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印度全部完成272架苏-30MKI生产

【每点新防务(1062期)·4月7日】:2020年4月1日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宣布,在刚结束的2019财政年度中,该公司营业额超过30亿美元,并在该年度完成了全部272架苏-30MKI战斗机中的222架的本土化生产任务。并在官方声明中表示,希望在新的财政年度中,印度空军能够继续订购几十架苏-30MKI的合同,以便弥补印度空军因今年大面积退役米格-21等老旧战机遗留下来的空档,同时继续协助印度空军因维持42个中队(每中队配备18-20架战斗机)所产生的250架战斗机缺口。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但这两年外界却报道印度本土生产的苏-30MKI已经有近一半因各种故障无法升空,甚至还爆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交付印度空军全新出厂的苏-30MKI时,竟然混用了二手AL-31FP发动机——这就不难理解印度国产化的苏-30MKI这些年被曝出高达60多次的严重故障和坠机事故了,其中有不少就是因为飞行中发动机突然停车导致的。就这样的业务水平,居然还有脸叫国家追加订单,真是为了赚钱专坑本国飞行员的“三哥”啊!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想当初在1994年,印度空军首次率领规模庞大、专家云集的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就之前交付的苏-30K战斗机性能“坑爹”向俄罗斯表示了不满,并提出了印方需求与俄罗斯洽谈继续升级的事宜。但因为印度太“磨叽”,谈了近2年还没有最终决定设计方案,于是“大毛”怒了,苏霍伊设计局总师直接下令按照1995年双方第一次协议内容开始设计,并将改进版命名为苏-30MKI。2年后的1997年3月,第一架苏-30MKI静态验证机完成试制;同年7月1日苏-30MKI首飞成功——这也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解体后完成的第一种改进型战斗机。

苏-30MKI在印度多灾多难

随后,由于印度需要时间确定其在苏-30MKI上改装的航空电子装备的型号,交付工作耽搁了较长的时间。后来印度空军选择的装备提供给伊尔库茨克制造厂的生产线,组装好的飞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测试,最终两架苏-30MKI于2001年年底飞往印度。在2002年6月-9月中,俄罗斯又陆续交付了10架量产型苏-30MKI,并将其中5架用安-124运到印度普钠基地进行组装和检查飞行。到了9月27日,苏-30MKI已经正式装备位于印度西部那格浦尔空军基地的第20飞行中队。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但苏-30MKI作为一种俄罗斯设计和制造的现代化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却被印度在其上进行了大量“定制”改装——当然了,外购装备按照本国军事装备体系进行换装关键设备以利于融合,这种操作是正常的,中国早年购买苏-27和后来购买苏-30MKK、苏-35等都换装了我国自行研制的关键电子设备。可印度玩的更“风骚”,因为本国军工科研技术不高,难以独立完成为苏-30MKI换装本国设备,于是又向法国和以色列订购用于替换的关键电子设备与武器管理系统、雷达、航电等。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但印度又发现自己的强项其实在软件方面,于是一手包办了为苏-30MKI开发任务计算机和导航系统在内的所有的控制软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特点实际上赋予印方对苏-30MKI很多改进的权利,这就包括日后为苏-30MKI预留了使用其他非俄制弹药的能力——要知道我国买的苏-30MKK可没这待遇,俄方不提供火控权限,我们用了好多年才让苏-30MKK用上了国产弹药——不过另一方面,尽管印度软件业发达,但是印度开发的软件能不能与俄罗斯的机载计算机硬件相融合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在飞行当中,计算机“消受”不起印度先进的软件程序,突然“死机”可不是好玩的——苏-30MKI曾经出现过多次空中发动机停车事故,不知道是否与此有关。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但苏-30MKI自从进入印度空军后频频发生各种故障,而且至今已经坠毁了多架,甚至在2015年印度国防部还公开指责俄罗斯制造的苏-30MKI质量有缺陷,导致其当时只有一半左右的苏-30MKI可以起飞作战。可在后来的调查中却发现,这些印度指责俄罗斯的“质量”问题很多是“甩锅”行为,比如印度抱怨俄罗斯提供的发动机寿命太短,苏-30MKI的AL-31FP累计飞行时间不到120小时就要返厂大修的问题,其实是因为俄罗斯发动机没有为印度所处的南亚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进行改进,导致发动机叶片很快会发生破损。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况且印度极为看重的AL-31FP三维矢量喷管技术,当时还并不成熟,自然故障率居高不下。而且印度空军飞行员刚接触这种装备了具有三维矢量推力发动机与数字线传飞控系统的重型战斗机,操作熟练度压根不行,很有可能一大部分故障是被印度飞行员不规范操作搞出来的——印度苏-30MKI在参与美国“红旗军演”被“暴揍”,就是因为飞行员没能熟练操作AL-31FP的矢量喷口而被“击落”。当然了,苏-30MKI本身也是有不少问题的,毕竟这也是俄罗斯解体后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搞出来的“夹生”货,虽然在印度资金注入后有了较大改进,但天生缺陷还是很明显的。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比如苏-30MKI空重大、AL-31FP发动机耗油量也大,而为了达到较远的航程,苏-30MKI就要减少载弹量,而印度的空中加油机也无法满足大编队苏-30MKI执行远距离打击任务的需求。而且苏-30MKI全寿命使用成本过于高昂,机体寿命和发动机寿命(现在已经提升不少)都比当时西方同类产品少一倍左右,特别是发动机寿命,导致双发的印度苏-30MKI光在发动机一项上就耗资不少,这也就不难理解发生在全新出厂的苏-30MKI上混用二手AL-31FP发动机的“丑闻”了。

中国买苏-30MKK竟然还有“八卦内幕”?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就在印度积极给俄罗斯“打款”研制苏-30MKI的差不多时候,中国也向俄罗斯提出了购买多用途战斗机的需求。这与当时对岸开始装备美制F-16与法国幻影2000先进战斗机有关,而且我们空军中用于执行攻击任务的打击力量占比太小,这就导致我们在成功装备苏-27SK和国产化歼-11空优战机后,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可以使用精确制导空面武器和使用中距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能力的多用途新型战机上,而且我们还对这种新型战机的最大航程与满油起飞最大载弹量上有“刚需”,并且还要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和机身结构增强。于是苏霍伊设计局在1998年与中国空军签署了生产苏-30MKK的生产合同。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但在中国空军与苏霍伊签订苏-30MKK的第一批38架合同前,竟然还有一段堪称“戏剧化”的“内斗”戏码上演。话说还在苏联时代时,苏霍伊设计局只负责飞机的设计工作,具体生产任务是依靠他下属的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IAPO)和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KnAAPO)两家完成的。所以在中方代表前往参观苏霍伊设计局时,也参观了伊尔库茨克制造厂和共青城生产联合体,并且伊尔库茨克制造厂还是俄罗斯苏-30量产厂家,而共青城航空厂只生产苏-27单座型,而且当时印度苏-30MKI的生产也已经确定了伊尔库茨克制造厂。所以伊尔库茨克制造厂的领导对于获得中国苏-30MKK的制造任务变得信心十足,但最伊尔库茨克制造厂却把这副好牌给“打烂了”!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苏联解体后苏霍伊设计局下属的这两家飞机制造厂都开始了私有化进程,但其中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的领导层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脱离了苏霍伊设计局的控制,倒向了当时由苏联银行业寡头之一成立的“新计划新理论”军工集团,而且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与新军工集团在之前与印度就苏-30MKI进行140架生产谈判中,竟然有意将苏霍伊设计局排除在外,这种要“自立山头”的举动自然让苏霍伊设计局恼火不已。而且中方在同意为苏-30MKK研制计划支付部分(传说有5000万美元)费用后,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更是在新军工集团支持下,再次绕过苏霍伊设计局与中方联系,着力推销其自行升级的苏-30KN,可想而知苏霍伊设计局该有多恼火。所以,最终苏-30MKK的生产任务被交给了共青城制造。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当然了,这个结局恐怕也是中方不想自己的苏-30MKK与印度的苏-30MKI在一个工厂生产导致的,毕竟以两国的关系而言,这两种重型战斗机都将是各国当时最先进的“杀手锏”,自然不可能放心在一个工厂生产。当然,选择共青城厂也是我们的不得已之选,就技术能力与经营状况而言,当时榜上大款的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无疑要比共青城厂好一些。但好在共青城厂最终完成了苏-30MKK的生产任务,并且第一批苏-30MKK在我国鼎新基地通过测试后,良好的打击能力也确定了第二批38架的采购合同。而第二次又加入了采购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与我国投资开发的Kh-31和Kh-59系列空地导弹、KAB-500和KAB-1500系列炸弹。当然,后来我们为了加强飞行员培训和维持与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的关系,最后一次采购了28架苏-27UB双座型。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但与印度苏-30MKI不同的是,我国采购的苏-30MKK并没有被授权开放源代码,导致我们购买的苏-30MKK长时间只能购买俄罗斯原装武器弹药,而无法使用我国研制的大量自产导弹、炸弹。这就导致我国购买的苏-30MKK不但要持续向俄罗斯购买关键的发动机备件,还要购买大量俄罗斯产配套弹药,这无疑是严重制约我国苏-30MKK战斗力的“瓶颈”。而印度因为在设计阶段就加入了苏-30MKI项目中,并且还能选装其选定的法国和以色列设备,并且印度自行编写火控代码,这就使印度苏-30MKI具备扩展使用西方武器弹药的能力。但我国苏-30MKK在我国科研人员攻关多年后,才在前两年具备使用国产弹药的能力——“大毛”的“双标”玩得也是很溜的!

印度苏-30MKI为何着急升级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而印度空军在装备苏-30MKI十几年后,才在2020年1月20日宣布在印度南部建立了一支新的永久性苏-30MKI战斗机中队——222“虎鲨”中队,但因为苏-30MKI之前都被部署到与中、巴临近的印军中部空军司令部下属的巴雷利空军基地,随时准备利用苏-30MKI重型歼击机的多用途能力强、航程远等特点,承担着印度空军力量的先锋,实施对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进行深入腹地打击的重任。但今年成立的“虎鲨”中队却只给调拨了4-6架苏-30MKI,最快要到2021年才能补齐满编18架的规模。但这个中队将有8架苏-30MKI具备挂载并使用空射版版“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能力。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其实在2019年印度空军参谋长访问俄罗斯时就公开表示,已经向俄罗斯发出了为印度苏-30MKI进行升级的请求,并且同时宣布采购一批价值2.18亿美元的R-27导弹,用以增强苏-30MKI的拦截能力。其实印度嚷嚷着要升级苏-30MKI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从2016年苏-30MKI出现多次重大事故和坠毁后,印度就喊话俄罗斯要将苏-30MKI升级到“五代机”标准,但一直没有实质行动。而苏霍伊设计局其实早已为印度苏-30MKI准备了一个“大礼包”,这就是“超级苏-30MKI”升级套餐。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其实早在苏-30MKI研制阶段,印度就看不上俄罗斯那落后的航电设备技术水平,为其采购了法国产VEH3000平视显示器和大气计算机,以及法国的LVT数据链总线、GPS INS,以及英国编队组织控制系统和加挂以色列“利特宁”光电瞄准吊舱,还有印度自己研制的任务计算机系统。再加上苏-30MKI本身的硬件参数,在印度确定采购的90年代末期还算强大,但这只是“纸面数据”而已。而实际上苏-30MKI自从在印度开始服役至今,各种大小毛病从没间断过,而到现在对于是俄罗斯设计缺陷,还是印度维护不利的扯皮也没有结果。但从印度苏-30MKI依旧要继续生产的苗头看,印度对于苏-30MKI的基本性能还是满意的,唯一不满意的或许是其已经大幅落后于我国空军的航电设备了。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针对这一点,苏霍伊设计局可谓“急客户所急”的典范,在印度对苏-30MKI大量故障进行抱怨之后,2018年就推出了一个“超级苏-30MKI”升级方案,直接将其在苏-57上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侧视雷达、襟翼雷达、光电传感器、机载计算机等在内的完整航电系统,以及矢量推力系统完整移植到苏-30MKI上。苏霍伊设计局声称,在换装117S发动机和新型矢量推力尾喷管后,“超级苏-30MKI”将凭借三翼面的优势,在机动性方面超越苏-35。当然了,苏霍伊设计局希望凭借最后一句话打动印度——因为中国已经确定采购了24架苏-35。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但印度对苏霍伊这套改装方案一直兴趣不大,原因很简单:当初印度深度介入苏-30MKI的设计方案时,排除了大量俄罗斯生产的航电设备与控制软件系统,导致俄罗斯对印度苏-30MKI的持续“吸金”能力十分不满。而这一次苏-30MKI看似升级后会超过中国苏-35,但关键的更换117S发动机的项目却能直接将印度再次“圈”回对俄罗斯的全面依赖。因为117S发动机采用的是全数字化控制,要与飞机的飞控计算机整合,而现在的苏-30MKI则是采用印度自行编写代码的独立计算机所控制,在升级到更先进的117S发动机后,苏-30MKI势必要脱离印度的控制,被迫放弃现在安装的一大批西方航电设备,转而使用全套俄罗斯产航电设备。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这样一来,印度当初费尽心思装上的一大堆西方先进航电设备,以及自行编写的控制系统,就会随着俄罗斯这一招“釜底抽薪”而前功尽弃。并且这套“升级大礼包”依旧采用的是“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比现在苏-30MKI使用的雷达性能提升有限,这是因为俄罗斯在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领域技术落后,压根无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以只能不停地给客户灌输“无源相控阵雷达”依旧存在技术优势。当然,对于印度在苏-30MKI项目上一直硬怼苏霍伊的“不羁态度”,以及趁着苏联解体大幅压低苏-30MKI售价的行为,苏霍伊这一次在升级报价上一定会给个“良心价”的。君不见,当初俄罗斯白送给印度一艘航母只需要支付“一点”改造费的后果吗?——印度支付了23.5亿美元!

中国的苏-30MKK还有优势吗?

谁实话,如果印度果真采用了苏霍伊的“超级苏-30MKI”升级大礼包,那么其改造后的综合性能自然会超过我国的苏-30MKK,但这样的“超越”对于我国已经装备苏-35和歼-16的情况下,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况且我国苏-30MKK也不是用来与印度苏-30MKI“顶牛”的,我们还有大片的海空需要苏-30MKK和苏-30MK2的守卫,更高一级的还有20系列的存在。不像印度至今最先进的除了正陆续接收的36架“阵风”外,印度空军就数苏-30MKI“最靓”了。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所以即便印度把苏-30MKI升级的超过了我国苏-30MKK,那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毕竟苏霍伊从苏-27以来的多种型号,都只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较小的性能提升,大多使用成熟的技术储备而避免采用未经验证的新技术,这样不但大大减少了设计新型号的时间成本与技术成本,还能较快地向市场推出新型号来赚取客户的“眼球”。但这种“挤牙膏”式的升级模式除了“唬”外行,其实作用并不大——要知道现在俄罗斯空天军装备最多、还在下单采购的依旧是苏-30SM和苏-30M2,并不是号称“终极侧卫”的苏-35。

印度苏-30MKI或融合苏-57技术升级,竟大多部署边境:居心叵测

况且,以苏霍伊提供给印度的“超级苏-30MKI”礼包而言,其难度已经不亚于重新设计一种新型战机了。现在印度最合理的升级方案大概率不会把这个升级包照单全收,毕竟印度还是比较相信西方的航电设备。这样一来,苏-30MKI的升级或许重点在于稳定性和多个西方设备之间的融合成熟度。因为如果搞得太复杂,印度实在不如直接购买定制版的苏-35划算,或者直接采购苏-57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