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無法開課的情況,培訓機構還能穩住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帶給了眾多行業,包括教育培訓行業巨大的挑戰,而其中單一線下培訓機構面臨的問題尤其嚴峻。

疫情當下培訓機構受到了各種衝擊,各種官宣媒體,自媒體都有各種各樣的信息湧出,眾說紛紜,小編整理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_

_

1

_

疫情當下,各種線上直播平臺紛至沓來。不管是學生、家長、老師,還是校長,不管你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這場疫情,讓線下教培機構被迫接受了在線教育。就連公辦學校,在政府相關部門的組織下,也緊鑼密鼓地部署人力、物力、財力,開啟了空中課堂。

_

_

2

_

疫情讓培訓機構無法完成線下課程,學生沒課上,房租等成本已經支出,但是無法銷課,成本壓力巨大。另外要繼續支付教師工資及房租等開銷,因為線下的縮減,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面臨著資金流的威脅。很多學校由原來的如何發展直接退回創業初期如何生存下去的窘況。

_

_

3

_

巨頭的組合拳花式上演。不管是線下課直接轉到線上“平移方案”,還是為各種規模的培訓機構提供的線上平臺資源,都看似較為平緩地解決了疫情線下不開課危機,百家爭鳴,轟轟烈烈地開啟線上課程。

疫情當下,做事情要分輕重緩急,那麼,培訓機構的校長們的當務之急又是什麼?三五線城市的校長,又該何去何從?

面對無法開課的情況,培訓機構還能穩住嗎?

明智的校長,會看的清楚目前首要的事情當然是要穩住現有的老生,這是存活下去的關鍵。老生是根基,也是長足發展的原動力。假如沒有了老生,招新更是難上加難。那麼,老生該如何維穩?解決方案是什麼?

目前的情形,解決方案大致會有如下三個方向:

1

繼續觀望,不知所措,將“不動”=“穩”;

2

通過線上平臺,快速把課程搬到線上;

3

尋找心理安全感峰值,緊緊依附巨頭抱大腿。

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分析其中利害:

第一個選擇顯然是拿學校的生命開玩笑。如果疫情影響1-3個月,線下場景通過春招在暑期還會恢復,大不了折騰沒了還能重頭幹。但如果疫情影響持續半年以上,不轉線上真就是坐以待斃!到時後悔晚已。

面對無法開課的情況,培訓機構還能穩住嗎?

而眼下誰也看不清形勢,疫情週期連鍾南山也不能準確預測。所以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萬一持續半年, 萬一發生退費危機,是不是一下子又把我們打回瞭解放前?

所以,眼下“不動”就等於在慢性自殺,和“穩”沒有關係。

_

第二個選擇可解燃眉之急。

事實上,這會是很多機構的選擇。我們也看到,不少校長們忙於啟動應急方案。正常情況下,不會有如此的全員參與和全員轉變。以前,線下機構是捍衛傳統線下教學的。現在,也都成為推進在線化和科技化的中堅力量。 這讓中國教培行業的在線化和科技化的腳步,至少加速了三到五年。

面對無法開課的情況,培訓機構還能穩住嗎?

行業趨勢之下,這也一定是大多數培訓機構的必然選擇。但這個方案,如果倉促上陣,到了線上,勢必面臨各方各面的壓力。

線上課必須得上的時候,但到底怎麼上?

像巨頭一樣“時間不變,老師不變”從線下到線上整班平移?

臨時選拔老師在家中做直播?

說實話,如果對於未有線上教學經驗的學校來說,這樣做實在需要勇氣,因為老師的水平參差不齊,不是所有老師都適合放在聚光燈下的。

面對無法開課的情況,培訓機構還能穩住嗎?

無論直播和錄播,面對鏡頭,好的線上老師相當於單口相聲演員,如果沒有這個素質也要經過適當的職業訓練才行,即便是一位好的線下老師,但如果沒有訓練倉促轉線上,對著屏幕直播,也需要練習、適應,才能應對自如。否則,那種找不著北的感覺,分分鐘把一個優秀老師折磨得痛苦不堪。

總之,按常理來說,線下的教學實力會在線上嚴重縮水。

所以,簡單粗暴地平移,很可能帶來這樣的結果:之前沒有直播經驗,各種問題頻繁出現,家長不接受,教師疲於應付。

不過,這個方案,至少是在尋找出路,可能會損失生源,但是在想盡辦法活下來。

_

第三,尋找心理安全感峰值,依附巨頭抱大腿。

依附巨頭抱大腿,無論內容與技術都依附於巨頭。

疫情之下,中小培訓機構活下去都很困難。巨頭來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各種渠道的廣告,他們來了,巨頭的真正來意是什麼?僅僅為了幫助中小機構度過危機?事實上,巨頭想的是如何趁機一網打盡!

越是形勢緊逼,越是不能自亂陣腳。咱們一起分析一下,疫情之下,三五線城市的培訓機構,和一二線城市真的面臨的形勢一樣嗎?答案是完全不一樣!

為什麼?

我們知道,目前的在線教育大多觸及了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比如北京、上海、武漢、南京這些地方的學生和家長。用戶體驗完線上,會覺得和當地的線下機構相比,還是有一些不足。畢竟,一二線城市集中的線下機構的老師和服務也是很不錯的。

面對無法開課的情況,培訓機構還能穩住嗎?

而三四五線城市的家長,因為疫情接觸到了在線教育。他們會發現,在線教育很不錯,甚至比當地線下的老師要強太多了。這會讓家長明顯感受到差異,進而會有新的判斷和選擇。三五線城市人力資源的匱乏,使得在線上競爭這塊,與一二線的培訓機構相比,先天不足。

不論是巨頭的平移方案,還是整體捆綁,潮水過後,巨頭還會在,但多少小機構會被無情地拍在沙灘上!尤其,三五線城市的培訓機構首當其衝!

所以,這個選擇的代價是,春暖花開時,學校還在,學生去哪了?只可惜為巨頭做了嫁衣。

_

真的就沒有破局的辦法了嗎?答案還是有的。先活下來,然後再去活得更精彩!說實話,這也是三五線城市線下機構重生升級的一次機會。怎麼樣穩妥地解決眼前的問題?

我們知道,無論再透徹的形勢分析,再有效的解決措施,不適合自己的,一概沒有效力。而形勢越是緊迫,越要認清形勢,仔細甄別,果斷出手!

而到底轉不轉?怎麼轉?一定要用長遠眼光看。具體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1

維穩措施

維穩第一步:租用直播平臺,同課頭班級整合,用最好的老師做大班直播,給老師支付高額代課費,在疫情之中,這樣的老師或許真能救場,而有的校長本來就是好老師,就是線下水平線上打折,也得硬著頭皮來保命。

當然,對那些學校文化力弱的,要慎重選擇此方案,因為這無疑等同於為老師上了一次線上場景普及課,弄不好,學校轉型沒轉成,老師個人倒是轉成了!教好了,老師自己換個平臺單幹,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般情況下,我們選拔出來的老師,跟專業的線上名師比也是有差異的,所以我們要加五星服務, 不上大班課的老師來做五星服務,我們不是純線上,有可能我們的線上課比純線上的老師差一些,但是我們服務周到,也一樣能收穫家長的心,同時增強跟家長的粘性!

而且做這些我們都是免費的,用這種方式穩住老生,等到疫情之後,春暖花開,老生復課,學校照常,一切恢復正常,我們只不過損失了疫情期間的房租和工資,但是損失不可避免,穩住老生才能從頭再來。

維穩第二步:如果疫情延續到三月、四月,我們會怎麼做?K12階段頂多12個級別課程吧?幼兒3個,小學6個,中學3個。12個訓練有素的硬核兒老師想來大部分學校還是有的,我們可以確保如下開班模式,12個老師每個課上4遍也就是常規代課量。

週六

上午

下午

週日

上午

下午

而其他的老師做什麼呢?原班老師做班主任。幹什麼?在家維穩納新,“養習慣,穩服務,做鏈接,做納新”。——而這個方案我們是不消耗課時的,是免費贈送的,納新也可以導到線上來,疫情過後,如果五月能復課,這就是一個過渡方案。

如果五月不能復課,這個方案還可以延長,硬核兒老師做好教學,隨班老師做維穩與納新,即便錯過春暖花開,再慘也不能錯過盛夏吧!通過免費贈好課,做好服務,把學生留住就是勝利了,千萬別想著用線上消課時的美事兒,特殊時期,該認栽的時候也得認。

面對無法開課的情況,培訓機構還能穩住嗎?

面對無法開課的情況,培訓機構還能穩住嗎?

面對無法開課的情況,培訓機構還能穩住嗎?

面對無法開課的情況,培訓機構還能穩住嗎?

經驗豐富的UKid國際教育提供在線直播教室,使用機構自己的線下課程直播,不擔心學員流失問題,從軟硬件到上課模式手把手教學,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從而解決在線教學遇到的各種難題。

如上,穩住學校是第一步方案,接下來,如何實現春招?如何為學校接下來的長遠發展佈局?UKID國際教育為培訓機構量身打造了一套“維穩老生、線上招生、OMO模式佈局未來”的完整解決方案。我們也會推出方案說明會,屆時歡迎大家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