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畢業就業問題解析

十之八九的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期望畢業後能留下來先工作一段時間,即使不打算在美國打拼出來自己的天地,也會希望在美國先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但是破壞力強大、波及範圍廣大的08年經濟危機使得在美就業顯得更加的僧多粥少,失業率的上漲使得更多的美國本國人加入到找工作的行列中。然而隨處可見的“近年來美國海歸越來越多”的新聞也都在向我們傳遞著這個信息---在美找工作不易。

在中國,本科畢業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於是去讀碩士增加自己的競爭力;誰想到碩士畢業後還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然後又去讀博士。

然而我們必須瞭解的一點是,這條法則在美國不適用,在美國總體上的就業群體中,本土研究生是不如本土本科生的。在美國,本土本科生畢業後基本上大部分的學生選擇了就業。而且美國的文化也並不像中國一樣,對學歷有著盲目的崇拜,更多注重的是個人實際能力,只要你能表現出你的價值,那麼你就可以被錄用。而碩士或博士就業不如本科的最重要一點是,大部分的工作並不需要技術含量那麼高的人員去從事,僅僅有本科的知識就足以勝任。

第二個方面,美國的教育體制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就業”這一現象。整體來說,美國的教育體制與我們有著很大的差別。在中國大部分的學校裡,碩士生是通往博士道路的必經之路,可以說,是階梯性的,無法跨越的。而在美國,一個本科生是可以直接去讀博士。很多時候我們國內的學生管這個叫直博。可是雖然在直接讀博士的過程當中,會與很多的碩士生一起讀一些課。但本質上還有很大的區別的,一般來說,美國的碩士教學的定位是培養那些高級的技術型人才;而博士生的定位是為了培養為人類認知總量做出貢獻的創造者,也就是說致力於做研究的人。所以所謂的直博學生省略了變成技術性人才的機會,在將來的就業中即使進入企業工作,多數能做的也是Research“研究”類的,而非技術性的。

從這樣不同的定位教育目的來說,我們可以看出研究生院就業的一些端倪。高級的技術型人才,在大部分公司裡,所佔的員工比例比較低,所以在應聘相應的職位的時候機會也相應的並不多。而做研究的PhD的話,職位就少之更少了。所以為什麼PhD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我們就找到了,因為真正需要PhD去應聘的職位太少了。

在美國好就業的專業

一般來說中國人容易在美就業的專業都是技術含量高的專業,比如說理工科;或者數理含量比較高的其它專業。因為縱觀華人在北美的歷史,最終能夠立足的人,都是依託於自身的技術優勢,並且從事一些美國人並不樂於從事的職業。簡單點說,第一,立足於自身的技術;第二,為美國人所不為。

顯然大部分選擇文科及商科的學生並不具備這兩點優勢。

第一,文科和商科是美國人優勢之所在。以商科為例,美國人的那種外向的性格讓他們在這個行業當中更容易立足。而中國人,哪怕性格再好,放在美國人堆裡也很難出類拔萃。文科類專業也是如此,比如說,作為中國人,你的母語不是英文,你要跟美國人咬文嚼字,那需要多大的能耐啊。放眼望去,在中國的老美越來越多,可是像大山這樣能用中國話掙錢的有幾個?

第二點,很多時候美國人是不願意從事數理含量比較高的工作的。美國人也不願意從事枯燥的重複的技術性的工作。他們的特點和優勢在於他們在技術領域裡的創造性和想象力。

而中國人的特長是有了方向之後的實施。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理工科的學生尤其是工科的學生更容易就業的原因。

可是我們知道,專業的選擇並不是由我們自己想怎麼選就怎麼選的,有很多的因素制約著我們的選擇,其中最大的三塊:本科所學課程;相關背景(研究背景、社會活動、實習等);興趣愛好。這三個因素直接導致我們很難在專業的選擇上有突破性的改變

夾縫中求索

聽起來,赴美留學生已經被逼到了絕境中,如何在絕境中尋求突破,在夾縫中求生存,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反抗,這個問題擺到了面前:

帶薪實習的機會告訴了我們什麼

在美國提供給學生的帶薪實習的機會分為兩種:CPT(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和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我們不能簡單的把CPT看作是打工,它的本質是算學分的課程,並且有很多CPT會付工資;OPT則是畢業後的帶薪實習。

然而CPT給學生帶來的價值很多時候並不是工資那麼簡單,很多同學通過CPT的機會最終拿到這個公司的OPT。而OPT是拿到工作簽證(H1B)最重要的一步。

所以這也就意味著

第一,有意向在美國工作的學生,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這一點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因素,因為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會開設這樣的課程,比如說Boston College 的 Accounting 就沒有提供CPT的機會。

第二,進入學校入讀之後,如果有機會可以做CPT,那麼毫不猶豫的抓住機會。

就業的順序

總體來說,畢業生可以直接申請H1B,也可以申請OPT,這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先後順序。但是H1B每年都有相應的配額,一般來說每年大概在65000左右的名額,而申請者很多時候會達到18~20萬。

所以毫不誇張的說,取得H1B很多時候是靠“抽籤”的,而並不是靠優秀程度。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資質幫助你申請H1B,這個很好理解,就好像說在北京有的公司能幫助你解決戶口問題,有的公司不能。

在這種情況下,OPT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它能為畢業生拿到H1B提供多一層的機會。

地理位置的選擇

美國公司在招聘的時候遵循“就近原則”

美國公司在招人的時候會從本地先開始招起。這一點和我們國內是不一樣的,美國公司會在當地的學校發佈很多INTERN和JOB的職位,而對於儘管很有名但是距離很遠的學校,幾乎是不會發布任何職位的。招聘會也會首先選擇離公司近的一些學府,因為他們對這些學校的教學水平、學生素質都很瞭解,而且和這些學校的學生也有很多的交流機會。有時候甚至會出現這麼一種情況:一個在東部名氣較大的學校畢業生,如果想去西部找工作,還沒有當地排名靠後的學校更好地吸引招聘人的注意。而且,在很多常春藤工程學院的學生就比較難就業,因為這些常春藤學校周邊基本上都是金融公司,或銀行。如果是讀相關專業的,像IEOR,CS,STAT,EE中的NETWORK方向就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是其他專業就很難。比如哥倫比亞大學CS和EE專業,幾乎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因此說,選擇在哪裡讀書很重要。美國東西海岸有各自不同的側重點。美國西部的加州以電子、軟件、計算機為主,因此學CS的人在加州會比較好找工作;五大湖地區是傳統的製造業比較發達,學習機械類專業的人在這片地區就會很好找工作;東部麻省的波士頓,紐約洲的紐約市,賓州的費城,中部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都是有名的金融中心,因此讀商科會計,金融、經濟、管理等專業的學生會有很多機會。

每個學校的CCE(Career Center For Education)都會定期發佈一些職位

這也是那些有招聘需求公司首選的渠道。但是當你在CCE上搜索的時候就會發現前面提到的第一點——發佈職位的以周邊公司為主。

當然,求職也是可以直接在你心儀的公司的網頁上進行在線申請的,但那樣的話你就成了備選。也就是說,公司只有在無法通過學校CCE的渠道招收到合適的人才的時候才會給你機會。所以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我去了好學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到了找工作的時候肯定優先我這種好學校的分數高的好學生!”

美國留學——畢業就業問題解析

美國留學——畢業就業問題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