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有形之手”不僅是方便大家“買買買”

目前,全國已有30多個市或區發放消費券,杭州、南京、寧波、鄭州等多個新一線城市表現積極。廣東省主要城市除了發放小額消費券,還打出了促消費的組合拳,促進汽車消費成為各市、區的一張主打牌。

經過一段時間艱苦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境內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應當看到,過去的兩個多月,疫情對我國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的消費產生了衝擊,尤其是購物、餐飲、旅遊、文化、教育、娛樂等領域受到很大影響。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需求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釋放民眾消費需求並促成消費是重要任務。僅以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來看,今年1-2月,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36.11億元,同比下降17.8%。這一數據從一個角度說明了此前經濟受疫情影響之大,也反映出本輪疫情流行高峰期間我國社會被抑制和凍結的消費需求之大。但是,中國經濟具有強勁的內生動力,14億多人口的龐大市場內需,正是中國經濟能夠較快恢復發展的基礎。目前國內多地發放消費券,正契合了民眾的消費需求。

從刺激消費到推動產業恢復,我們要下好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相結合的“這盤棋”。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的效果有多大?這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驗證。當下,還要通過拉動消費來推動產業恢復,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進而形成健康和諧的內生循環。比如,有的地方直接推出購車補貼,且數額不小,力圖提振汽車消費市場。從刺激購買再到刺激生產,如果能夠打好一套“組合拳”,充分釋放汽車消費潛力,那麼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當前,相較於其他消費,人們的購車需求可能會有所增長。疫情期間,人們發現,往返於汽車站、火車站等公共場所,依託公共交通來實現出行,面臨較大的傳染風險。私家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人以安全感,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凸顯。因此,疫情流行高峰之後,許多家庭的購車需求將被釋放出來,尤其是那些有老人或孩子的家庭。近期,有關部門和一些地方積極行動,出臺鼓勵汽車消費的舉措,廣大車企也在積極復工復產的同時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吸引市場關注。下一步,應當更有針對性地推出刺激消費的配套措施,以把促進汽車消費這件事做得更好。

當然,政府部門善用“有形之手”,不僅是為了方便大家“買買買”,也是基於發展需求的現實考量。要真正拉動內需,還得有效增加居民收入、減輕各種負擔,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增強消費信心。促銷費、擴內需是一場“持久戰”,多從體制機制層面入手,用市場化的辦法釋放消費潛能,就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多動力。(全國青聯委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周成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