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產後月經有這幾種表現很危險,千萬別不當回事

大姨媽作為婦女之友,真的是神一般的存在,總是搞的我們神魂顛倒,對它又愛又恨。

雖然懷胎十月暫且不用操心它,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生完寶寶後大姨媽整的人更加焦慮:

@兜兜媽:順產母乳餵養,產後41天就來了大姨媽,這正常嗎?

@椰子:產後8個月才來的大姨媽,間隔半個月又來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小米粒:寶寶四個月的時候來了,但是這都6個月過去了還沒有來,好擔心。

......

看到媽媽們如此焦慮,小編就知道自己該出馬啦。今天這篇我們主要就講講產後大姨媽這件事兒。


- 1 - 飄忽不定的大姨媽

到底啥時候來算正常?

這個還真沒有固定時間,因人而異!

因為它和媽媽的個人體質、生產方式(順產or剖腹產)、是否哺乳以及哺乳時間長短等都有關係。

提醒!產後月經有這幾種表現很危險,千萬別不當回事

一般來說,對於沒有母乳餵養的媽媽,身體激素水平恢復的比較快,一般會在產後6-10周左右恢復月經。

而母乳餵養的媽媽,恢復的會相對慢一些,時間不確定性也更高,產後6個月甚至1年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有數據表明,大概只有20%的哺乳媽媽會在產後3個月內來大姨媽。

這是因為母乳餵養的媽媽體內會持續分泌催乳素,這種激素會抑制卵巢排卵。

在沒有排卵的情況下,體內雌激素水平會比較低,子宮內膜就無法脫落形成經血,自然也就不來大姨媽。

而且,媽媽哺乳的時間越長、頻率越高,姨媽恢復的也就越慢。

提醒!產後月經有這幾種表現很危險,千萬別不當回事

這裡特別說一下,對於沒有母乳餵養的媽媽,產後超過3個月還沒有來月經,就要引起重視啦。

首先媽媽需要排除一下是否有懷孕的可能性。

沒有的話,建議媽媽去醫院進行女性激素六項檢查、甲狀腺功能測定、宮腔鏡檢查,因為激素紊亂、甲亢、子宮內病變等都有可能造成媽媽閉經哦。


- 2 - 姨媽量忽多忽少,斷斷續續咋回事?

正常情況下,大姨媽會每隔21~35天來拜訪一次,每次待個3-7天才走。

但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因為體內激素和卵巢還在恢復期,所以不僅姨媽量忽多忽少,還會出現姨媽不規律的情況。

提醒!產後月經有這幾種表現很危險,千萬別不當回事

①姨媽量忽多忽少

一般來說,一個姨媽週期會流20ml-60ml的血,超過80ml就屬於血量過多了(一片日用姨媽巾浸滿約5ml)。

當一些媽媽產後第一次姨媽量比較大時,自己就會默默的擔心害怕。

其實,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可能是產後一直沒有排卵造成第一次排卵時卵巢雌激素分泌過多,引起子宮內膜增生,導致脫落時出血量就會增多。

如果後面幾次姨媽都比較正常,媽媽們就不用擔心啦。

但是呢,如果連續幾次月經量都很大,並且每次時間都超過7天,媽媽就要引起重視了,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腺肌病等疾病。

提醒!產後月經有這幾種表現很危險,千萬別不當回事

對於剖宮產的媽媽,產後月經量增多、淋漓不盡,還有可能是子宮刀口處長了憩室。

也就是子宮疤痕處癒合的時候,有個小的缺損,就像口袋一樣,一小部分的月經血從口袋裡慢慢流出來,就會出現淋漓不盡的狀況。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曼月樂環改善症狀,媽媽如果有再次生育的需求,最好做個手術修復憩室哦。

提醒!產後月經有這幾種表現很危險,千萬別不當回事

那為什麼有的媽媽月經量會很少呢?

媽媽們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判斷自己的月經量是否是真的少:一般來說,月經量少於5ml才算真的少,也就是整個月經期的總量都不能浸滿一個衛生巾。

這大都是因為媽媽們帶寶寶太過勞累、心理壓力大、內分泌失調、產後大出血或貧血等導致的。

一般只要多注意休息,調整飲食習慣,加強營養攝入,調理一段時間後大都會得到良好的改善。

但也不排除有子宮內膜部分粘連的可能性,這就需要宮腔鏡檢查來幫助確診啦。

通常情況下,子宮內膜粘連只要沒有症狀也沒有生育要求就可以不用處理。

但如果媽媽還有要寶寶的想法或有疼痛感,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哦。

提醒!產後月經有這幾種表現很危險,千萬別不當回事

②週期不規律

產後來過一次姨媽後,並不意味著以後它都會按點準時報到。

因為產後媽媽體內的激素水平、卵巢功能都在恢復的過程中,可能就會出現姨媽來了一次,然後好幾個月又不來了,或者連續來兩個月又停了。只要還在哺乳期,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現象。

一般來說,等寶寶斷奶後或來上幾次月經後,慢慢就會恢復正常的。

提醒!產後月經有這幾種表現很危險,千萬別不當回事

但是如果遇到姨媽來了就賴著不走,持續一兩個月的情況,媽媽就要緊張起來了。

可能是異常子宮出血或者惡性腫瘤病變的情況,這個就相對危險性比較高了,必須儘早去醫院檢查哦。

產後媽媽的身體本來就在恢復期,這時候就需要多加註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注意飲食搭配。這樣大姨媽才會乖乖的恢復正常。

雖然產後還有一堆事兒需要媽媽來兼顧,但是大姨媽這事兒可忽視不得,多了少了、頻率高低都能反應出我們的健康問題。

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情況下,產後月經不正常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媽媽發現自己的情況確實有些異常,就不要拖拉了,儘快去醫院檢查,儘早對症治療才是正路呀。



免責聲明:本頭條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專業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具體醫學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對這篇文章有任何建議,請後臺留言。文中部分圖片及截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