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漢朝厚葬之風的形成及影響

縱觀歷史,大家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中國古代的厚葬之風,在漢朝時期尤為突出。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就漢朝厚葬之風的形成、表現及對社會的影響做一個簡單的談論。

一、厚葬之風的形成原因

從後世發現的漢代墓穴來看,漢朝時候的厚葬之風已然形成了一種常態。私以為,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種:一、外在原因影響。二、內在原因影響。


淺析:漢朝厚葬之風的形成及影響

上古神話


首先來說說何為外在原因。從上古時期開始,古人就認為人是有輪迴的,這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靈魂不滅理論,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迷信思想的影響,才會誕生出無數的鬼神故事。世人以為,人不能自行解決的問題,就可以交由鬼神來處理,而鬼神之所以會存在,就是因為人的靈魂是有輪迴和轉世的。

而這種思想到了漢朝時期,依然很受統治者和民間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所以,為了讓亡者在“另一個世界”繼續過上富足自由的日子,厚葬就成了不可避免之事。


淺析:漢朝厚葬之風的形成及影響

董仲舒畫像


其次,來探討何為內在影響。上面說到的外在影響,是指漢朝百姓受到了傳統封建思想的引導以後,而產生的行為,那麼對比之下,這內在原因自然就是受本朝思想的影響了。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學教育就成了國之經典,而儒家教育就最是講究孝道。這在《論語》中就多有體現:“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再比如說,《學而篇》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而儒家的孝道思想,就對漢朝的厚葬之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畢竟,孝順不僅僅是體現在平日的言語上,更是體現在子女們能做出的行動上。所以,上至皇室、下到黎民百姓,他們不僅在長輩在世時多加孝順,更會在長輩去世以後,厚葬長輩。而且,能做到厚葬,自然也是因為有了足夠的經濟支撐。


淺析:漢朝厚葬之風的形成及影響

孔子畫像


漢初,經過春秋戰國的幾百年戰爭以後,國家經濟呈現貧困狀態,然而隨著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推行以後,國家開始逐漸走向富裕,這就為全國上下有能力厚葬先人的人群提供了穩定的物質基礎。

二、厚葬之風的表現

這裡需要指出的一點就是:雖然漢朝時期厚葬之風頗為盛行,但是也僅限於王公貴族、地方豪強或者是有錢的商賈,一般的貧苦百姓還是沒有能力可以做到這一點的。就皇室的行為來說,厚葬具體表現為兩點:第一、墓室修建的早。第二、陪葬品繁多。


淺析:漢朝厚葬之風的形成及影響

西漢墓穴出土文物


以漢武帝為例,漢武帝繼位的時候只有十六歲,但是漢武帝登基後的第二年就開始給自己修建陵墓,歷時五十二年才全部完成,而其中的陪葬品更是奢侈的讓人瞠目結舌。《漢書》雲: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臧之。其中的金銀珠寶以及其他貴重物品更是數不勝數。

除去帝王以外,其他的貴族子弟雖沒有君主這麼富有,但是也是竭盡全力的在修建自己的陵墓。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挖掘出來的西漢中山靖王墓穴,其中的精緻玉器、陶瓷、絲織品等古文物,就多達一萬餘件,更別說還有價值連城的金縷衣,況且其他的有價值文物也不在少數。

三、厚葬之風的社會影響

就漢朝的厚葬現象來說,積極影響除卻讓後人通過陪葬品瞭解漢朝的社會發展以外,其他的益處幾乎是找不到。但是它的消極影響卻有一大堆。


淺析:漢朝厚葬之風的形成及影響

漢武帝畫像


首先來說,耗費了巨大的人力、武力。比如說《漢書》中對漢武帝修墓的記載:大興舶役,重境賦斂,徵發如雨。這樣的結局就不僅使得國庫空虛,更是讓百姓們陷入了生活不能自足自給的困境。

其次來說,造成了不良的社會風氣。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有三就有萬物。為了讓自家先人走的體面些,有的家庭甚至不惜傾家蕩產也要厚葬先人,這難道不是因為受到攀比思想的影響麼?不可否認的是,尊敬先人的確是應該的,但是,亡者比生者還重要麼?為了孝敬亡者,難道就要讓生者陷入生活困境麼?這顯然是本末倒置的一種做法。


淺析:漢朝厚葬之風的形成及影響

西漢墓穴出土文物


結語

當然,也不是漢朝所有的人都認同厚葬的習俗,但是因為反對的聲音不夠大、反對者的身份不夠分量,所以導致這些反對聲浪最後還是泥入大海,並沒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其實,後人都知道,厚葬先人是沒有多少益處的。就以漢朝王公貴族的墓穴來說,被盜者常常十有八九,墓穴中的金銀被拿還是小事,很多先人的遺體被毀壞可不就是大事了麼!起碼,這和當初厚葬先人的理念是相當衝突的。

參考文章《論語》《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