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随着健身运动的流行,越来越的朋友喜欢上了健身,为了更好地健身,运动装备也成了不可或缺的物品。运动装备五花八门,有大家常见的,也有不常见,当不常见的装备出现时,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大概是“装x用的吧”。。。比如

臂托板(Arm Blaster),本文就来聊一聊臂托板的相关问题,看看到底只是“花架子”还是真有着实际作用呢?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臂托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臂托板是我们翻译过来的名字,字面来看就是在锻炼手臂时起到托住手臂作用的托板。其实,如果把Arm Blaster直译一下呢,就是“手臂爆炸”的意思,这也许就是老外从训练效果方面对臂托板的评价吧。虽说,大家是在最近几年才知道的臂托板,而且还是从国外一些网红的训练视频中看到的,但是,臂托板还真不是新兴事物,早在上世纪70年代,它就已经风靡健身圈了,是个“老古董”没跑了。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臂托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身体姿态

在手臂训练时,不论是训练肱二头肌还是肱三头肌(长头除外),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手臂一定要贴近躯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为了保持肘部和肱部(上臂)相对于背部的空间,通过固定这些身体部位,尽量防止身体在训练过程中进行任何倾斜动作,更好地建立肌肉与精神的连接。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二、肌肉发力

肱二头肌由两个头组成,长头和短头。短头是二头肌的内侧,面向内朝向躯干,而长头是二头肌的外侧,面向外。为什么肱二头肌看起来却像一个单独的肌肉头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之所以肱二头肌看起来不像两个独立的实体,是因为它只有在大约9-10%的身体脂肪状态时才会变得清晰可见。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肱二头肌的两个头在训练时的主要区别是,短头与肱部(上臂)内收紧密相关,也就是把手臂放在躯干前面的时候,训练肱二头肌时短头发力最明显。因为这个原理,当使用臂托板做肱二头肌运动时,短头受刺激最大,因为臂托板迫使手臂稍微在躯干前面,让短头处于最佳发力位置。当然,臂托板的作用不仅于此,总体而言,使用“臂托板”的主要好处是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身体和精神与肌肉的联系,最终导致更好的肌肉生长。

臂托板能为训练带来什么

一、保持训练中的肌肉张力

累加负荷是增加肌肉和提升力量的关键。二头肌是一个小肌肉群,但同样适用此原理。为了达到累加负荷的目的,需要使肌肉超负荷,这种超负荷是通过提升肌肉张力来实现的。在每一次训练中,我们都想通过增加重量、增加重复次数或减少休息时间来提升肱二头肌的张力。但是,当训练过程没有在肱二头肌发力的最佳动作轨迹、动作角度时,肱二头肌则无法受到充分刺激,这样就会抵消我们在其他方面做的努力,影响训练效果。当使用臂托板训练肱二头肌时,它会把肱二头肌置于一个最佳的发力位置,让我们在其他方面做的努力能够充分会效果,从而达到保持训练中肌肉张力的目的。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二、消除训练的欺骗性

大家撸铁的时候会发现大概有两类人群:第一种,重量越重越好,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能力(体脂30%也自信满满地展示自己满是脂肪的手臂维度),从来不管动作是否标准;第二种,更注重动作效果,结果导向的心态,注重质量第一,重量第二。比较两种人的训练情况,究竟效果如何,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当使用臂托板时,如果选择一个超出自己掌控的重量,第一种人则很难“继续表演”了,因为臂托板让他的肱二头肌更真实的去承担重量,此时的训练水平才是真实的,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的“观众”。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三、增强泵感

用臂托板进行训练后你会感受到肌肉的超强泵感,你的肱二头肌看起来很粗壮,感觉就像要爆炸一样。这是由于训练结合了严格的动作形式、充分的肌肉收缩和合理的重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泵感并不等于收益,泵是肌肉变得充血的结果,正如之前提到的,累加的负荷才能导致肌肉的生长。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如何使用臂托板

一、如何佩戴及注意事项

臂托板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调整好绳子长度,然后挂在脖子上,板则放在上腹部,刚好在胸部下方。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因为臂托板的设计比价符合人体工学,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但也有例外,如果你有一个大肚子,这个就比较困难了。。。

另外,当你刚开始使用臂托板时,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把重点放在动作的准确性和对器材的适应上,一定不要盲目开始大重量训练。因为在臂托板的“帮助下”,你的肘关节和韧带处于没有保护的状态,它们要直接面对你施加的负荷,重量过大,受伤的风险就会相应提升。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二、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肱二头肌的训练

一般认为,臂托板的最佳使用方式是做肱二头肌的杠铃弯举。因为,大多数70年代的健美运动员训练肱二头肌的照片就是这样。其实,哑铃弯举的效果同样很好,甚至更好。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在杠铃弯举中,你的身体由于臂托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固定,双手抓住杠铃有节奏地移动手臂来完成动作。这个过程仍然可以“作弊”,因为你的手臂和手腕可以独立于你的背部/脊柱运动。但在哑铃弯举中,不稳定性增加了,因为它是单边运动。当人们交替使用沉重的哑铃弯曲时,很容易将身体从一边向另一边倾斜,为每次重复动作积累动力。而在佩戴臂托板进行哑铃弯举时,这种摆动就会变得很不自然,让你很难从中借力。

2.肱三头肌的训练

在使用臂托板时,大家更多注意到的是肱二头肌的训练,其实,同样可以用于肱三头肌的训练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最常见的肱三头肌训练是用扁形手柄、v形手柄或绳索下压,在进行这些训练的时候,同样要求我们手臂要贴近躯干并保持稳定。臂托板同样可以发挥其在肱二头肌训练中的作用,为肱三头肌的发力创造一个最佳的发力环境。

臂托板和牧师椅

臂托板训练肱二头肌时,看起来和使用牧师椅区别不大。实际上的区别在于,肱部在牧师椅上进一步向前倾斜,理论上来说,肱二头肌的短头在牧师椅上比使用臂托板时更有压力。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但是,使用臂托板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短头提供更大的压力,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运动模式的锻炼上,这种运动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对肌肉施加压力。使用臂托板提升重量时,一定循序渐进的;而牧师椅则允许把重量提升到超出驾驭能力的水平,说白了就是更容易借力。

如何把臂托板安排到手臂训练计划中

使用臂托板训练,会让我们把训练重点集中在形式上,也就是追求动作准确度。不过,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大重量进行刺激。所以,这就需要把臂托板结合常规训练进行,下面提供一个类似的训练计划供大家参考。

肱二头肌训练计划推荐

  • 杠铃弯举,4组x6次
  • 哑铃弯举,3组x8次
  • 哑铃锤式弯举,4组x8次
  • 哑铃锤式弯举(带臂托板),4组x10次
  • 牧师椅哑铃弯举,2组x10次
  • 杠铃弯举21s(带臂托板),1组x21次

如何选择臂托板

别看臂托板构造并不复杂,但是市面上可见的型号却不少,下面收集了最受欢迎的三种臂托板型号以供大家参考。

1.DMoose Fitness Curl Arm Blaster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这款的亮点在于配备了精心设计的舒适装备,厚实的护肘垫和顶级的泡沫颈垫,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在进行锻炼时感到舒适。缺点则是,板身略窄,还有点重。

2.RIMSports Arm Blaster For Biceps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这款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支撑技术,训练效果明显,这也使它既适合初学者也专业人士。而且还提供了一个结实的塑料扣,以增加使用时的安全性。质地为优质铝,所以也比较耐用。缺点是,并不能适合各种体型的使用者,而且承重能力不是很强,不适合上太大重量。

3.RAD Ultimate Strength Arm Blaster

臂托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没有用?

这一款是少数对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有很好效果的。缺点是,剪裁上各个部分有点不均匀,用完之后会发现有点变形(也许是弹性好,不知道能不能恢复原状)

总结

健身虽然是一项考验意志力的运动项目,但是,好的装备可以让我们的训练效果更上一层楼,多尝试不同的训练方式从来不会错。如果你想为自己的手臂训练加点变化,臂托板完全是可以尝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