有混世魔王怎麼辦?教你3歩見招拆招

前段時間,鄰居家的孩子樂樂,在家裡大吵大鬧,14歲的他跟父母一言不合,就在家摔東西,脾氣像龍捲風,甚至好幾次,都站到窗邊,說要從13樓跳下去,讓父親跪下來給自己道歉,就混世魔王,在一段時間內六親不認,一點就著火。鄰居為此很是苦惱。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在父母的嬌慣下長大,讓不少孩子養成了脾氣大,過度自我的性格,再加上孩子有叛逆期,不少家長抱怨家裡簡直是養了一個混世魔王。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才能讓改善孩子過於任性的狀況呢?


家有“小魔王”咋辦?教你3歩“制服”,幫助家長輕鬆培養好孩子

多陪伴,多鼓勵,多聆聽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自主意識,獨立性都提高,看待不同的問題,會形成自己的主見,然而這些主見往往與父母的觀點有所差異,並且不免會顯得幼稚不成熟,在這時,父母既要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跟孩子多交流,瞭解孩子的想法,保護孩子的想法,幫著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鼓勵孩子去嘗試,而不可以不聞不問就一棒子打死,這樣反而會跟孩子產生隔閡。

家有“小魔王”咋辦?教你3歩“制服”,幫助家長輕鬆培養好孩子

制定適度邊界,不過嚴,不過寬

所謂任性,是相對原則、約束、底線、邊界而言的,孩子突破爸爸媽媽的原則、抗拒大人的約束、超出爸爸媽媽容忍底線、突破大人允許的邊界的言行,會被歸為"任性"。所以討論孩子任性,首先要看大人定的邊界在哪裡。

這種任性的孩子,其實最開始,並不是真的任性,常常只是秉承自由的天性,嘗試擺脫過嚴的管束而已。但如果一直在約束過於嚴格的環境中成長,這種反抗大人的姿態,可能會一直保持下來,成為真正的任性。

所以,要想孩子不任性,大人需要從小為孩子的言行劃定適度的邊界,既不過嚴,導致孩子養成不斷掙脫管束的習慣,也不過寬,讓孩子無法適應任何約束。

家有“小魔王”咋辦?教你3歩“制服”,幫助家長輕鬆培養好孩子

擺脫輸贏感的掌控,給孩子賦權

在對待叛逆的孩子時,父母經常受輸贏感掌控,不自覺地落入權力之爭陷阱。

比如,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大打王者榮耀,把精力都放到學習上,孩子呢,則要求玩幾局遊戲放鬆放鬆。父母認為孩子應該聽父母的話,孩子認為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有選擇權,因此雙方都不肯退讓。結果就是,父母越是強硬制止,孩子越是叛逆報復。

因此,父母要轉變心態,擺脫輸贏感的掌控,給孩子賦權,認可孩子有權利表達不同的意見,有權利做出不同的選擇。

家有“小魔王”咋辦?教你3歩“制服”,幫助家長輕鬆培養好孩子

孩子過於任性,其實與父母從小的教育有很大關係,所以父母最應該做的首先就是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然後及時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