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解讀一:追求夢想的路上,怎麼可能風平浪靜

《魯濱遜漂流記》解讀一:追求夢想的路上,怎麼可能風平浪靜

有夢想固然是好事,年輕人就應該為夢想而活。可是,當你要展翅飛翔時,對於那個神秘不可預知的未來,需要尊重和聽從長輩們的意見,或許,這可以讓你少走彎路,避免步入危險的境地。

今天給大家解讀《魯濱遜漂流記》的第一部分,讓我們認識一位喜歡航海生活的冒險家,他的名字叫魯濱遜。

01

魯濱遜出身於一箇中產階層的家庭,從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按理說他可以按部就班,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過上富足的生活而衣食無憂。但魯濱遜卻沒有按照父親的願望去選擇職業,而是一心想去航海。不顧父親苦口婆心的勸說和阻攔,甚至不經父母同意而離家出走,和一位朋友登上了一艘開往倫敦的船。

真所謂年輕氣盛,無知無畏,這都是年輕人所犯的通病。毫無航海經驗的魯濱遜第一次出海,就遇到了危險的大風暴,幸好在大船淹沒之前,有一艘大船放下了一隻小艇讓船員們脫離了險境。夢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

初次出海就遇到了危險,讓魯濱遜很後悔沒有聽從父親的建議,因此想放棄出海遠遊的想法,回到父母的身邊。但是,一想到回家後,街坊鄰居的譏笑,又感到自己無顏面對父母,內心十分的矛盾。這或許也是年輕人的一種普遍心理,不敢正視自己的錯誤,而讓錯誤繼續延續。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魯濱遜還是選擇了冒險的事業,跨出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踏上了一艘駛往非洲海岸的船,並在船上認識了一位船長。在船長的幫助之下,魯濱遜學會了航海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懂得了做水手的基本常識,並且成了一名航海商人,在數次的航行中賺了一些錢。

《魯濱遜漂流記》解讀一:追求夢想的路上,怎麼可能風平浪靜

02

但是,正如魯濱遜的父親所預言,航海是一項時刻充滿著危險的工作。在一次航行時,魯濱遜所乘坐的船遇到了一群土耳其海盜船,和對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魯濱遜和同伴們戰敗了,成為了他們的俘虜。魯濱遜變成了海盜船長的奴隸,失去了人身自由,處境汲汲可危。

如果說由於魯濱遜的冒險思想,時常讓自己處於危險的境地,但當遇險時,他的機智和勇敢卻是一次又一次地救了他。所以說,年輕人可以學習魯濱遜勇於挑戰艱險、追尋夢想的精神,但同時,你必須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充分的預估,那就是當面對艱難險阻時,你是否具備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在成為奴隸的期間,魯濱遜默默地等待時機,尋找合適的逃跑機會。終於,在一次外出捕魚時,魯濱遜帶著一個摩爾小孩一起逃出了海盜們的地盤,並且很幸運地得到了一艘大船的搭救,在善良熱情的船長幫助下,順利地回到了巴西。這個過程,作者的場面描寫得非常生動,使我們如臨其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節起伏,引人入勝。

《魯濱遜漂流記》解讀一:追求夢想的路上,怎麼可能風平浪靜

03

回到巴西后,魯濱遜在船長的推薦下,認識了一位種植園主,並且學習和經營著自己的種植園,不用多久,種植園就大獲豐收,魯濱遜成為了一個有錢人,如果長此安居樂業下去,生活必然無比幸福。但是,魯濱遜天生不想過一種安分守己的平靜生活,他心中想遨遊世界這個夢想的火花一直沒有熄滅,一旦生活無憂,他又執迷不悟,一心想去實現他的夢想。

為了能夠航海遠遊,並且沒有後顧之憂,他對種植園的工作和財產做了充分的安排,並且立了遺囑,儘可能使自己在航海的這段時間,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的財產,免得以後回來,變成一無所有的窮人。魯濱遜膽大心細,做事有勇有謀,雖然明白航海兇險難測,但他這種不圖榮華富貴、不安於天命,而勇於追尋夢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

在1659年9月1日這一天,魯濱遜和他的同伴們一起乘上了開往非洲幾內亞的船,大約穿行了十二天之後,危險果然來臨,他們連續遭遇強烈颶風的襲擊,把他們的船刮到遠離人類文明的地區,最後大船被擱淺在沙灘上,船員們在乘坐小艇逃難的過程中,不幸都被驚濤駭浪給掀翻下海。

沉入水中的魯濱遜,不斷被海浪來回沖刷,幸好他聰明機智,抱緊岩石,才得已脫險。平安上岸後,環顧四周,魯濱遜的心馬上涼了半截,因為這是一座渺無人煙的孤島,這使他憂心如焚,好不容易脫離險境,卻又陷入危險境地,小島上沒有衣服,沒有食物,也許還有野獸或者野人,這樣下去,不被餓死,也會被野獸吃掉。

魯濱遜身上的最大優點,就在於面對困難,總是能沉著鎮定。第二天,風暴過後,海面平靜,魯濱遜幸運地發現,小艇和大船都在離岸邊不遠的海面上,於是,他設法登船,不懼辛勞,來回多次搬運有用的東西:食物、衣服、火藥、工具等等物品。所以說,動手能力強的的人,永遠都不會餓死。

有了生活用品,無疑是魯濱遜能夠在孤島上存活的重要保證,但是,這些肯定遠遠不夠,他的小島生活會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呢?讓我們期待明天的解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