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学单片机 :AT89S51单片机基本硬件结构认识(1)

一、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单片机的内部有CPU、RAM、ROM、定时/计数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这些部件是通过内部的总线连接起来的。AT89S51单片机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小白学单片机 :AT89S51单片机基本硬件结构认识(1)

小白学单片机 :AT89S51单片机基本硬件结构认识(1)

由内部结构框图上可以看出AT89S51单片机包括以下资源:

(1)1个8位的CPU,含布尔(位)处理器;

(2)1个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3)总线控制逻辑;

(4)4 KB的Flash ROM程序存储器(可外扩至64 KB);

(5)128 B的内部数据存储器(可再外扩64 KB);

(6)26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7)4个8位的并行口;

(8)2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

(9)1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

(10)5个中断系统:2个外部中断,3个内部中断;

(11)一个SPI串行接口,用于芯片的在系统编程(ISP)。

CPU是单片机的核心,所有的运算和控制都由其实现,它包括两个部分: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部件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ACC)、寄存器B、状态寄存器(PSW)和暂存寄存器,实现8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以及1位的逻辑运算。控制器主要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堆栈指针SP、数据指针DPTR、时钟发生器及定时控制逻辑等组成。控制器是单片机的神经中枢,以振荡器的频率为基准,产生CPU时序,对指令进行译码,然后发出各种控制信号,实现各种操作。

二、AT89S51单片机引脚的定义及功能

AT89S51单片机有40个引脚,与其他51系列单片机引脚是兼容的,最常用的DIP封装的形式如图所示。其引脚分为四类:电源和地、时钟引脚、控制引脚和 I/O引脚。

小白学单片机 :AT89S51单片机基本硬件结构认识(1)

(1)电源和地(2个)

Vcc:芯片电源接入引脚;接+5 V。

Vss:接地引脚。

(2)及时钟引脚(2个)

XTAL1:晶体振荡器接入的一个引脚(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需接地)。

XTAL2:晶体振荡器接入的另一个引脚(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作为外部振荡器的输入端)。

(3)控制线引脚(4个)

小白学单片机 :AT89S51单片机基本硬件结构认识(1)

(4)并行I/O引脚(32个)

P0.0~P0.7:一般I/O口引脚或数据/低位地址总线复用引脚。

P1.0~P1.7:一般I/O口引脚。

P2.0~P2.7:一般I/O口引脚或高位地址总线引脚。

P3.0~P3.7:一般I/O口引脚或第二功能引脚。

注意:控制信号线写法上的差别。有“—”表示低电平起作用,反之是高电平起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