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斯特.羅丹:藝術走出茫茫的荒原,踏上了希望的沃土

奧古斯特.羅丹說:“生活並不缺少美,而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奧古斯特.羅丹是繼米開朗基羅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在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雕塑藝術巨匠。有人稱他為“近代雕塑之父”,有人譽他為“雕塑界的摩西”,因為是他使這門曾受歧視,沒有地位,文藝復興之後平淡不振的藝術走出荒原,踏上了希望的沃土。

羅丹的前半生是在貧窮與艱難中度過的,當過工匠,在比利時給雕塑家當過助手,一邊養家餬口,一邊學習雕塑,艱辛的生活磨練了堅強的意志。自學的經歷並沒有受到學院派的束縛,一直保持藝術的開拓性和創造性,當然同時也會引來了無數的非難,幾乎每件作品誕生,使他受到無數到我嘲諷,但反過來說卻也擴大了他的聲譽。


奧古斯特斯特.羅丹:藝術走出茫茫的荒原,踏上了希望的沃土

《青銅時代》羅丹

《青銅時代》又稱“人的覺醒”,是他37歲時誕生的成品之作。這是一個與真人等高的男人體,是表現一個人類從朦朧中甦醒過來,像青銅時代過渡的象徵性形象,但與古羅馬的“標準美”不同,他是從睡眠中甦醒,呼吸使胸部凸起顫抖,因此受到人民的詆譭。在法國沙龍展出時被說成模特形體的翻鑄,在羅丹的抗議下,評審團讓羅丹即興創作,在羅丹精湛的技術面前所折服。從此羅丹名聲大振,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並接受了政府的訂單。

奧古斯特斯特.羅丹:藝術走出茫茫的荒原,踏上了希望的沃土

《思想者》羅丹

羅丹說:“這個雕像是代表苦悶的罪人與最不幸的判決者”,他彎身屈膝的坐在那裡,拳頭支著下頜,以一副深沉的目光和痛苦的心情注視著下面所發生的悲劇,正在深深到我思索,對那些善與惡、美與醜應該如何審判。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需要停下自己的腳步,慢慢去思考一些問題,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而活?

羅丹是為善於捕捉人物性格和複雜心裡的雕塑家,他有句名言:“美,就是性格與表現”。通過不同的表情,動勢,體現不同的心裡特特徵及性格差異,從而實現美的創作,這是他一貫的追求。

奧古斯特斯特.羅丹:藝術走出茫茫的荒原,踏上了希望的沃土

《加萊義民》羅丹

《加萊義民》作品通過六位義士離城走向死亡的瞬間表情,動勢,體現出不同的的心裡特徵,具有感人的情感力量。14世紀英法戰爭期間,法國的加萊市被圍困,英國的國王提出條件,要加萊市派六名市民,帶著城門到我鑰匙到英軍赴死,這樣可使全程免遭劫難。作品的中間的長者便是聲望卓著的歐施塔什,他邁著沉重的步伐,垂首深思,把憤怒隱於心底。而身旁拿著城門鑰匙的中年人則目視前方,悲憤交加,表現出一種雖不情願又不得如此的心裡。另一邊舉起右手,歪過頭的青年似乎在指問蒼天,為何如此不公?後邊一位雙手抱頭的青年悲痛欲絕,表現出生離死別的矛盾心裡……後因英國女皇的勸阻,英王免除六位義士的死刑,他們的壯舉令人欽佩。

就整體而言,羅丹的雕塑是由傳統像現代的過渡,他繼承了古希臘到米開朗基羅的傳統,但又以現代的審美觀念和開拓創新精神實現了雕塑史上大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