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禁止小學化,相對地去理解,是否更理性些?

現在的年輕父母,總想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希望幼兒園老師能教一點小學知識,希望孩子在識字、寫字和計算能力上打個底兒,以便上一年級時能很快適應,能跟上課程。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相對地去理解,是否更理性些?


為了滿足年輕家長的教育需求,曾經有較多的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

因此,教育部在2018年7月4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積極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強調“幼兒園禁止小學化“。

所謂”幼兒園禁止小學化“,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教育內容不能小學化。

不能教授小學知識,不能有涉及小學內容的作業和測試。

2、教育方式不能小學化。

不能以課堂方式集中授課,不能有機械背誦、抄寫、計算等方面的強化訓練。

3、教育環境不能小學化。

不能沒有充足的玩具、遊戲材料、圖書等幼兒玩樂時所需要的資源,不能沒有合理設置的室內外遊戲活動的區域空間。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幼兒在幼兒園主要是參加各種遊戲,以遊戲為基本的活動。在遊戲活動中激發幼兒對大千世界的興趣、開發自主探究的潛能和促進身體健康成長。這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的。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相對地去理解,是否更理性些?


筆者認為,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心願,採取超前教育,提前教學一年級內容,這肯定是超出了幼兒心智發展水平,會使他們產生過多的心理壓力,會失去童年的快樂,會產生厭學情緒,會阻礙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因此,必須嚴禁幼兒園小學化。但是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能完全排斥小學知識,不能刻意地阻止幼兒接觸一些他們本來可以自主吸收的、簡單的生活常識以及基礎知識。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個人覺得,應該相對地去理解,不能絕對地認為“什麼都不可以學”。的確,幼兒園小朋友心智發展很不成熟,不適合嚴謹地按小學模式去教學,他們還處在玩的階段。但是,幼兒在識字、認讀拼音、計算方面還是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如果我們在不給幼兒園小朋友施加任何壓力的情況下,讓他們在快樂中進行本能地識記、拼讀、計算,這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雖然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方法上不能小學化,但是如果不下任務、不加壓力,不刻意去追求小朋友們學多少知識,只在玩或遊戲中學,在一種很輕鬆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個人認為應該允許,我們不能故意阻止小朋友接觸漢字、拼音和數字,

如果認為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就是禁止幼兒接觸跟小學有關的知識,那就肯定是過左的表現了,就走向另一個極端了。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相對地去理解,是否更理性些?


幼兒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如果他們喜歡玩卡片、看圖畫、看電視廣告和動畫片、聽歌曲或者喜歡畫畫、唱歌,並在這些活動中認識了一些字、拼音以及在生活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或是他人引導下學會寫字、計算,難道我們還要怨怪他們,對他們說“這麼小的孩子,誰叫你認字寫字和算數的?你這是小學化了!”這豈不成了笑話?這是不是太違背常理了?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一年級小學生入學要“零基礎”,這些觀念使不少幼兒園、特別是公辦幼兒園,不敢放手讓幼兒去學一點簡單知識,甚至有意阻止幼兒接觸一些啟蒙性的基礎知識,這樣人為地阻止或壓制,會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和消耗掉一些他們本來可以激活的潛能,也使幼小銜接不夠緊密。這是不是也違背了幼兒心智發展規律呢?

筆者支持幼兒可以本能地或潛移默化地快樂地學會一些最簡單的知識,反對把“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帶進極端。實際上,有這種想法的不只有筆者一個人。現實中仍然有一些幼兒園在偷偷地教幼兒大班讀拼音、識字、練寫筆畫、計算二十以內的加減等,個別的私立幼兒園還教英語。另外,一些聰明的家長,一邊逗孩子玩,一邊教會了孩子很多東西,家裡的牆上貼的掛的、桌子上擺放的,都是些帶有字母、數字、漢字的圖畫、卡片或者圖書。因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中看,相對地去理解,才能顯現理性的光芒。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相對地去理解,是否更理性些?


一些幼兒園怕踩了“小學化“的紅線,讓孩子盡情地玩,而且儘量迴避知識性的東西,目的是讓孩子“零基礎“上一年級,其實真的沒必要這麼拘謹。現在的一年級老師,都覺得剛入學的學生有不少是很難教的,是不是跟幼兒園過度地“放羊式“地教育有關係呢?這個很難說沒有關係。

接下來,筆者要延伸一點,幼兒園禁止小學化,不準教授小學知識,要求幼兒”零基礎“上小學。那麼,適齡兒童在進入一年級的時候,老師一定要從零開始去教,不可以一筆帶過,必須按部就班地按教材安排的內容進行系統地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一些家長擔心孩子上小學時學習跟不上的顧慮,才能讓家長配合幼兒園真正地落實好”禁止小學化“的政策。個別一年級老師,只照顧到部分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教學進度快,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這是不負責任的,違背了”零基礎”教學的要求。一個負責任的教師,不管學生有無基礎、基礎好壞,都要認真教學,對基礎好的來說是一種鞏固、提升,對基礎差或零基礎的學生來說是本來就需要的教學任務,必要時要對跟不上來的學生進行“一對一”輔導。我們

必須對所有的學生負責。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相對地去理解,是否更理性些?


最後,提醒一下在家提前教孩子識拼音、識字、寫字和簡單計算的家長們,雖然筆者主張相對地理解“幼兒園禁止小學化“,給幼兒的智力發展和培育留下了少許寬鬆的空間,但請您一定要側重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各個方面的良好習慣,一定要啟發孩子去思考、去想象,一定要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一定要懂得教育方法,切不可硬灌,切不可拔苗助長,切不可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而盲目攀比,更不要送到什麼“幼小衍接班“去補課,不能讓家庭變成“”小學化”的新陣地了。

一切順其自然,在輕鬆愉悅中適度地進行啟蒙教育,對幼兒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相對地去理解,是否更理性些?

幼兒教育重在立德、啟智、健體

我是百姓茶館,歡迎常來做客,請一邊飲茶,一邊聊聊教育裡的那些事兒,讓我們一起思考教育,悟出教育智慧來,做理性的教育者。歡迎評論,更期待您的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