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商朝起就有阅兵,目的有三

今天的话题都会围绕阅兵,笔者刚好就在北京,有幸能近距离看到。感受可以用几个词形容“震撼、威武、雄壮、排山倒海,气势如虹”阅兵是国家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

自打商朝起就有阅兵,目的有三

阅兵并不是新时代的产物,早在公元前,周朝已有阅兵活动。据史籍推测,传说时代的战神蚩尤就是华夏先民的狩猎首领,后代利用田猎进行军事训练时,都要祭祀蚩尤,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宋代。

阅兵的目的有三,一是誓师,鼓舞士气,现在很多公司都会有类似文化,二是示威,是向对手亮肌肉的一种表现,三是称霸。

历史上有过三次著名的阅兵

第一:盟津誓师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阅兵式是从周朝开始的,最早的两次阅兵都在盟津(在今天的河南省 孟津县)。事实上,盟津这个地名就是因为诸侯在这里阅兵会盟而得来的。

首次阅兵是周武王率领周军东进讨伐商纣王,八百诸侯相会于盟津,在这里阅兵会盟。但是随后周武王认为时机不成熟,阅兵之后撤军了。

两年后,周武王和八百诸侯再次在盟津阅兵会盟,兵力足量三十万。这次阅兵规模空前,阅兵式上,周武王发表了著名的《泰誓》,郑重宣告:“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这是一篇著名的誓师檄文,此次阅兵的目的就是誓师。

阅兵结束后,30万大军东进,在随后的牧野之战中战胜商纣王的军队,实现了改朝换代。

自打商朝起就有阅兵,目的有三

第二:践土之盟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两国在城濮交战,晋国大胜。之后晋国在践土搭建周王行宫,召集诸侯前来会盟,周王也派遣了全权代表参加。

这次阅兵式完全以晋国军队为主,共有8家诸侯参加。从人数和参加的诸侯数量来说,相比于盟津誓师的规模小了很多。不过,这是胜利后的阅兵,气氛上更加轻松。

阅兵仪式上,晋国进行了献俘礼,将战胜楚军所获取的战车和俘虏进献给了周王。周王特使则代表周王赐给晋文公车马弓箭等,同时任命他为霸主。“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这次的会盟阅兵,是晋国称霸的正式宣言。因为有晋国的献俘和王室的任命,因此显得含金量十足。尽管春秋号称五霸,但是这样高规格的会盟仅此一次。

第三:黄池耀武

春秋末期,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吴国和晋国争夺霸主地位,于是召集了一些诸侯小国来到黄池会盟,同时请了周王室来作裁判。

就在晋国和吴国之间明争暗斗争执不下的时候,越国人偷袭吴国并且包围了吴国首都。吴国军队急于回国救援,可是又怕被晋国在背后追袭,于是决定隐瞒消息,并且迅速取得霸主称号。

于是,吴王夫差亲自布置,吴国3万人的精锐部队就在晋军大营前列阵,请晋国国君阅兵。按照记载,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中军)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阵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旂、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中军全是白色,右军全是黑色,左军全是红色,这就叫做“如火如荼”,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来。声势浩大的吴军列阵令整个晋军吓坏了,晋国国君根本不敢出来阅兵。于是,晋国国君派使者去见吴王夫差,自称不敢出来阅兵,看到吴军如此威猛,甘心认怂服输。

于是,会盟进行,吴国成为霸主。两年后,周武王和八百诸侯再次在盟津阅兵会盟,兵力足量三十万。这次阅兵规模空前,阅兵式上,周武王发表了著名的《泰誓》。

其实古代阅兵场景最直观的展示就是兵马俑,比照片和视频更为直观的感受,也是大秦帝国辉煌的象征,

唐朝阅兵成为了检验训练成果过的一种方式,还会有专门的音乐像《秦王破阵乐》,算是军歌的功能和现在的《团结就是力量》《打靶归来》一样的作用

元朝主要是骑兵

明朝就丰富多了,因为火器已经很成熟了。还有火枪兵,炮兵。这里要反驳一下,以前看到有人说我们发明了火器却用来做鞭炮,传播到欧美就用来做武器,其实不然,明朝中期以前,中国的枪炮是很先进的在世界上,只是到后期海禁之后才开始衰落。

明朝的阅兵是一年一小阅,三年一大阅,其实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也是阅兵的一种类型,宣扬国威,顺便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自打商朝起就有阅兵,目的有三

清朝在嘉庆以前武力也很强盛,《八旗阅阵图》都有展现,特别是“彰德大会操”可谓是全国搞新式陆军后的一次大演习,充分展示了陆军改革的成果;而且也是首次邀请西方国家官员和新闻媒体观看大阅兵。这次阅兵的对外开放应是历史上第一次。

希望以后国家越来越强大,大家生活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