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米市的興衰史(附1932年安徽各縣人口、稻米產量及人均)

安徽省地跨江淮,氣候寒暖適中,雨量充沛。長江及其支流青弋江、水陽江流域和巢湖流域的平原地區,歷來就是稻米的主產區。

安徽蕪湖,早在清末,就與江西九江、江蘇無錫、湖南長沙並列為江南四大米市。《江廣米行重建會所紀念碑》:"遜清光緒八年(1882年),李文忠公(李鴻章,諡文忠)請准將糧食市場,由鎮江七浩口移到此地。

米市遷址蕪湖後,粵(廣東)、潮(潮州)、煙(煙臺)、寧(寧波)四幫接踵而至。自此,蕪湖米市蔚為大觀。此時糧源,多產自安徽大江南北各縣,如合肥、巢縣、舒城、廬江、無為,宣城、南陵、繁昌、青陽各縣。

清光緒二十四至三十年間(1898——1904),蕪湖米市稻米銷售每年多則500餘萬石(300萬噸),少則也有300萬石(180萬噸)。直至1927年,稻米年出口量仍維持在五百萬石左右。真所謂“堆則如山,出則如江。”

民國曾有人在《安徽省一瞥》中作過生動的記錄:“運米的輪船往來廣州、蕪湖間,如穿梭似的繁密,因為是年安徽的米大熟,米價 低廉,各處運米來蕪湖的船民,帆船如雲似的堆滿了江邊,岸上各棧屋的米堆積如山。……這一時候,做米生意的,無不利市三倍。”

蕪湖米市的米源素有“南宣(宣城)北合(合肥)”之稱,源源不絕的稻米,由裕溪河、青弋江船運至蕪湖。

1927年後,蕪湖米市便日薄西山,江河日下了。1930年裁撤米捐局,並撤去常關和厘金局。自此,各地米船便少來蕪湖,改泊魯港和裕溪口,以期偷逃稅款。

1927—1937年所謂的黃金十年,安徽的發展卻沒有跟上全國的步伐,大江南北稻米主產區年年受災,收成銳減,而人口又較清末加多不少,滿足人民需求之外,幾乎沒有剩餘。而國民政府又以賑災為名,免徵外國稻米進口稅,放任大量外國稻米傾銷國內市場。

前此蕪湖米市的主要銷售地是廣州、潮州、汕頭、福州,其次是天津、煙臺、青島、威海等蒂。以往,樺南地區缺糧,之所以捨近求遠,不往鄰近的湘、鄂、贛等產糧省採購,就是因為陸路運輸不便,水路放舟而來,較為便利。

1936年,粵漢鐵路通車,使廣東到湖南指日可達,當然比迢迢水路、千里轉運便捷。這樣,蕪湖米市的稻米在華南等地的銷路,又為湘米所代。

1937年12月,蕪湖為日軍佔領,米市數十家倉庫的稻米,全數為日軍沒收,隨之而來的汪偽漢奸又助紂為虐,充當日本洋行買辦,強行蒐購“限價”稻米,許多米商叫苦不迭,不得不關門倒閉,蕪湖米市就此一蹶不振。

附:1932年安徽各縣稻米產量及人均

安徽蕪湖米市的興衰史(附1932年安徽各縣人口、稻米產量及人均)

1、此產量是稻米產量,不含小麥及雜糧

2、此產量數已經摺算為脫殼後糙米數量

3、人口數是1931年國民政府統計公報數

從上可以看出,隨著安慶地區人口數量的增長,到1932年,安慶地區不復清末安徽商品糧基地的地位。


安徽蕪湖米市的興衰史(附1932年安徽各縣人口、稻米產量及人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