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周五。近来每天都不留意是星期几了。只知道今天算个特殊的日子:CDC终于建议老百姓戴口罩了。


纠结了多久?浪费了多少资源?且不问是否延误了疫情。法制的国家,条条框框多,确诊27万了,还要等CDC改写,总统宣布。


总统宣布建议戴棉质非医用口罩后,还加上经典的一句:“我觉得我不会戴。弄个口罩去接见总统,总理,独裁者,国王和王后?我难以想象。”


对川普我总有秀才遇到兵的感觉。


今天本来不打算再说口罩的事,一大早就接到莫妮卡的电话,“有朋友买的500个N95,托我先生帮在本地PAMF或急需医院捐赠。” 立马我两眼放光,像多巴胺被点燃的毒贩子,放下手里的活马上钻进两个群,本地口罩群,还有一个最近刚成立的华人捐赠公关群。“谁跟PAMF有联系?还有昨天护士没口罩抗议的那家Seton医院,谁有联系方式?这里有N95!”


接下来是介绍,加微信,邀请,介绍…… 像这一阵群里的人说的,搞地下工作一样,大家以最快的(中国)速度,最高的(中国)效率,三下五除二,到下午,货已经发出。


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电视报道国内企业协同华人向耶鲁大学医院捐赠上万医用口罩。


刚才,UPS送来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包裹,又有货到!一百个外科口罩,专业无菌制作,那是身为医生家属的高中好友嘉佳千里送来的礼物。我准备一半送给医护,把一些留送给园林工和88岁的老朋友杰丽丝。万里之外,我充满感恩。


感恩,我们有爱不孤;感恩我们都还健康,我们都过着不错的日子。对于大多数湾区的上班族,宅居令让大家改变了我们习以为长近乎麻木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都小心谦虚了许多。吃的用的家里存的都还够就很幸福,大多数人仍在家上班拿工资,我们是幸运的。哪怕经济大萧条,百分之三十的失业,马上挨饿的不会是我们。即使生病,我们有不错的医疗保险,如果只剩下一个呼吸机,在一个有保险和没保险的病人之间,我不愿意承认,但那个没有保险的或许更会面临生死的选择。


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同学寄来的口罩会分给需要的人


残忍,很多时候是现实。而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可阻挡的现实要面对。都说,新冠病毒没有歧视。但我们知道,我们其中,有的人会更早的承受生离死别的苦痛。为此,每一天都有幸存者的感觉。


报上、电视里开始出现让人难受的故事。Uber司机一家五口,递交失业申请时账上只剩几百块钱。湾区海岸没有大型捕捞,但小型渔业一直兴旺,百分之八十供应给餐馆,餐馆关了,这些打鱼人没了收入。有的开始网上销售,但收入也只有不到一半。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倒了一大片。


加州是全美最大州,最多人,最大经济体。为了防止灾难性爆发,州长纽森第一个下全州宅居令,给加州抗疫多争取了一个星期。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经济最早最重受创。加州因新冠失业为全美之冠,仅上周就有88万人申请失业津贴,创百年记录。


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失业率陡升


刚才园林设计师雷迪安打电话告诉我,“我办公室帮我搞测量的罗拉病了。” “什么病?” “她发烧三天了,开始喉咙痛,头痛。”


“新冠!你知道,现在流感季已经过了。你让罗拉赶快去测试吧!”我跳起来说。


“星期一罗拉还跟我大发脾气。我要向政府申请一个小企业资助,因为我们生意冷清了好多。可罗拉跟我急眼,生气,说我们还没完全关门,还有比我们更糟糕的。我说我必须要做准备。你看结果,第二天她就病了!”


后院改造是她俩设计的,那几个墨裔工人也是她们找的。雷迪安她们可以申请政府资助,但拿现金按小时干活的工人,没活干就真的可能没饭吃了。这周宅居令被延长到五月。我和天明商量,设法让这几个工人捱过这一两个月,又怕他们生病。说好他们自己决定每天来一个人,“轮流,不跟其他人接触”。结果星期二来了一个,星期二来了两个,星期四三个都来了。我给了他们一些口罩,说你们千万别在一起吃饭,慢慢做,千万别去我们这里的加油站。他们每天从圣塔克鲁斯来,那里疫情要好一些。


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大学生社交距离排队


当下最焦虑发愁的,是那些从事“非战时必需行业”的人们:家政,课外辅导,餐馆咖啡厅理发店,还有无数的艺人。随着所有演出季的以前终止,百老汇、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熄灯。乐师、舞者、演员都正经历着从未想象过的人生和事业挫折。二战以后称霸世界的美国,无数移民向往的地方,人们一直过着自己的日子,穷也好富也好,哪怕这个国家充满了矛盾和问题,人们都可以接受,并努力着。大萧条?突然的失业会导致靠补助吃饭交房租?这是对千万美国人,对全人类都是一场旷世的冲击。


很多人在寻找“原因”。我们有很多想法和猜测。历史会告诉后人。


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湾区数百家亚洲餐馆,如今所剩无几提供外卖,多半是饺子面食之类。


前两天是愚人节。附近一个学校给学生发了一个邮件,说下一年度选课以前,学生一律需要在暑假通过考试。一阵慌乱后,学校发邮件,“对不起,那是愚人节恶作剧!” 哈哈,可是真没有人笑得出来。学校因愚人节笑话被学生老师骂结果道歉。


但是笑在这个时候是非常有帮助的。天明近来找到了一个绝好的大笑机会。我每天写的日记,他拿到谷歌翻译软件上翻成英文。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看日记。机器翻译已经可以转达百分之八九十的意思,缺少的油水被翻译错误代替,冷不丁让人笑破肚皮。


“库墨做了妈妈的肉丸子”变成“库墨做了他妈妈的肉丸子”的英文。


“发烧,忍受打摆子的折磨”变成“被吊在钟摆上受刑”。


幽默到处有。只要留意,再严肃的事情都能令人忍俊不禁。今天看洛杉矶市长在向市民示范戴口罩,一下子没抓住,再一下蒙住了眼睛!


纽森戴口罩示范


的确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这两天他们将会好奇地体验一番亚洲人的一个小习俗。


谁说这口罩风不会给族裔敏感的美国带来更多的彼此理解、接受和谦虚呢?


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湾区的罂粟和房屋


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文中所涉时间,均为美国时间)


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美国疫情日记(4.3):万事不必在意,一切皆有可能

END


*本文作者:飞马舞燕,早年在中南大学和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学工程,工商管理和舞蹈艺术,双硕,曾在奥多比等硅谷公司工作,近十余年致力于舞蹈创作和教学,偶尔写诗和杂文自娱。

*本文编辑 | 城小忆(微信号:chengshijiyiwh),图源:飞马舞燕、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